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104384
- 條形碼:9787517104384 ; 978-7-5171-04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 本書特色
單鋒所著的《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從五個部分全面深入探討了經濟法公益訴訟,從公共利益的外延入手,論證了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的經濟法與公益訴訟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而經濟法公益訴訟是經濟法訴訟的主要訴訟類型,經濟法公益訴訟在當事人適格、訴權理論、法院的角色、訴訟影響即判決的既判力等諸多方面的制度設計迥異于傳統訴訟,充滿著實質理性。公益訴權在經濟法域內的興起和經濟法回應型的發展特性使得經濟法公益訴權充滿活力,本文通過研究旨在開辟一種證成經濟法訴訟獨立性的新思路。
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 內容簡介
《當代社科研究文庫: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從五個部分全面深入探討了經濟法公益訴訟,從公共利益的外延入手,論證了以社會整體利益為本位的經濟法與公益訴訟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因而經濟法公益訴訟是經濟法訴訟的主要訴訟類型,經濟法公益訴訟在當事人適格、訴權理論、法院的角色、訴訟影響即判決的既判力等諸多方面的制度設計迥異于傳統訴訟,充滿著實質理性。公益訴權在經濟法域內的興起和經濟法回應型的發展特性使得經濟法公益訴權充滿活力,本文通過研究旨在開辟一種證成經濟法訴訟獨立性的新思路。
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 目錄
**章 公共利益的法哲學透視
**節 公共利益界定之一般進路:"屬加種差"與不確定性
第二節 另一種思路:家族類似與理想類型
第二章 從公益訴訟到經濟法公益訴訟
**節 公益訴訟之變遷
第二節 經濟法與公益訴訟
第三章 經濟法公益訴訟與經濟法訴訟之獨立
**節 經濟法訴訟定位之論爭及評析
第二節 韋伯的法律類型學說與傳統訴訟機能之缺失
第三節 經濟法訴訟獨立性之證成
第四章 經濟法公益訴訟之理論基礎
**節 訴權理論的歷史梳理與公益訴權的突破
第二節 經濟法公益訴權之展開
第五章 經濟法公益訴訟之具體制度
**節 經濟法公益訴訟的原告適格
第二節 經濟法公益訴訟管轄制度與證明責任的分配
第三節 經濟法公益訴訟既判力主觀范圍之擴張與訴訟費用制度
結語
主要參考文獻
經濟法視域內之公益訴訟研究 節選
法學家在這一抽象概括的過程中對他們發現的“不確性”的驚愕和向描述性定義的退卻也證明了這種懷疑的合理性。 憲法、行政法、民法、經濟法、刑法、訴訟法中的公共利益作為公共利益大家庭中的不同的家庭成員,它們之間是否存在著共同的特征是不得而知的,或者說是目前的研究方法尚不能探知的,在這樣的情境中試圖用“公共利益”這樣的具體概念自然只能是水中探月。這時“家族類似”中的典型與韋伯的“理想類型”便成為跳出公共利益本質主義樊籬的有力武器。既然公共利益的法律向度是無法確定和抽象概括的,截取某一個*足以代表事物本質與特征的內容,即維氏和韋氏所言的“典型”或者說是“理想類型”來作為對整個事物進行分析的框架的方法論也就顯得尤為獨特和至關重要。維特根斯坦針對斯賓格勒的文化類型強調過典型與對象的區別,韋伯曾用“資本主義精神”、“西方城市”作為理想類型去解釋特定歷史現象,用社會行動類型、合法性統治類型去解釋普遍社會現象,在本文中,筆者將選擇經濟法中的公共利益(以下簡稱經濟法公益)作為公共利益的典型或理想類型進行此種方法論意義上的透視。 二、經濟法中的公共利益——公共利益的典型與理想類型 (一)作為社會整體利益的經濟法公益 在我國眾多的法律部門中,有關“公共利益”的規定不一而足,但表述有時卻并不一致,在不同的規范中,“公共利益”、“社會利益”、“社會公共利益”交叉使用,有時甚至在同一法律規范中同時出現(參見下表)。 ……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二體千字文
- >
推拿
- >
姑媽的寶刀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