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141251
- 條形碼:9787010141251 ; 978-7-01-01412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 本書特色
黨的十八大強調,要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其中就包括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歷史進程經歷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曲折發展、深入推進的過程。初步探索階段經歷了從照搬蘇聯到結合中國實際,從早期的民族自決、聯邦制到后來的聯合、自治的過程。新中國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區進行了民主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實行民族區域自治,進行民族識別和民族社會歷史調查、實行民族優惠政策、實現民族平等,標志著中國化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形成。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期間,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經歷了曲折發展的階段。改革開放以后,黨在民族問題上的撥亂反正,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進入了深入推進的階段。進入新世紀以來,黨中央提出了中國共產黨關于民族問題的基本理論和政策的十二個方面,全面概括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創新成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問題的重要論述,以實現中國夢為目標,站在中華民族整體利益的高度,以民族團結和公平正義為主線,強調集體與個體、權利與義務、權力與責任、歷史與現實的辯證統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為價值追求,從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角度出發,全面深化民族問題治理,弘揚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基本原理,開創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新境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發展。尤其是在*近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系統闡述了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論和政策、制度和法律、工作和實踐等重大問題,思想上的深刻性、政策上的鮮明性非常突出,是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綱領性文獻。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 內容簡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近年來我國學術界持續關注和深入探討的重要課題。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反復強調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要求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這其中就包括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中國化。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歷史進程經歷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曲折發展、深入推進的過程。在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過程中,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是科學的理論而不是教條,需要在具體實踐中不斷創新和發展,才能顯示其強大的生命力,才能真正做到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的“全面正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這就是本書研究的根本目的。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 目錄
前言**章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科學體系和基本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形成的歷史背景 (一)“現代民族”的形成 (二)資本主義的殖民掠奪和民族獨立運動的興起 (三)工人運動的興起和無產階級國際聯合的形成 (四)資產階級民族學的形成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科學體系 (一)民族平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石 (二)民族發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貫穿始終的主題 (三)人類解放: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終極價值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基本特征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人民性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實踐性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全球性 (四)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超越性第二章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俄國的繼承與發展 一、列寧民族理論的形成背景 (一)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世界政治格局及其民族解放運動是列寧民族理論形成的國際背景 (二)列寧與第二國際關于民族問題的爭論是列寧民族理論形成的理論背景 (三)十月革命前后俄國內部關于民族問題的斗爭是列寧民族理論形成的實踐背景二、列寧民族理論的基本內容及實踐 (一)列寧關于民族殖民地問題的基本理論 (二)列寧關于民族自決權的基本理論 (三)列寧關于民族平等的理論 (四)列寧關于后進民族非資本主義道路的認識及實踐 (五)列寧關于民族國家結構形式的認識與實踐三、斯大林繼承和發展了馬列主義民族理論 (一)斯大林基本上完成了馬克思主義關于民族的定義 (二)斯大林對民族問題理論所作的探索與實踐 (三)斯大林對民族平等理論的探索與實踐四、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俄國實踐中的經驗及偏離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俄國實踐中的經驗 (二)斯大林在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過程中的偏離第三章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條件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客觀條件: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 (一)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 (二)多元一體的民族結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可能性條件:傳統的國家結構形式 (一)傳統的國家結構形式為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提供了可能性模式 (二)傳統的國家結構形式在古代中國的實踐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實踐背景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階級基礎:中國無產階級的產生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實踐主體:各少數民族的民族解放運動四、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條件: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傳播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傳播的內容及運用五、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根本原因及國際背景 (一)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根本因素 (二)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國際背景第四章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初步探索(1922—1948年)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中國的初步實踐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萌芽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萌芽的完善以及意義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基本形成(1949—1957年)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形成的理論形態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形成的國家結構形式及其制度形態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形成的法制形態 (四)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形成的實踐形態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曲折發展(1958—1977年)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曲折發展進程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曲折發展的教訓四、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深入推進(1978年至今)(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正常發展及其深入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豐富和發展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新發展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基本經驗一、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科學對待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是中國各族人民團結進步的基石 (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的精髓和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實質 (三)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馬克思主義民族觀二、真正了解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 (一)國情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立足點 (二)深入認識國情,一切從實際出發三、繼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形成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 (一)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以科學態度對待傳統文化 (二)中國傳統優秀文化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文化基因 (三)構建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四、以世界眼光不斷吸收全人類優秀文明成果 (一)堅持世界眼光是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及共產主義運動的基本要求和體現 (二)不斷吸收和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五、各族人民群眾真正掌握理論,形成中國力量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是各族人民群眾的實踐體現 (二)凝聚人心鑄就中國力量第六章 蘇聯解體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挑戰一、蘇聯解體的民族因素判斷: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蘇聯實踐的失誤 (一)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蘇聯實踐中對民族主義的失誤 (二)聯邦制民族共同體實踐中的失誤 (三)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在蘇聯實踐中理論認識上的失誤二、蘇聯解體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挑戰的主要表現 (一)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權威的挑戰 (二)對民族跨越實踐的挑戰 (三)對共產黨執政的挑戰 (四)對民族發展方向的挑戰三、蘇聯解體對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的現實啟示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向 (二)保證民族政策的連續性 (三)堅持共產黨的領導和保障無產階級專政的純潔性 (四)科學認識民族主義第七章 當前中國的民族問題與發展趨勢一、當前中國的民族問題 (一)民族自身發展問題 (二)民族與國家的關系問題 (三)民族間的關系問題 (四)少數民族社會發展問題 (五)民族政策過程問題二、當前中國民族發展的主要趨勢 (一)當前中國民族問題性質的轉向:從階級斗爭性質向人民內部利益關系和利益矛盾性質的轉向 (二)民族問題實踐邏輯的轉向:從政治問題逐漸向社會問題回歸 (三)民族問題空間維度轉向復雜化:從簡單的國際國內的民族問題向國際國內民族問題交織共存并復雜化的轉向 (四)民族身份的邏輯轉向:從民族身份逐漸向公民和民族雙重身份并存的轉向三、解決當前民族問題的原則 (一)堅持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方向 (二)強化國家意識 (三)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大眾化結語參考文獻
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研究 作者簡介
字振華,1977年10月生,男,彝族,云南巍山人,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博士,現在中共云南省委宣傳部工作。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政治制度研究。近年來,主持完成省部級課題3項,參與國家課題2項。參與撰寫出版《民族區域自治在云南的實踐》等著作4部,在《新華文摘》、《云南民族大學學報》、《學術探索》等權威和核心期刊上,發表了《中國共產黨推進馬克思主義民族理論中國化創新成果的哲學意蘊及規律性探索》、《西部地區民族矛盾的根源及解決路徑探析》等20余篇學術論文。一些學術研究成果和工作業績獲得中宣部、中央文獻研究室、國家教育部等獎勵和表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隨園食單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