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世界貿易組織教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148817
- 條形碼:9787514148817 ; 978-7-5141-488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貿易組織教程 本書特色
隨著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中國在wto中的角色到了需要轉變的時刻,從多邊貿易規則的學習者、吸收者、適應者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創新應用者和改革推動者。謝新、饒光明、蔣興紅、張寶均主編的《世界貿易組織教程》以系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為基礎解釋了國際貿易政策的驅動因素和作用渠道,并在此基礎之上說明了wto的思想理論基礎,突出了wto是即合作又博弈的產物這樣一個根本屬性;本書分析了各主要協議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利益沖突和驅動力量;本書陳述了各協議主要成就和仍然存在的問題,并對wto成立之后主要的貿易摩擦進行了總結和分析;本書對中國入世協議內容和入世后的表現進行了系統分析。本書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在介紹wto的同時,幫助學生和讀者積極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推動我國變被動為主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應對在wto框架下所出現的問題,促進wto的改革和完善。
世界貿易組織教程 內容簡介
隨著經濟發展和對外開放水平大幅提高,中國在WTO中的角色到了需要轉變的時刻,從多邊貿易規則的學習者、吸收者、適應者轉變為積極的參與者、創新應用者和改革推動者。為此,本書在系統介紹WTO協議和組織運作架構的同時,從四個方面對WTO進行了深入分析:(1)以系統的國際貿易理論為基礎解釋了國際貿易政策的驅動因素和作用渠道,并在此基礎之上說明了WTO的思想理論基礎,突出了WTO是即合作又博弈的產物這樣一個根本屬性;(2)分析了各主要協議形成過程中的重要利益沖突和驅動力量;(3)陳述了各協議主要成就和仍然存在的問題,并對WTO成立之后主要的貿易摩擦進行了總結和分析;(4)對中國入世協議內容和入世后的表現進行了系統分析。本書的目標是希望能夠在介紹WTO的同時,幫助學生和讀者積極地對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推動我國變被動為主動,以更加積極的姿態應對在WTO框架下所出現的問題,促進WTO的改革和完善。
世界貿易組織教程 目錄
本章要點
**節 國際貿易合作機制的產生
一、gatt的歷史背景
二、gatt取得的成就
第二節 國際貿易合作機制的發展
一、從gatt到wt0
二、wto及其成就
第三節 經濟理論和貿易政策博弈
一、傳統的國際貿易理論
二、新興的國際貿易理論
第四節 貿易政策中的“囚徒困境”和合作博弈
一、貿易政策中的“囚徒困境”
二、wt0框架下的貿易政策合作
第五節案例
第二章 wto規則框架及主要原則
本章要點
**節 wt0規則框架及其分類
一、wt0規則的框架
二、wt0貿易規則分類
第二節 wt0協定與協議的結構
一、貿易協定的結構
二、貿易協議的結構
第三節 wt0的主要原則
一、非歧視性原則(non.discrimination)
二、貿易自由化原則(freer frade)
三、可預見性原則(predictability)
四、公平貿易原則(promoting fair competition)
五、鼓勵發展和經濟改革原則(encouraging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reform)
第三章 關稅和貿易總協定(gatt)
本章要點
**節 達成多邊協議的動因
第二節 1994年關貿總協定的結構
一、概述
二、目的
三、**部分:關貿總協定的核心
四、第二部分:非關稅貿易壁壘的規則
五、第三部分:區域貿易協定和關稅重新談判
六、第四部分:貿易與發展
第三節 關貿總協定中的重要問題(1948~1994年)
一、關貿總協定的總體成就
二、非關稅壁壘的擴散
三、農業部門
四、紡織工業和多纖維協議
五、關貿總協定爭端解決機制
六、結語
第四節 案例
第四章 國際貨物貿易關稅協議
本章要點
**節 《農業協議》
一、《農業協議》產生的背景
二、《農業協議》的主要內容
三、《農業協議》的積極作用及局限性
四、關于農產品貿易的案例
第二節 《紡織品與服裝協議》
一、《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產生的背景
二、《紡織品與服裝協議》的主要內容
……
第五章 國際貨物貿易非關稅協議
第六章 國際貨物貿易救濟措施協議
第七章 服務貿易總協定
第八章 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trips)
第九章 wto的運作機制
第十章 wto爭端分析
第十一章 wto新議題ⅰ:wto多邊貿易體制與氣候變化
第十二章 wto新議題ⅱ
第十三章 wto新議題ⅲ
第十四章 中國與wto
參考文獻
世界貿易組織教程 作者簡介
謝新,1993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博士,曾執教于香港中文大學,后任瑞士銀行國家風險控制宏觀經濟部副主任,美國銀行亞洲區宏觀經濟研究負責人、高級經濟學家。2009年回國,現任重慶工商大學經濟學院、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長江上游經濟研究中心教授、重慶工商大學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是重慶市兩江學者特聘教授、重慶市人民政府特聘專家、重慶市政府決策咨詢委員會委員、重慶市市政協經濟委員會特聘委員;擔任國家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WTO-理論與實踐》主持。代表性研究成果:(1)“指標控制下城鄉土地流轉微觀機制分析”,《中國農村經濟》2012;(2)“重視收入分配調節政策的效益問題”,《人民日報》2011.5.2;(3)“政策調節、動態發展與低收入人群福利改善”,《改革》2011;(4)《Full-view Integrated Technical Analysis》,John Wiley &Sons (專著) 2010;(5)“Economic Integra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with Science-Pushed Industrial Innovation”,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9;(6)“Contagion Through Interactive Production and Dynamic Effects of Trad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99;(7)“Tradable as the Engine of Growt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Journal 1996。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