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096537
- 條形碼:9787218096537 ; 978-7-218-096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 本書特色
鮮見前例的絕密檔案研究,再現日本官方對亞太地區的戰局推測及戰略考量。 ◆ 日本打著解放亞洲的旗號悍然發動侵略,并邀請蘇聯加入軸心國,憧憬建立一個稱霸世界的歐亞帝國? ◆ “二戰”期間,日本對中國共產黨進行了怎樣的觀察和預測?它早已知曉*后統一中國的人將是毛澤東? ◆ 原子彈并非日本投降的直接原因?早已密謀全身而退的日本,直接塑造了蘇美冷戰、朝鮮分裂、蔣介石敗走的歷史格局? “二戰”后,日本主流學界對戰敗的敘述總跳不出“太平洋戰爭”的桎梏。這種歷史觀導致戰后日本人對亞洲侵略行徑的集體遺忘。亞洲要想走出戰爭的陰影,首先應充分發掘日本戰時制定的“歐亞—太平洋”戰略思考與規劃。 作者找到了日本內閣、外務省和帝國大本營銷毀的機密文件等一手資料,還原了戰前日本與俄國的親密關系、戰時日本對中國國民黨與共產黨的評價以及隨著敗局日顯,戰時領導人制定的生存策略,并客觀公正地詳述了日本稱霸全球的野心。 日本史學界的深刻反省之作。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 內容簡介
為逃避東亞審判,命令銷毀但被秘藏的《大本營機密日志》深度曝光 一部富于探索特色和激發討論的著作 對日本的歷史認識問題乃至因其存在而加重的東亞民族間的歷史和解問題,都必須從問題的本質上著眼,才能看到究竟,覓尋到解決的路徑。 詐死的帝國? 戰敗前日本對“歐亞—太平洋”地緣政治思考, 歷史審判了日本戰犯,卻遺漏了它的帝國野心。 戰爭:日本狂妄嗎?揚言發動侵華戰爭是為了確保中國在世界文明這一大框架下完成死亡到新生的周期? 敗局:日本愚蠢嗎?日本挑起戰爭的真實意圖是什么?“二戰”*后階段,日本在中國和朝鮮設下了怎樣的局中局? 野心:日本認命嗎?號稱無條件投降的日本早已在亞洲大陸布下陷阱?一旦東亞局勢不穩,軍國主義的陰魂會不會伺機復活?日本戰時領導人堅信, 選擇*合適的方式和*佳時機結束戰爭,能讓日本保持大國地位,或者至少保留重建的基礎,以便日后再度崛起成為強國。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 目錄
前 言 被“選擇性遺忘”的戰爭及不為人知的戰略思考
**部分 “二戰”前復雜多元的對蘇戰略觀
第1 章 尋求主導地位:向左蘇聯,向右美國 14
《蘇日中立條約》:企圖改變東亞格局的戰略性目標 14
近代日本:激進思想和革命運動的交匯 17
預判戰后地緣格局的洗牌 28
邀請蘇聯加入“軸心國”新秩序 38
第2 章 “大東亞”精神:占領亞洲的理想藍圖 45
拉攏俄國人實現泛太平洋理想 46
國際社會的“名譽白種人” 49
《喀秋莎》風靡日本 60
葉卡捷琳娜和她的日本愛人 62
偽滿洲國的“哈爾濱組織” 71
第二部分 考量東亞大陸的霸權爭斗及其歸趨
第3 章 在東亞創造權力平衡的理想狀態84
抗衡國民黨—華盛頓聯盟 84
喪心病狂的日本兵士及腐敗的軍事集團 97
反日情緒與民族革命的成功結合 100
國、共、蘇的三角政治 107
“佐爾格間諜組織”與“大陸跨越計劃” 115
第4 章 朝鮮:太平洋與歐亞大陸的戰略通道124
對日朝一體化的“和平試探” 124
消極被動的機會主義者 128
一邊忍受家長式統治,一邊遭受罵名 147
開辟遠東第二戰場的補償條件 150
第三部分 謀求戰后蘇美在遠東對立的局面
第5 章 和平斡旋:爭奪優勢而上演的鬧劇 154
“尊重”蘇聯對南庫頁島的索取意圖 155
《近衛備忘錄》:和平主義者之謀 164
“以敵制敵”的終戰策略 171
如何在美蘇爭端中夾縫求生 176
“麥淇淋式馬克思主義者” 188
第6 章 挫敗蘇聯獨霸東亞的野心 194
“絕對國防圈”策略 194
“大津號作戰”計劃:應對美蘇雙線進攻 197
中美聯合的“黑金剛石行動” 204
朝鮮半島:美蘇角逐控制權的舞臺 211
四國托管的復雜政治局面 218
第7 章 不可一世的帝國:瞬間崩塌 225
