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科學與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2789251
- 條形碼:9787502789251 ; 978-7-5027-892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科學與技術 本書特色
潘德爐、何賢強主編的《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 科學與技術》是一本反映海洋水色水溫遙感在海洋環 境監測與評價應用中的科學與技術的選編論文集,內 容包括6篇博士論文,閱完該書,讀者一定會為衛星遙 感這雙千里眼在探測海洋復雜水體生態環境中的作用 而感嘆,更會體會到衛星海洋遙感應用技術之奧秘。
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科學與技術 內容簡介
《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科學與技術》是一本反映海洋水色水溫遙感在海洋環境監測與評價應用中的科學與技術的選編論文集。在導師們的苦心指導下,各論文作者將點滴辛勤汗水灑在海洋水色水溫遙感研究中,結出了累累碩果。我們欣喜地看到他們正在茁壯成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同時也要指出,他們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有不足,也自然反映在論文中,敬請讀者指正。
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科學與技術 目錄
1 引言
1.1 開展沿海水質遙感監測評價的緊迫性
1.1.1 高頻度、大范圍衛星遙感監測是沿海水質監測的必然發展趨勢
1.1.2 為政府管理決策提供準確的水質信息
1.1.3 對推動浙江省水質遙感監測系統業務化運行的重要意義
1.2 衛星遙感技術在河口海岸帶水環境監測中的應用動態分析
1.2.1 在海洋生物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和保護中的應用
1.2.2 海洋突發事件監測中的遙感實時監控
1.2.3 在海岸帶資源的綜合管理和可持續發展中的應用
1.3 水環境質量監測中的遙感技術應用
1.3.1 國外研究前沿
1.3.2 國內研究前沿
1.4 近岸海洋監測發展趨勢(coastal goos)
1.5 本項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務
1.6 研究區域
1.7 預期結果
1.8 已有的基礎上所解決的問題
1.9 研究內容和研究目標
1.10 研究技術路線
2 數據和方法
2.1 eos/modis簡介
2.1.1 地球觀測系統eos(earth observation system)
2.1.2 modis技術參數
2.1.3 modis數據特點
2.1.4 modis與seawifs、avhrr比較
2.2 海洋遙感水色產品的獲取
2.2.1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衛星接收處理系統
2.2.2 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海洋水色遙感產品
2.3 研究海域參數獲取
2.3.1 站位分布
2.3.2 參數獲取
3 富營養化水體水質遙感評價體系
3.1 水質遙感監測的空間取樣密度
3.2 水質遙感監測頻率的設計
3.3 水質遙感評價參數的選擇
3.4 水質遙感評價方法和標準
4 營養鹽的遙感反演機理研究
4.1 磷酸鹽在研究海域的地球化學特性
4.1.1 磷酸鹽在研究海域的分布特征
4.1.2 磷酸鹽在河口的緩沖機制
4.1.3 磷酸鹽在低渾濁區的理想行為
4.2 顆粒態磷酸鹽遙感試反演
4.2.1 采樣與方法
4.2.2 區域內水質參數特征分析
4.2.3 實測光譜和懸浮物相關性分析
4.2.4 懸浮物含量遙感信息提取
4.2.5 顆粒態總磷含量遙感信息提取
4.3 水體中總磷的遙感反演
4.3.1 試驗區內特征分析
4.3.2 水團運動軌跡的衛星遙感觀測
4.3.3 總磷和懸浮物的相關性分析
4.3.4 研究海域內tp的遙感反演和懸浮物評價標準的確定
4.4 溶解無機氮在研究海域的地球化學特性
……
論文二:基于固有光學量的東海赤潮遙感提取算法研究
論文三:黃渤海海霧遙感輻射特性及衛星監測研究
論文四:衛星遙感中國海域氣溶膠光學特性及其輻射強迫研究
論文五:基于衛星遙感研究臺風對西北太平洋海域水色水溫環境的影響
論文六:基于遙感資料的浙江省海岸帶生態系統健康研究
海洋水色水溫遙感應用科學與技術 作者簡介
潘德爐(1945—),浙江東陽人,海洋遙感專家、2001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海洋動力環境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領域研究員、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學位委會海洋學科評議組召集人、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空間學會常務理事、《海洋學報》主編、國際海洋水色遙感專家組專家。 何賢強(1978一),博士,研究員,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海洋、大氣輻射傳輸模型及海洋水色衛星遙感。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獲優秀青年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項目3項。發表期刊論文48篇(SCI 2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Biogeosciences》、《Optics Express》等發表期刊論文20余篇,出版專著1部。建立了綜合考慮海-氣耦合、粗糙海面和偏振的海洋-大氣耦合矢量輻射傳輸模型PCOART;率先提出了基于藍紫光的近海高渾濁水體大氣校正算法;提出了適用于所有水色衛星的精確大氣瑞利散射計算技術。負責開發了我國HY-1B水色衛星遙感資料處理專用軟件HYDAS。作為第一獲獎人分別獲省部級獎勵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