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史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54924
- 條形碼:9787562054924 ; 978-7-5620-5492-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史稿 本書特色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史稿》試圖勾勒出一幅較為完整的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歷史畫卷,對整個過程中所影射出來的中國法律本身的一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同時提供一個從國家利益看待法律問題的視角,并為學界在這一課題上的進一步研究提供基礎文獻索引。當然,這幾點只是作者的美好愿景,因外部條件及作者自身的能力所限,畫卷未必完整、觀點未必正確、視角未必新穎、文獻未必全面,一切都有待讀者諸君評判。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史稿 內容簡介
本書試圖勾勒出一幅較為完整的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歷史畫卷,對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在華的產生、發展直到*后撤出,以及對這一制度的反思。全書共十二章,分別為:**章 中國涉外司法管轄的傳統與嬗變;第二章 鴉片戰爭前中國涉外司法:澳門模式;第三章 鴉片戰爭前中國涉外司法:廣州模式;第四章 英美謀求在華領事裁判權的醞釀與準備;第五章 外國取得在華領事裁判權的首批條約;第六章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大與深化;第七章 領事裁判權的衍生品:觀審與會審;第八章 透過案例看領事裁判權;第九章 中國對領事裁判權的認識與反應;第十章 領事裁判權與清末法制變革;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時期的收復法權運動;第十二章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終撤廢。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史稿 目錄
序二
序三
序四
序五
前言
引言
**章 中國涉外司法管轄的傳統與嬗變
**節 唐朝:化外人法條背后的理性與寬容
第二節 宋元時期:寵綏蕃商與遵循舊制
第三節 明代對外人司法管轄模式的變化
第四節 清朝前期:照貓畫虎的“化外人”律條
第五節 中俄早期條約中的司法管轄權問題
第二章 鴉片戰爭前中國涉外司法:澳門模式
**節 明清兩朝的海禁政策及其影響
第二節 明帝國治下的澳門涉外司法管轄
第三節 清代澳門司法模式的形成
第四節 澳門司法模式的運行與挑戰
第三章 鴉片戰爭前中國涉外司法:廣州模式
**節 西方人接踵而至
第二節 廣州制度下行商在中外司法沖突中的角色
第三節 通商初期英國人對司法權的要求
第四節 廣州模式下的中西司法沖突(一)
第五節 廣州模式下的中西司法沖突(二)
第六節 亂局:1820-1821年的廣州涉外兇案
第四章 英美謀求在華領事裁判權的醞釀和準備
**節 領事裁判制度的起源與演進
第二節 英國遣華使臣對司法權的要求
第三節 廣州中英司法管轄上的僵局:1794~1833
第四節 英國在華設立法庭的法案及其實施
第五節 鴉片戰爭前美國在司法權問題上的態度
第五章 外國取得領事裁判權的首批條約
**節 具結之爭與林維喜案
第二節 拱手相送的領事裁判權
第三節 英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正式確立
第四節 顧盛的得意之作:中美《望廈條約》
第五節 首批不平等條約的完成
第六章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擴大與深化
**節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根基:《天津條約》
第二節 領事裁判權的擴大:締約國數量的增加
第三節 領事裁判權的深化:外國在華審判機構
第四節 日本與俄國的在華領事裁判權
第七章 領事裁判權的衍生品:觀審與會審
第八章 透過案例看領事裁判權
第九章 中國對領事裁判權的認識與反應
第十章 領事裁判權與清末法制變革
第十一章 北洋政府時期的收復法權運動
第十二章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的*終撤廢
附錄南京國民政府1928年與十二國簽訂的新約內容要點
附編領事裁判權與治外法權之辨
文獻目錄
后記
外國在華領事裁判權史稿 作者簡介
安國勝,男,1968年生。畢業于中國政法大學國際經濟法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曾任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法院干部、深圳四通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1999年6月中川國際公司常務副總裁,2000年4月任該公司總裁。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