-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現代傳記研究-2014年秋季號-第3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8973
- 條形碼:9787100108973 ; 978-7-100-10897-3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現代傳記研究-2014年秋季號-第3輯 本書特色
傳記研究已進入當代學術研究的核心領域,為國內外學術界日益重視。《現代傳記研究》旨在立足學術前沿,以現代眼光和方法探討中外傳記史、傳記理論和傳記寫作中的各種問題,拓展和豐富傳記研究的內容,開展學術討論。 《現代傳記研究》第3輯主要欄目有“專欄:作家傳記”“比較傳記”“理論研究”“自傳評論”“人物研究”“史料考訂”等。
現代傳記研究-2014年秋季號-第3輯 內容簡介
傳記是人類的紀念碑。文化的起源中就包含著傳記的因素,孔子的《論語》、柏拉圖的蘇格拉底回憶錄和“四福音書”為傳記樹立了不朽的經典。其他文學和文化的文本形式,大都隨著時代的變遷而消亡,成為歷史的陳跡,只有傳記以頑強的生命力綿延不絕;到了21世紀更是超過曾經盛極一時的小說,成為文化文本中的*大類別。傳統的他傳、自傳、回憶錄、書信、日記、游記等繼續繁榮,新興的口述歷史、群體傳記又異軍突起。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現代傳記研究(第3輯 2014年秋季號)》是一個開放性的刊物。它向中外傳記界開放,它發表對各種傳記類型的問題,包括歷史的、現實的和理論的問題,所進行的不同角度的研究和探討;它鼓勵和歡迎專家、作者和讀者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它提倡視角和方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同時也倡導嚴謹、求實的文風。它的目的只有一個,促進傳記學術的繁榮,推動傳記的發展。
現代傳記研究-2014年秋季號-第3輯 目錄
【專欄:作家傳記】
Aumorizing Shakespeare:Pmblems of Biography
沖突與共生:作家卡夫卡與職員卡夫卡
《致菲麗斯》中的卡夫卡:傳記與文學的雙重視野
文學家的傳記該如何成就——加繆傳記研究
從傳統走向后現代——論喬伊斯的自傳性小說
【比較傳記】
孔子與蘇格拉底——從《論語》和《申辯》說起
【理論研究】
戲仿和擬用:傳記體與現代中國小說修辭
年譜長編是怎樣煉成的?
商業電影美學影響下的當代傳記電影——以電影《梅蘭芳》和《霍元甲》為例
【自傳評論】
宏觀歷史中的個人書寫——《王蒙自傳》研究
所有自傳都是歷史——杜波伊斯《破曉時分》解讀
“想象的國度”:現代阿拉伯童年自傳及文化建構
【人物研究】
魯迅之為“革命藝術家”的歷史生成——以胡蠻對魯迅美術
精神的闡釋為中心
歷史上的涅恰耶夫
【史料考訂】
重重簾幕密遮燈——“局中門外漢”與“梁溪坐觀老人”身份之謎
An Exploration of Dutch Life Wriring on Modern Chinese People
【傳記家言】
我與傳記文學的不解之緣
提要
稿約
編后記
現代傳記研究-2014年秋季號-第3輯 節選
