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007611
- 條形碼:9787567007611 ; 978-7-5670-0761-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 內容簡介
《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從多角度剖析考場文。對失誤文升格進行進項點撥,結合閱卷規則,指導考生謹慎審題,避免不當失分。多角度素材分享,教你高效運用素材,無需記憶海量素材,一材多用,輕裝上陣。歷年中高考滿分文*佳開頭、*佳結尾等精彩語段,短小精悍,可仿寫可參考。
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 目錄
山東省2014年夏季高考語文試題命題
規律分析及2015年備考建議
試卷綜評:堅持山東特色,保持基本穩定
試卷分析評價:傳統性和時代性相結合,體現新課改理念
作文試題評價
2015年高考備考注意要點
**部分
高分作文策略
我的分數去哪兒了?
在高考考場上憑什么能得高分?
高考作文閱卷現場常見學生寫作誤區有哪些?
閱卷教師給作文評分的依據是什么?
高考作文,千篇一律的模板不靠譜
高考語文閱卷教師給高三學生的幾點建議
閱卷教師*反感的考場作文舉例
決定一篇高考作文成敗的因素有哪些?
解讀高考作文發展等級之“有創新”
閱卷教師心中理想的作文是什么樣的?
高考滿分作文有哪些特點?
作文的本質就是創新
論據的選擇與使用
高考作文,細節決定成敗
作文立意,要跳出4個小圈子
作文審題,審生活也審文章
高考作文的立意策略
高考作文的選材策略
高考作文的構思策略
高考作文的表達策略
高考作文的思想深刻策略
高考作文的感情真摯策略
高考作文的境界高遠策略
高考作文的構思線索
高考散文、小說的構思要素
高考作文如何達到準確性要求
高考作文如何達到鮮明性要求
高考作文如何達到生動性要求
高考作文的表達原則
高考作文的表達要素
高考作文的表達境界
第二部分
高考優秀作文點評
2013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2012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2011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2010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2009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2008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2007年山東省高考作文
后記
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 節選
《名師解讀山東省高考作文》: 此外,文章語言也十分精練,無論是描寫還是議論抒情都很講究用詞的儉省,力求一字傳神,一句傳情。如“當成吉思汗的鐵蹄向著更遠的西方踏進時,我看見他眼里的憂慮與疑惑;當成吉思汗所過之處哀鴻遍野,繁華散盡之時,我看見他眼里的堅決與痛苦”一句就蘊含了眾多情結。 10.聞過則喜 《咬文嚼字》給作家們“挑錯”,作協主席鐵凝反而向他們致謝,為何?只因鐵凝明白,感謝他人的指正,正是在發展自己,改善自己。 虛心接受他人的指正,感謝別人的糾錯,往往能讓人在事業中獲得更大的成功。古人云“聞過則喜”,這句成語放在今天,仍是那么有力。 感謝他人的指正,減少自己的失誤。從古至今,人們都明白他人對自己指正的必要性。一代大師梅蘭芳,演出后有入找到他,直言指出演出中的不足:臺步應是八步而非七步。本是小事,怕是資深劇迷也不會去數走了多少步,梅蘭芳卻感謝這位老先生,并馬上改正。如若他沒有感謝并不聽取意見,也許就造就不成那完美驚人的京劇藝術,又如何能叫人銘記醉酒貴妃,散花天女到如今?減少失誤一分,我們也就離完美近一寸,寫作如此,演藝如此,人生亦如此。在人生之路上,別忘了感謝那些為你指明過失的人。 感謝他人的指正,讓人發展自己的事業。曹雪芹的巨著《紅樓夢》并非以一人之力完成,亦非一次定稿,后人看到的便有脂觀齋、畸笏叟等人的評點、刪節。若曹公無人相助,無人評點他寫下的作品,恐也不能讓《紅樓夢》成為這樣一部傳世之經典巨著。所幸他感謝并接受了別人的建議,修改了那些不盡如人意之處,此書也成為小說中難以逾越的高峰之作。反觀那些知名“作家”,書一本接著一本,卻近乎“一夜”寫成,書成后讀者提意見,卻還有無數說詞不虛心接受,如此其文學事業會越來越凋零,與曹公相比,豈不慚愧? 林肯曾說,“要感謝那些肯對你說實話的人”。是的,肯為你指出不足的人,才是真正愛護你的人;肯為你點出失誤的話,才是真正促進你發展的話。“聞過則喜”是當代太多人丟下的一個詞語,觀之今日的崇拜者乃至偶像群體,心平氣和的評論也被當成是攻擊,要么是“你來做這事試試”,要么就是“這是誹謗”……殊不知正把自己推入錯誤的深淵。 ……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