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206379
- 條形碼:9787516206379 ; 978-7-5162-0637-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 本書特色
萬其剛、沈德詠主編的《環境污染賠償責任》以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為主,同時涉及其他有關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高***、*高***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司法解釋,精選大量老百姓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案例,簡明而準確地講解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等。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尤其是充分利用現有體制機制,以*小的代價獲得*大收益,同時也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 內容簡介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以修訂后的環境保護法為主,同時涉及其他有關環境與資源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以及《*高人民法院、*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環境污染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司法解釋,精選大量老百姓生活中常見的典型案例,簡明而準確地講解環境保護法的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等。目的在于提高老百姓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尤其是充分利用現有體制機制,以*小的代價獲得*大收益,同時也促進社會和諧,維護社會穩定。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 目錄
1.我國環境保護法制的歷史與發展是怎樣的?
2.如何理解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的法律原則?
3.如何理解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法律原則?
4.如何理解依靠群眾保護環境的法律原則?
5.如何理解實行科學保護環境的原則?
6.政府如何承擔起對環境質量的責任?
7.我國環境保護監督管理體制是怎樣的?
第二章 監督管理
1.什么是環境資源保護規劃制度?
2.如何理解環境質量標準?
3.什么是環境監測制度?
4.怎么理解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5.如何理解跨行政區環境保護制度?
6.政府如何鼓勵和支持環境保護產業的發展?
7.如何鼓勵減少污染物排放?
8.如何理解環境現場檢查制度?
9.什么是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和考核評價制度?
10.如何理解向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報告環境狀況和環境目標的完成情況制度?
第三章 何護和改善環境
1.地方政府如何加強環境治理、改善環境質量?
2.如何理解生態保護紅線制度?
3.對于需要重點保護區域如何進行保護?
4.如何理解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制度?
5.什么是生態保護補償制度?
6.如何加強對大氣、水、土壤等的保護?
7.怎樣加強對農業環境的保護?
8.如何加強對海洋環境的保護?
9.如何加強城鄉的規劃和建設?
10.如何加強對生活廢棄物的處理?
11.怎樣理解環境與健康監測、調查和風險評估制度?
第四章 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1.什么是清潔生產制度?
2.什么是資源循環利用制度?
3.什么是“三同時”制度?
4.如何理解生產經營單位應當建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
5.如何理解排污費制度?
6.如何實行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
7.什么是環境保護的許可證管理制度?
8.如何理解對嚴重污染環境的工藝、設備和產品實行淘汰制度?
9.如何理解禁止引進不合規定的技術、設備、材料和產品的制度?
10.如何理解突發環境事件的風險控制制度與監測預警機制?
11.如何防止危險品污染環境制度?
12.如何防止農業面源污染?
13.如何防止重金屬等環境的污染?
14.如何加強農村壞境保護工作?
……
第五章 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
第六章 法律責任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 節選
《環境污染賠償責任》: 2.如何理解環境質量標準? 【宣講要點】 環境質量標準(或者環境保護標準),就是為了防治環境污染,維護生態平衡,保護人體健康和社會物質財富,根據國家有關法律規定,對環境保護工作中需要統一的各項技術規范和技術要求所制定的各種標準的總稱。制定并實施環境質量標準,是我國環境監督管理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環境進行監督管理的一項具體制度和措施。 我國環境標準,分成以下五類:(1)環境質量標準,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范圍內,就環境質量的要求所作的規定。這又分為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地方環境質量標準。(2)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為了達到環境質量標準的目標或要求,結合技術經濟條件和環境特點,對排人環境的污染物或有害物所作的規定。污染物排放標準可以分為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由國務院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和國家經濟、技術條件來制定。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是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而制定的標準。(3)環境監測方法標準,是為監測環境質量和污染物排放、規范采樣、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等技術所制定的國家環境監測方法標準。(4)環境標準樣品標準,是為保證環境監測數據的準確、可靠,對用于量值傳遞或質量控制的材料、實物樣品所制定的國家環境標準樣品。(5)環境基礎標準,是對環境保護工作中需要進行統一的技術術語、符號、代碼(代號)、圖形、指南、導則、信息編碼等所制定的標準。 在我國,環境質量標準(或者環境保護標準)分成以下三級:(1)國家環境質量標準,是由國務院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國務院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和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共同發布,在全國范圍內適用的標準。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制定國家環境質量標準。(2)環境保護行業標準,是由國務院環境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和發布的,在全國環境保護行業范圍內適用的標準。(3)地方環境標準,是由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發布的,在該行政區域內適用的標準。按照環境保護法的規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未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對國家環境質量標準中已作規定的項目,可以制定嚴于國家環境質量標準的地方環境質量標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應當報國務院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備案。 在這里,多說一說地方環境標準。由于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工業發展水平、技術水平和構成污染的狀況、類別、數量等都不相同,各地區對環境質量要求也不盡相同;環境中稀釋擴散和自凈能力也不相同,完全執行國家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是不適宜的,因此,需要制定并實施地方標準。制定的標準應當符合以下兩點:地方標準應規定國家標準中所沒有規定的項目;地方標準應嚴于國家標準,以起到補充、完善的作用。根據2013年7月環境保護部公布的地方環境保護標準備案信息,有120項地方排放標準,其中,以行業和特征污染物排放標準居多,也有針對流域、河流的污染物排放標準,重慶還對化工園區制定了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標準(2012年9月1日起實施)。2013年起生效的地方排放標準有17項。其中,河北針對大氣治理的要求和地方重點行業情況,實施工業爐窯和石灰行業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河南省今年生效了3項單獨針對河流的水污染物排放標準。浙江省對工業企業廢水氮、磷污染物實施間接排放限值。 ……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