《現代傳記研究(第3輯 2014年秋季號)》: 書齋里的學問是例外:他們不是第二流或第三流的人物,就是唯恐燒著自己手指的小心翼翼的庸人。“①恩格斯認為真正巨人的產生是與時代和社會分不開的,書齋里不可能產生大師,只有迎著時代的需要,回答時代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才有可能成為時代真正需要的人。韋伯在一篇題目為《以學術為業》的演講中則提出”教師不應是領袖“,”在講臺上只能處于教師的位置“,”如果他感到,他的職責是介入世界觀和政治意見的斗爭,他大可以到外面去,到生活的市場去這樣做,在報章上,集會上,或無論他喜歡的什么地方。“②由此看來,關于是否直接”介入世界觀和政治意見的斗爭“一直就是知識分子如何介入時代生活的真正焦點,我們從中西文化兩個*為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孔子與蘇格拉底形象的對比中就能得到深刻的揭示。” 蘇格拉底和孔子在中西文化的發展中有著相似的個體形象。黑格爾說:“蘇格拉底是各類美德的典型:智慧、謙遜、節約、有節制、公正、勇敢、堅韌、堅持正義來對抗僭主與平民,不貪財,不追逐權力。蘇格拉底是具有這些美德的一個人——一個恬靜的、虔誠的道德形象。”③特別是蘇格拉底對欲望的控制更是其實現自己哲學原則的重要標志。他說自己,當別人看見美女都迎頭而上的時候,他卻往相反的方向跑。“沒有人能像他那樣忍饑挨餓,沒有人見過他喝醉。赤腳在冰上走,比穿鞋的人還自在。從早上到第二天早上一直站在一個地點想問題。背著重兵器撤退。在風度方面,在言語方面古今找不出一個人可以和他相比。”他和孔子一樣,哲學的主張與個體的人格是完全一致的。孔子“廢寢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朝聞道,夕死可矣”的態度表現了他在真理面前謙虛無私的真誠態度。黑格爾贊揚蘇格拉底的美德我們在孔子身上都可找到。只有兩點有著明顯的不同。一個是孔子收取學費,當然按勞取酬是應當的,但這暗含了關于教育與追求真理的兩個基本原則的不同:為費用而追求真理,還是為純粹的真理而追求真理。另一個就是蘇格拉底敢于赴死,這不符合孔子明哲保身的原則。雖然孔子是否受到老子的影響很有爭議,但明哲保身一直是孔子的基本原則。中國傳統知識分子在受到強權排擠后隱居山林,甚或“大隱于朝”,不僅是受老莊思想的影響,孔子也有避世的思想。蘇格拉底遵守法律,為雅典的民主制提供相反的證明而勇于赴死,和耶穌的就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顯示了蘇格拉底除了對真理和善的純粹探討之外,并沒有自身獨特的個體利益。孔子也很少考慮自身的利益,《子罕》所謂:“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但中國的知識分子傳統由于和權力的密切關系,使得他們在討論真理、正義與善的觀念時,很難擺脫現實利益的束縛而采取客觀的立場。當然蘇格拉底和孔子的言說方式也是很不同的,黑格爾說蘇格拉底:“他同任何人談話,都保持著阿提卡的文雅風度的特點,不自以為是,不好為人師,不強人從己,充分保證并尊重他人的自由權力,避免一切粗暴無禮的態度。”蘇格拉底的對話精神成為西方文化傳統的一部分。而孔子的對話精神卻在獲得話語霸權的過程中逐漸淡弱了。所有這些不同都取決于二者關于知識分子基本理念的不同,是孑L子積極從政與蘇格拉底反對從政,追求真理與追求權力兩種根本不同理念的具體顯現。 蘇格拉底的根本信念就是,追求真理乃是他一生唯一的任務,其為真理而生存、為真理而就義,與耶穌為善而奮斗、為善而被殺的形象,成為西方文明兩個*為光輝的理想形象。他對審判官說:“假定你們愿意在這些條件下判我無罪,那么先生們,我會這樣答復,我是你們感恩的和忠實的仆人,但是我寧可服從神而不服從你們,只要我還有生命和能力,我將永不停止實踐哲學,對你們進行規勸,向我遇到的每一個人闡明真理。我將以我通常的方式繼續說,我的好朋友,你是一名雅典人,屬于這個因其智慧和力量而著稱于世的偉大城市。你只注意盡力獲取金錢,以及名聲和榮譽,而不注意或思考真理、智慧和靈魂的完善,難道你不感到可恥嗎?”為了真理他放棄了一切,*大的證明就是他的貧窮與一無所有,以至于*后無法交起罰金。他不停地反思自己,考察公眾的精神生活,認為沒有反思的人生是不值得活著的。 ……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