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信息系統工程-(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38222
- 條形碼:9787121238222 ; 978-7-121-23822-2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系統工程-(第3版) 本書特色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信息系統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開發過程及主要方法。 全書共分9章,分別介紹信息系統與信息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內容和性質,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論,信息系統規劃,信息系統建模,信息系統軟/硬件平臺的建立,信息系統的軟/硬件測試方法,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以及信息系統工程的項目管理。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或mpa教材,也可作為信息系統開發、管理人員,以及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的參考書。
信息系統工程-(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全面地介紹了信息系統工程的概念、基本原理、開發過程及主要方法。 全書共分9章,分別介紹信息系統與信息系統工程的基本概念、內容和性質,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論,信息系統規劃,信息系統建模,信息系統軟/硬件平臺的建立,信息系統的軟/硬件測試方法,信息系統的維護與管理,信息系統的集成,以及信息系統工程的項目管理。 本書既可作為高等學校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程等專業本科生的教材或MPA教材,也可作為信息系統開發、管理人員,以及計算機軟件開發人員的參考書。
信息系統工程-(第3版) 目錄
1.1 信息
1.1.1 信息的含義
1.1.2 信息的性質
1.2 信息系統
1.2.1 系統的概念
1.2.2 信息系統的概念
1.2.3 信息系統的功能
1.2.4 信息系統的演化
1.2.5 信息系統的發展趨勢
1.3 信息系統工程
1.3.1 信息系統工程概念
1.3.2 信息系統工程的研究方法
1.3.3 信息系統工程研究范圍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2章 信息系統開發方法論
2.1 概述
2.2 生命周期法
2.2.1 生命周期劃分
2.2.2 瀑布模型
2.3 原型法
2.3.1 原型法概述
2.3.2 原型法模型
2.3.3 原型法過程
2.3.4 原型法特點
2.4 結構化方法
2.4.1 結構化分析
2.4.2 結構化設計
2.5 面向對象方法
2.5.1 面向對象概述
2.5.2 面向對象方法
2.6 構件法
2.6.1 構件的基本概念
2.6.2 構件的分類
2.6.3 構件的構造原則與目標
2.6.4 軟件構件的開發
2.7 面向服務方法
2.7.1 面向服務概述
2.7.2 面向服務的原則
2.7.3 面向服務中的服務模型
2.7.4 面向服務與面向對象關系
2.8 敏捷開發方法
2.8.1 敏捷聯盟宣言
2.8.2 敏捷開發的原則
2.8.3 極限編程簡介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3章 信息系統規劃
3.1 信息系統規劃概述
3.1.1 信息系統規劃的概念
3.1.2 信息系統規劃的目標
3.1.3 信息系統規劃的原則
3.1.4 信息系統規劃的作用
3.1.5 信息系統規劃的步驟
3.2 信息系統規劃模型
3.2.1 諾蘭的階段模型
3.2.2 三階段模型
3.3 信息系統規劃方法
3.3.1 關鍵成功因素法
3.3.2 戰略目標集轉換法
3.3.3 企業流程再造法
3.3.4 戰略數據規劃法
3.3.5 企業系統規劃法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4章 信息系統建模
4.1 信息系統建模概述
4.1.1 模型
4.1.2 系統規劃模型
4.1.3 邏輯模型與物理模型
4.1.4 數據模型
4.2 信息系統建模過程
4.2.1 可行性分析與調查
4.2.2 需求分析
4.2.3 設計精化
4.2.4 設計實現
4.2.5 測試
4.2.6 部署與實施
4.3 信息系統建模方法
4.3.1 面向需求分析的建模方法
4.3.2 面向對象的邏輯建模方法
4.3.3 面向數據的建模
4.4 面向需求分析的建模
4.4.1 結構化分析方法
4.4.2 用例驅動的需求分析
4.5 面向對象的建模
