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走在別人的路上-閻連科語思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25384
- 條形碼:9787208125384 ; 978-7-208-12538-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走在別人的路上-閻連科語思錄 本書特色
《走在別人的路上——閻連科語思錄》是從閻連科多部作品中選編、按一定敘述邏輯進行重新編排的語思錄。共有七大章節,分為“序曲:與其在土地上等待一種命運”;“**樂章:在別人的路上,在身份的夾縫里”;“第二樂章:躲在711園子里看四季”;“第三樂章:人生是一個積量成質的過程”;“第四樂章:文學可以讓人重新活過來”;“第五樂章:天然的是生活,不是寫作”;“尾聲:做一個不被丟失的作家”。
走在別人的路上-閻連科語思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從閻連科眾多作品中輯錄的精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進行重新編排的隨想錄,向讀者呈現一位具有獨特性格和寫作風格的作家的創作及生活歷程。 全書分為七章,以樂章方式表現:“序曲:與其在土地上等待一種命運”,表現的是閻連科與生他養他的土地間又愛又恨的關系,及這塊土地上的人與事,以散文化的筆觸帶讀者回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中國,感受那個年代獨有的色彩。從全書結構來說,這一章表現的是作者作為一個寫作者的“出發”;“**樂章:在別人的路上,在身份的夾縫里”則是作者關于城市與鄉村,日子與生活,個人身份認同等的隨想,是一個寫作者的“在路上”;“第二樂章:躲在711園子里看四季”是作者關于“詩意的棲居”的思考,是獻給自然的動人之歌,是寫作者在繁忙的寫作生活和令人窒息的都市生活間一段暫時的身心休憩;“第三樂章:人生是一個積量成質的過程”是一場關于人生、關于我們所處的世界和時代的深刻思考,是寫作者靈魂的徘徊;“第四樂章:文學可以讓人重新活過來”則是作者關于文學的種種思考,是寫作者短暫休整后的再出發;“第五樂章:天然的是生活,不是寫作”表達的則是作者對文學的信念,對作家這一身份的使命的認知;“尾聲:做一個不被丟失的作家”是作者對寫作的獨立性和個性化的強調,再一次呼喚了作家面對現實的使命。在經歷漫長的人生與創作探索旅途后,寫作者終于找到了自我,找到了歸屬。 雖說本書內容來自閻連科已出版作品,但以隨想錄的方式融匯了其散文、議論文和現場演講篇章中*精華的部分,且賦予其獨特脈絡,令讀者感受一位作家成長的精神軌跡。同時,本書也是對閻連科相對陌生的讀者快速了解閻連科、感知閻連科、閱讀閻連科的捷徑。
走在別人的路上-閻連科語思錄 目錄
與其在土地上等待一種命運那年代中的一些事我父,我鄉親我是那塊土地的兒子用一生來蓋幾間瓦房與其在土地上等待一種命運**樂章:在別人的路上,在身份的夾縫里鄉村和城市,永遠是一種剝離日子是棵樹,生活是公園在身份的夾縫里命運是一種完全的偶然第二樂章:躲在711號園子里看四季農具是人類自身的記憶保持對蔬菜的良知一花、一草、一木的生存權躲在711號園子里看四季第三樂章:人生是一個積量成質的過程我們生活的世界死是一種真正的新生精神滿天飛,靈魂滿地踩人生是一個積量成質的過程第四樂章:文學可以讓人重新活過來軍事文學也是藝術作為文學土壤的土地文化現實主義不是唯一的文學可以讓人重新活過來第五樂章:天然的是生活,不是寫作作家的自我約束與靈魂爆發力寫作是一種情感焦慮的結果謊言中的真實追尋寫作語言做好人,寫“壞”小說天然的是生活,不是寫作尾聲:做一個不被丟失的作家作家在現實面前可以做什么做一個不被丟失的作家余響
走在別人的路上-閻連科語思錄 作者簡介
閻連科(1958年—),河南嵩縣人。著名作家。代表作有《日光流年》《受活》《丁莊夢》《風雅頌》《四書》等。《丁莊夢》被改編為電影《最愛》。首位獲得“卡夫卡文學獎”的中國作家。
- >
二體千字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