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國越學-[第六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7405
- 條形碼:9787516147405 ; 978-7-5161-474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越學-[第六輯]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研究領域是江南及兩浙文化、越地文化。本輯是第六輯。大致由中國戲曲史視野中的江南暨越地戲曲研究、越地先賢研究、越地文化史研究三個板塊構成,對越文化進行了深入探究。
中國越學-[第六輯]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研究領域是江南及兩浙文化、越地文化。本輯是第六輯。大致由中國戲曲史視野中的江南暨越地戲曲研究、越地先賢研究、越地文化史研究三個板塊構成,對越文化進行了深入探究。
中國越學-[第六輯] 目錄
中國戲曲史視野中的江南暨越地戲曲研究
“江南暨越地戲曲研討會”綜述
《明史樂志》纂修考略
明清諧謔諷刺戲曲中的荒誕性
論梁辰魚《浣紗記》的忠義主題
“借其異跡,吐我奇氣”:《四聲猿》創作主旨論
明末清初曲家鄒式金、鄒兌金兄弟家世考
孟稱舜與越中鄉賢交游考
無錫天韻社的昆曲傳承與傳播
越劇文本的傳統文化精神尋繹
試論越劇舞臺上的女性視角
墮民與紹興地方戲劇
紹興地方曲藝的起源與民俗
迎神賽會中民間藝術的表演傳統——以紹興舜王巡會會貨表演為例
論甬劇《半把剪刀》等三部悲劇的甬劇史意義
樊粹庭劇本創作的美學思想
越地先賢研究
陽明學派的“狂禪”意義
陽明洞天考
董圮年譜
劉大白革命的曲折
“有力之美”:魯迅的審美個性與藝術特征及其文化淵源
越地文化史研究
試論漢宋越窯區位演變的歷史原因
試論浙東唐詩之路的形成原因——以越州段為例
時代、環境、人口:影響明朝紹興文化史的三因素
論清末“以匪治匪”的治理海盜政策——以浙江招降布興有部為例
富春江詩歌的發展演變
“江南暨越地戲曲研討會”綜述
《明史樂志》纂修考略
明清諧謔諷刺戲曲中的荒誕性
論梁辰魚《浣紗記》的忠義主題
“借其異跡,吐我奇氣”:《四聲猿》創作主旨論
明末清初曲家鄒式金、鄒兌金兄弟家世考
孟稱舜與越中鄉賢交游考
無錫天韻社的昆曲傳承與傳播
越劇文本的傳統文化精神尋繹
試論越劇舞臺上的女性視角
墮民與紹興地方戲劇
紹興地方曲藝的起源與民俗
迎神賽會中民間藝術的表演傳統——以紹興舜王巡會會貨表演為例
論甬劇《半把剪刀》等三部悲劇的甬劇史意義
樊粹庭劇本創作的美學思想
越地先賢研究
陽明學派的“狂禪”意義
陽明洞天考
董圮年譜
劉大白革命的曲折
“有力之美”:魯迅的審美個性與藝術特征及其文化淵源
越地文化史研究
試論漢宋越窯區位演變的歷史原因
試論浙東唐詩之路的形成原因——以越州段為例
時代、環境、人口:影響明朝紹興文化史的三因素
論清末“以匪治匪”的治理海盜政策——以浙江招降布興有部為例
富春江詩歌的發展演變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經典常談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虎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