“三位一體行動”:“小男孩”與“胖子”唱主角 226
對《波茨坦公告》采取“默殺”態度 229
摸不著頭腦的投降方式 248
日本沒落后,誰能攫取*大的利益? 252
附錄《關于接受三國公告事宜》 257
第四部分 虛構戰爭史:歐亞的銷蝕
第8 章 回顧戰爭:美國造成了日本的“拒不認罪” 260
仁慈的上帝、精神的復燃和人性的進步 260
“關東軍特別大演習”計劃 273
紅色中國:美日安全同盟框架內的潛在敵人 277
日本文學里的侵略史 282
走出超級大國意識形態所定義的歷史 287
后 記 重新認識歷史,才能真正走向和平 291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 相關資料
軍事專家 宋忠平
《躁動的日本》讓我們深刻認識到:一是否認歷史并試圖“銷毀”鐵證的日本無法自我救贖;只有深刻反省,明白“好戰必亡”才是唯一出路。二是中國要明白“忘戰必危”,不斷強大自己,遏制日本這個亞洲的“麻煩制造者”。無論是誰,忘記歷史,歷史就會重現!
湖南省中共黨史學會常務理事 肖光榮
《躁動的日本》意在喚醒日本人正確審視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戰略史觀,不要忘記對亞洲和亞洲人民所應承擔的責任,徹底反省軍國主義的侵略歷史,直面對美蘇戰略思考和規劃的善與惡,只有這樣,日本才有機會最終克服戰后長期以來的陰影,與歐亞大陸國家、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攜手走向和解之路。
哈佛大學歷史系前主任 入江昭
在《躁動的日本》中,小代有希子提供了從 世紀到“二戰”結束期間日本和俄國及蘇聯關系的新證據。書所講述的事情主要集中在戰爭年代,但也有大量關于早前數十年的重要歷史材料。小代有希子展示,在日本的歷史中,俄國的重要性絲毫不遜于美國或其他歐洲國家。
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教授 邁克爾·a. 巴恩哈特
優秀的歷史并不是刻在巖石上的一條時間線。日本在太平洋戰爭結束后并不一定要成為美國的盟友。這本重要的著作為我們揭示了日本戰爭時期領導人對戰后的愿景。《躁動的日本》是一本“修正主義”的杰作。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 安德斯·斯特凡松
《躁動的日本》是重鑄我們對日本在“二戰”最后時期地緣政治思考的關鍵性著作。小代有希子在清晰的歐亞大陸和殖民地的框架下,對以美國為中心的太平洋戰爭敘事及原子彈事件的觀點做出了有力的矯正和質疑。
h-war 作者 泰勒·布拉姆福特
我向所有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學生強烈推薦《躁動的日本》。它引用了許多珍貴的日本史料,幫助人們重新認識日本在關鍵時期的真實決策,并從多個角度反映了當時日本的軍事和政治狀況。研究亞洲戰爭、“二戰”結尾和冷戰開端的大學教授都會從這本書中找到非常重要的信息。
躁動的日本:危險而不為人知的日本戰略史觀 作者簡介
小代有希子(Yukiko Koshiro) ◆ 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 ◆ 大平正芳紀念獎得主 小代有希子是日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教授,美國大學、科爾蓋特大學、貝茨學院、威廉姆斯學院客座副教授,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博士,著名東亞和當代中國研究基地韋瑟黑德東亞研究所學者。 她所著的《跨太平洋的種族主義與美對日占領》(Trans-Pacific Racisms and the U.S. Occupation of Japan),因為對太平洋地區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榮獲大平正芳紀念獎。
- >
我與地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