4.5.1 面向對象建模方法
4.5.2 coad與yourdon方法
4.5.3 omt方法
4.5.4 booch方法
4.6 信息系統建模方法的發展
4.6.1 基于體系結構的信息系統建模理論
4.6.2 基于本體的信息系統建模理論
4.6.3 基于形式概念分析的信息系統建模理論
4.7 統一建模語言uml
4.7.1 uml概述
4.7.2 rational統一過程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5章 信息系統的建立
5.1 概述
5.2 信息系統硬件平臺的構建
5.2.1 個人計算機及工作站
5.2.2 服務器
5.2.3 移動設備
5.3 信息系統軟件平臺的構建
5.3.1 系統軟件平臺
5.3.2 通用支撐軟件平臺
5.3.3 專用支撐軟件平臺
5.4 信息系統網絡平臺的構建
5.4.1 網絡平臺構建概述
5.4.2 局域網
5.4.3 廣域網
5.4.4 國際互聯網
5.5 基于云計算平臺的信息系統構建
5.5.1 云計算基礎設施模式
5.5.2 云計算的服務集合
5.6 信息系統應用軟件的開發
5.6.1 應用軟件的開發方式
5.6.2 應用軟件的開發人員
5.6.3 應用軟件的開發原則
5.7 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的建立
5.7.1 技術和非技術的保護方式
5.7.2 信息安全的動態過程
5.7.3 建立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體系的原則
5.7.4 信息安全基礎設施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6章 信息系統的測試
6.1 信息系統測試概述
6.1.1 測試目標
6.1.2 測試原則
6.1.3 可測試性
6.2 硬件平臺測試
6.2.1 計算機測試
6.2.2 服務器測試
6.2.3 輸入/輸出設備測試
6.2.4 網絡平臺測試
6.3 應用軟件測試
6.3.1 軟件測試方法
6.3.2 軟件測試過程
6.3.3 測試工具
6.4 面向web的信息系統測試
6.4.1 功能測試
6.4.2 性能測試
6.4.3 可用性測試
6.4.4 安全性測試
6.4.5 系統兼容性測試
6.4.6 接口測試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7章 信息系統維護與管理
7.1 概述
7.2 信息系統的使用
7.2.1 用戶培訓
7.2.2 系統轉換
7.2.3 系統運行
7.3 信息系統的維護
7.3.1 信息系統維護過程
7.3.2 信息系統維護的特點
7.3.3 信息系統的可維護性
7.3.4 信息系統的質量維護
7.4 信息系統的可靠性
7.4.1 系統的可靠性
7.4.2 影響軟件可靠性的因素
7.4.3 提高軟件可靠性的方法和技術
7.5 信息系統的監理與審計
7.5.1 信息系統工程監理
7.5.2 信息系統審計
7.6 信息系統的評價
7.6.1 信息系統評價范圍和內容
7.6.2 信息系統評價指標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8章 信息系統集成
8.1 系統集成概述
8.1.1 系統集成的概念
8.1.2 系統集成的思想
8.1.3 系統集成的基本原則
8.1.4 系統集成的步驟
8.1.5 系統集成的方法
8.2 網絡集成
8.2.1 傳輸與交換
8.2.2 安全與網絡管理
8.2.3 服務器與操作系統
8.2.4 服務子系統
8.3 數據集成
8.3.1 數據集成的基本概念
8.3.2 數據集成的方法與規范
8.3.3 數據倉庫中的數據集成方案
8.4 軟件集成
8.4.1 軟件集成的基本概念
8.4.2 microsoft的應用集成技術
8.4.3 對象管理協會(omg)的應用集成技術
8.5 應用集成
8.5.1 應用集成基本概念
8.5.2 開放式分布處理框架
8.5.3 高層體系結構
8.5.4 基于web服務的應用集成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第9章 信息系統項目管理
9.1 項目管理概述
9.1.1 項目管理概念
9.1.2 項目管理范圍和特點
9.1.3 項目管理知識體系
9.2 信息系統的項目管理
9.2.1 概述
9.2.2 基本內容與步驟
9.3 信息系統項目時間管理
9.3.1 時間管理流程
9.3.2 工程進度管理工具和技術
9.4 信息系統項目人力資源管理
9.4.1 項目管理的組織機構
9.4.2 項目角色及其職責
9.4.3 管理中的協調工作
9.5 信息系統項目質量管理
9.5.1 信息系統質量管理概述
9.5.2 信息系統質量控制的組織職能
9.5.3 項目開發的質量控制
9.6 信息系統開發的文檔管理
9.6.1 信息系統質量維護文檔的內容與分類
9.6.2 信息系統質量維護文檔的作用
9.6.3 文檔的規范化管理
本章小結
問題討論
參考文獻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唐代進士錄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