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中國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問題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67917
- 條形碼:9787509767917 ; 978-7-5097-6791-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問題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作者跳脫時代的禁錮,視中國傳統社會的民事法律規則為整體,在論證傳統民法具有存在合理性的基礎上,將傳統民法視為傳統社會“禮”的制度展開,從傳統民法的淵源、原則與規則角度闡釋傳統民法架構獨有的特征——“內外有別”二元性。這一特征既是傳統社會政治、經濟、思想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中國人傳統思維模式乃至行為模式的法律體現,還是中國傳統社會司法官員追求情理法結合的法律內在根源。
中國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問題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跳脫時代的禁錮,視中國傳統社會的民事法律規則為整體,在論證傳統民法具有存在合理性的基礎上,將傳統民法視為傳統社會“禮”的制度展開,從傳統民法的淵源、原則與規則角度闡釋傳統民法架構獨有的特征——“內外有別”二元性。這一特征既是傳統社會政治、經濟、思想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中國人傳統思維模式乃至行為模式的法律體現,還是中國傳統社會司法官員追求情理法結合的法律內在根源。
中國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問題研究 目錄
導言 **節 研究現狀與研究意義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第三節 論著的邏輯脈絡 第四節 創新與不足 第五節 概念界定與命題解說**章 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的前提 **節 傳統民法存在與否的爭論 第二節 傳統民法存在的合理性第二章 傳統民法淵源的二元性 **節 禮法分立:中國早期法律的基本模式 第二節 禮法合流:傳統社會法律實踐的必然選擇 第三節 禮法合流對傳統民法淵源二元性的影響第三章 仁內與義外:傳統民法結構的二元性 **節 學界對傳統民法結構研究的缺憾 第二節 禮的“仁內義外”決定傳統民法結構的二元性 第三節 “仁內義外”與傳統民法立法原則的二元性第四章 仁與義:傳統民法制度規則的二元性 **節 “仁內”:以孝道與婦道為核心的婚姻家庭制度 第二節 “義外”:以交易規則為核心的家外民事制度第五章 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的根源 **節 家國同構: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的政治根源 第二節 經濟模式二元性: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的經濟根源第六章 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的影響 **節 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對傳統社會民事主體的影響 第二節 傳統民法二元性對傳統社會司法人員的影響 第三節 傳統民法淵源二元性對我國建設法治社會的啟發結語參考文獻致謝
中國傳統民法架構二元性問題研究 作者簡介
顧文斌1968年8月出生,江蘇海安人,法學博士,副教授,律師。1992年江西師范大學本科畢業,獲法學學士學位;2003年江西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碩士學位;2003年至2004年在浙江大學法學院訪學一年,師從陳信勇教授:2014年中國人民大學博士研究生畢業,獲法學博士學位,師從我國著名的中國傳統法律丈化學者馬小紅教授;現任教于東華理工大學文法學院。主要從事比較民商法研究,先后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其中在CSSCI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十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我國民法典編纂的法律資源本土化研究”(14XFX007),并主持省部級課題三項,參與其他各類課題五項。目前致力于中國傳統民事法律的現代價值研究,主張我國民商事法律規則不僅要借鑒西方各國有益的經驗,而且更應汲取我國傳統民事法律規范的精髓。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