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戲夢人殤--我與偉民及孩子們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094758
- 條形碼:9787208094758 ; 978-7-208-0947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戲夢人殤--我與偉民及孩子們 本書特色
上海戲劇歷史上有一個“胡偉民時代”,胡偉民為中國戲劇改革和創新所做出的探索和貢獻,深刻影響了整個20世紀80年代的中國戲劇舞臺,被稱為中國戲劇改革的跋涉者。
《戲夢人殤:我與偉民及孩子們》是胡偉民的妻子顧孟華女士親筆撰寫的回憶錄,她從與胡偉民相識過程寫起,秉筆實錄與丈夫胡偉民及孩子們生活的全過程。從一個家庭的歷史書寫,折射出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社會所發生的歷史變遷。
戲夢人殤--我與偉民及孩子們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在故鄉 —— 上海 ; 北上 —— 在北國 ; 在古城 —— 揚州 ; 回故鄉 —— 上海 ; 離故鄉 —— 赴美國。內容包括: 與偉民相識時, 我還系著紅領巾 ; 我們都喊他“胡偉民老師”等。
戲夢人殤--我與偉民及孩子們 目錄
寫在前面
導演胡偉民上海青年話劇團
父親胡偉民胡雪楊、胡雪樺
一、在故鄉——上海
與偉民相識時,我還系著紅領巾
我們都喊他“胡偉民老師”
教胡偉民老師音樂
“小顧挺好的”
**次周末回家很晚
馬拉松漫步
胡偉民的蘇聯媽媽
**次到偉民的家鄉
大學生慰問團序 白先勇
寫在前面
導演胡偉民上海青年話劇團
父親胡偉民胡雪楊、胡雪樺
一、在故鄉——上海
與偉民相識時,我還系著紅領巾
我們都喊他“胡偉民老師”
教胡偉民老師音樂
“小顧挺好的”
**次周末回家很晚
馬拉松漫步
胡偉民的蘇聯媽媽
**次到偉民的家鄉
大學生慰問團
為了他,我會故意犯錯
小白樺署名
胡偉民老師的一封欠資信
寫胡偉民老師的大字報
“我不認為我是‘右派’”
我的畢業公演——《霧重慶》
我重新全身心地投入了他的懷抱
交換日記
**次在照相館合影
陪胡偉民老師賣菜
畢業分配
在金山農村勞動
撒謊,為了隨胡偉民老師去黑龍江
我居然就把那“小紅本”扔下去了
離鄉背井前,我們登記結婚了
二、北上——在北國
通往北國的火車
只有一張木板床的“新房”
“上海小姐落難”
**次在觀點上有了分歧
新單位的**項業務工作
“你是胡偉民脖子上的安娜”
**次睡北方的炕
同臺演出《野火春風斗古城》
“一根苦藤上的兩個苦瓜”
在中蘇友誼農場當了一次“貴族”
**次導演歌劇
接受王震部長的接見
很好吃的朝鮮米
不能對丈夫說的事兒
懷孕把我折騰得夠嗆
返滬生產
**次真正的兩地分居
“爸爸,我已降世,雪樺”
三條“小黃牛”
帶著雪樺去北蔡
“小媽媽萬歲!”
學習毛主席著作
異鄉的“家”
那頂“右派分子帽子”被宣布摘掉了
歌劇《貨郎與小姐》
收到100元補助
真正的“南歸”
偉民當掉一塊瑞士表
三只“小白兔”
為調回上海奔走
決定了去揚州專區文工團
三、在古城——揚州
初到揚州的狼狽
《龍江頌》和《遠方青年》
四人的江湖生涯
大家對他都已刮目相看
從此,他們“乖巧”了許多
沒人帶兒子的苦衷
下鄉搞“四清”
父子倆吵架了
救場如救火
分分離離,聚聚散散
雪樺**次正式登臺
上街干革命被擺在首要位置
偷偷離開了“左家莊”
“你丈夫不會有問題”
批斗會不了了之
對她的喊叫我不以為然
讓我們快快回到上海的家
我們有回家的希望了
絕無僅有的一次借宿
比我更苦的“右派”妻子
民被隔離的日子
民陪我去醫院墮胎
“以后你別來了”
周末對我倆來講更為珍貴
半軍事化的生活
我的生存欲越來越淡
他們要他演地主狗腿子
為孩子的出生做準備
還是“走”為上策
我們擁有了“雪蓮花”
“胡偉民養鳥,越養越小”
小哥哥帶妹妹
參加深挖“五一六”工作組
下放轉業后的**次演出
如愿以償入學“育才”
雪樺、雪楊成了小明星
基層勞動
名副其實的“江揚大盜”
我為沒有從事專業而苦惱
孤身闖蕩南京城
重返舞臺的夢想湮滅了
他的精神沒有垮
哀樂接著哀樂,眼淚連著眼淚
兩人世界的幸福
*小的小學生
為“文革”結束舉杯慶賀
雪樺在“京訓班”的學習
雪樺上戲考學失意
我們始終像在新婚中
大個子奶奶
我們托了女兒的福
民重回母校
四、回故鄉一上海
民給我們排《雷雨》
民得到平反
我們成了“光榮家屬”
家里五人分居三地
“胡偉民只有顧孟華”
調上海比去美國還難
“落實政策”
《再見了,巴黎》、《骯臟的手》和《秦王李世民》
調令終于下來了
錯過《孫中山與宋慶齡》
《沒有尾巴的老虎》:沒有尾巴的電視劇作品
《路燈下的寶貝》:為滑稽戲打了場翻身仗
雪楊成了稅務干部
婚后*像樣的一個家
孩子們是需要媽媽的
《楓葉丹丹》:人的一生總是會有很多遺憾的事情
《母親的歌》:首創“中心舞臺”演出
《三百年前》和《月色溶溶》
《帆板姑娘》:在劇組兼教員
重見白樺樹
《放鴿子的少女》:發揮了蓮兒的舞蹈特長
《安東尼與克莉奧佩特拉》和《第十二夜》
雪楊考學,連中四元
民培養雪樺獨立拍片
《中國夢》:為排戲,雪樺掉了十幾斤肉
《泥馬淚》:*擅長排演戲曲的現代話劇導演
各有各的心事
《游園驚夢》:昆曲演員演話劇
雪樺的美國留學生活
送民實現“蘇聯夢”
《上海生與死》泡湯
《傅雷與傅聰》
《童年往事》:雪楊事業起步
戲劇家之死
朋友們的追憶
雪蓮赴美留學
獨居“田林”
偉民逝世一周年
五、離故鄉——赴美國
心力交瘁地離開祖國
《蘭陵王》:驚人的美麗
《留守女士》:開羅國際電影節*佳影片
陪著雪蓮讀書
胡偉民逝世十周年活動
后記
附錄 胡偉民十年祭余秋雨信息
戲夢人殤--我與偉民及孩子們 作者簡介
顧孟華,演員。出生于上海書香門第。曾就讀于上海國立音專幼年班、兒童藝術館少年文化村、行知藝術學校,畢業于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畢業后工作于上海戲劇學院實驗話劇團(后改名為上海青年話劇團)、中央農墾部合江農墾局文工團(東北農墾總局歌劇團)、揚州專區文工團一、揚州市副食品公司,1981年重返上海青年話劇團。于1991年赴美定居。她的回憶錄《我與偉民及孩子們》即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