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958816
- 條形碼:9787503958816 ; 978-7-5039-588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本書特色
研究民歌的人去陜北,研究秧歌的人去陜北,研究說書的人去陜北,研究大嗩吶的人也去陜北。對于在20世紀歷史機緣中一次次托舉出來的陜北音樂,大多數知識分子抱著朝圣的態度。錄制了民歌,拍攝了秧歌,記錄了說書,學習了嗩吶。收集素材的作曲家走了,收集資料的音樂學家則必須住下來,一點點解釋,為什么陜北的民歌、秧歌、說書、大嗩吶,在20世紀被扶至**殿堂?本書以“現代性”理念和文化資源再生的視角,審視這宗民間文化入主**廳堂的世紀學案,確實是個足夠吸引人卻頗有難度的話題。張振濤編著的《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是關于陜北民族音樂研究的專著。全書分為信天長風——走進現代的陜北音樂、吹手的生活和吹手的話、嗩吶話語——米脂樂班三重奏、紅與白——白云山廟會、 聲漫山門——橫山縣馬坊牛王會、喪葬儀式、說書、秧歌、婚禮、樂器與宮調八個章節。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內容簡介
研究民歌的人去陜北,研究秧歌的人去陜北,研究說書的人去陜北,研究大嗩吶的人也去陜北。對于在20世紀歷史機緣中一次次托舉出來的陜北音樂,大多數知識分子抱著朝圣的態度。錄制了民歌,拍攝了秧歌,記錄了說書,學習了嗩吶。收集素材的作曲家走了,收集資料的音樂學家則必須住下來,一點點解釋,為什么陜北的民歌、秧歌、說書、大嗩吶,在20世紀被扶至國家殿堂?《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以“現代性”理念和文化資源再生的視角,審視這宗民間文化入主國家廳堂的世紀學案,確實是個足夠吸引人卻頗有難度的話題。《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是關于陜北民族音樂研究的專著。《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分為信天長風——走進現代的陜北音樂、吹手的生活和吹手的話、嗩吶話語——米脂樂班三重奏、紅與白——白云山廟會、聲漫山門——橫山縣馬坊牛王會、喪葬儀式、說書、秧歌、婚禮、樂器與宮調八個章節。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目錄
**章 信天長風——走進現代的陜北音樂
**節 自然地理與政治地理
第二節 陜北民間音樂的四次興盛
小結 心靈上無法告別的陜北民歌
第二章 吹手的生活和吹手的話
**節 樂班調查
第二節 經濟收入與招攬生意
第三節 藝匠之辯與口述史的意義
小結 個人因素的歷史作用
第三章 嗩吶話語——米脂樂班三重奏
**節 三家樂班評述
第二節 國家權威——三家樂班見分曉
小結 編配三重奏
第四章 紅與白——白云山廟會
**節 佳縣白云觀
第二節 道士與道樂
第三節 廟會中其他藝術活動
第四節 儀式與音聲
小結 區域文化網絡
第五章 聲漫山門——橫山縣馬坊牛王會
**節 2010年楊口則牛王會儀式
第二節 2011年馬坊牛王會儀式
第三節 牛王會組織
小結 燈池與文化之網
第六章 喪葬儀式
**節 儀式一
第二節 儀式二
第三節 儀式三
第四節 儀式四
第五節 兩位“陰事”的自述
第六節 喪葬儀式功能
第七節 跪拜:一個常規動作的非常規“變奏”
小結 音樂體現孝道
第七章 說書、秧歌、婚禮
**節 說書人的心愿
第二節 韓起祥的榜樣與曲項琵琶
第三節 “秧歌”還是“陽歌”
第四節 參與甜蜜——婚禮儀式音樂的另一種解讀
小結 重新評價民間儲藏
第八章 樂器與宮調
**節 樂器與宮調
第二節 新組合與樂曲
小結 回歸本體
結語 二度寫作
參考文獻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節選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舉國上下視為實現個人價值、垂直接通的科舉,確實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被認為是改變個人命運“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唯一途徑,能不能進考場就是能不能翻身圖新的**臺階。此時此刻,故事中“考場”的意義,已經超越本身,目的在于,吹手階層有沒有資格像其他階層一樣獲得公平競爭、平起平坐、鯉魚跳龍門的機會。“吹手”是個與犯罪感和沉重感相連、絕對不可笑的稱呼,是反饋人身地位并蔓延于后代的屈辱的“紅字”,生下來就在吹手家的孩子,一開始就被甩在起跑線之外,沒有機會融入主流社會。在所有的社會歧視中,制度性歧視恐怕*殘酷,它不但鼓勵人與人之間的分裂對立,還為其提供法律和制度層面的認可,使本來沒有歧視心的人也把歧視吹鼓手視為理所當然。而被歧視群體則被排除在社會參與之外,永遠懷揣爭取平等的壓迫感。于是,獲得官方賜予的進考場資格,就成為渴望“金榜題名”的階層*暢快的幻想之一。至少這類故事讓我們知道,吹手絕不是被剝奪了個人自由和選擇還喜滋滋愿意充當應聲蟲的群眾。 如果把清代乾隆年間廢除“樂籍”制度的歷史作為這則故事的背景,真實性就多少有點歷史依據了。吹手中廣泛流傳、因而帶來無限欣慰的傳說,反映了渴望改變地位的強烈愿望。故事編創者在中國政治制度所取的角度是對癥下藥,符合國情。學臺大人無權解放吹手,*終解決問題的必須是*初造成問題的*高統治者。一個人憑什么把自己的喜好變為世人遵照的法律?把“綠帽子”(封建時代吹手官服之一)扣在吹手頭上兩千余年的皇帝,不得不在清代廢除這項限制人權的法律。當吹手在經濟生活中贏得了堅實地位,昂起頭顱時,卻不得不在名譽上借助官僚“賞賜”和帝王“天恩”。傳統制度和等級秩序,固執盤旋于世人頭腦,既牽制其實踐者,也困束其對立面。某種程度上說,不公平待遇既斷了窮人的前程,也絕了官府的后路,封建統治終于維持不下去了。 ……
聲漫山門-陜北民族音樂志 作者簡介
張振濤,1955年生于山東濟南。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音樂學》主編。1987年獲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文學碩士學位、1995年獲該院文學博士學位、2001年獲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助理研究員(2001)、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國際評委(2005)、“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2006)、國家新聞出版署“政府獎”評委會委員(2007)、全國社會科學基金文藝學項目評委(2009)。 著有:《笙管音位的樂律學研究》、《冀中鄉村禮俗中的鼓吹樂社——音樂會》、《諸野求樂錄》、《風聲入耳》,發表論文百余萬字。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