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365736
- 條形碼:9787115365736 ; 978-7-115-3657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 本書特色
本書分為13章,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的前端系統、傳輸系統直至接收終端的整個數字電視信息傳輸鏈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的設計方法,結合目前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的發展現狀,注意模擬傳輸系統與數字傳輸系統關聯知識的闡述,使得本書滿足當前教學需要和未來技術發展的需要。 本書特色是概念準確、論述嚴謹、內容新穎、圖文并茂,突出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闡述,難點分散、循序漸進、便于自學、實用性強。 本書主要讀者對象是大專院校信息類各專業本科高年級學生、研究生,以及從事有線數字電視網絡技術研究或教學的老師和科研人員、數字電視廣播網絡運營部門的技術管理和工程設計人員。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 內容簡介
本書的特色和價值: 以“簡潔明了”為特色,力求結構清晰、語言通俗。根據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在內容和體系上做了一些新的嘗試,即“理論+應用+研究+實訓”。基本原理結合*新技術、結合實際應用,教材內容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重視模擬系統與數字系統的關聯知識。每章有小結,并配以精選習題、研究項目,以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尤其是實踐技能。還有閱讀導航,對學生的課外學習加以引導。 主要特點: 1)先進性:在重點闡述基本理論的前提下,介紹有線數字電視網絡新技術。 2)基礎性;雖然有線數字電視網絡技術日新月異,但基礎理論相對穩定,充分重視基礎才能提高學生學習新技術的能力。 3)實用性:定位于應用型本科教學,各章節結合有線數字電視網絡工程實踐中的設計方法、相關故障現象進行分析,使教材具有實用性。 4)靈活性:結構合理,背景材料豐富,適應面廣。 5)應用性:根據配套實驗,既重視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又重視系統綜合測試,注重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系統的應用性特點。 6)國際性:適當參考和借鑒國際教材的特點。 本書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使用,也可供從事有線數字電視網絡工作的工程設計、科研開發和技術維護的科技人員參考,同時還可供廣播電視領域、多媒體通信領域以及電子信息產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還可作為培訓教材。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 目錄
第1章 概論
1.1 有線電視網絡的發展歷史
1.1.1 有線電視網絡的特點
1.1.2 有線電視網絡的發展趨勢與展望
1.2 有線電視系統的基本組成
1.2.1 信號源
1.2.2 前端系統
1.2.3 干線傳輸系統
1.2.4 用戶分配網
1.2.5 家庭網絡
第2章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的總體規劃
2.1 總體規劃概述
2.1.1 前期準備
2.1.2 網絡總體規劃原則與內容
2.2 頻率劃分和頻道配置
2.2.1 雙向有線電視系統的頻率劃分
2.2.2 有線數字電視的頻道配置
2.3 相關基礎知識
2.3.1 分貝比與電平
2.3.2 電壓的疊加
第3章 有線電視系統的性能分析和參數
3.1 系統噪聲
3.1.1 系統噪聲的產生和分類
3.1.2 熱噪聲
3.1.3 噪聲系數
3.1.4 信噪比與載噪比
3.2 系統非線性失真指標
3.2.1 交擾調制比
3.2.2 載波互調比
3.2.3 載波組合三次差拍比
3.2.4 載波組合二次差拍比
3.3 系統線性失真
3.3.1 幅頻特性
3.3.2 色/亮時延差
3.4 系統的反射
3.4.1 有線電視系統的反射
3.4.2 回波值
3.5 技術參數和計算公式
3.5.1 視頻、射頻傳輸參數
3.5.2 ip傳輸層指標
3.5.3 碼流層傳輸指標
3.5.4 系統指標的計算
3.5.5 模/數混合傳輸的設計指標
3.6 網絡系統其他性能參數
3.6.1 傳送速率與符號映射
3.6.2 脈沖成形與滾降系數
3.6.3 eb/no
3.6.4 頻帶利用率
3.6.5 抖動性能
3.6.6 可靠性與壽命
第4章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線纜與接插件
4.1 同軸電纜
4.1.1 同軸電纜的結構與類型
4.1.2 同軸電纜的特性與指標
4.2 光纖與光纜
4.2.1 光纖的結構與分類
4.2.2 光纖的特性
4.2.3 光纜
4.2.4 新型光纖
4.3 電纜接插件
4.3.1 分配器
4.3.2 分支器
4.3.3 衰減器、均衡器與電源插入器
4.3.4 電纜連接頭與用戶終端盒
4.4 無源光器件
4.4.1 光功率分配耦合器
4.4.2 光衰減器
4.4.3 光隔離器
4.4.4 濾光器、環行器和偏振控制器
4.4.5 光開關
4.4.6 光連接器
4.4.7 光纖活動連接器的性能指標
4.4.8 活動連接器的使用
4.5 樓道分線盒與光纖接續盒
4.5.1 樓道分線盒
4.5.2 光纜接續盒
4.6 光波分復用器件
4.6.1 光波分復用器的概念
4.6.2 光波分復用器的原理
4.6.3 光波分復用器的要求及參數
第5章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設備
5.1 電纜放大器
5.1.1 電纜放大器的圖形符號
5.1.2 電纜放大器的特點
5.1.3 電纜放大器的主要技術指標
5.2 激光與激光器
5.2.1 激光的產生
5.2.2 激光的特點
5.2.3 激光器
5.3 光端機
5.3.1 光發射機
5.3.2 光接收機
5.4 光放大器
5.4.1 光纖放大器的構成和特性
5.4.2 光放大器的應用與產品性能
第6章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信息處理
6.1 偽隨機序列與能量擴散
6.1.1 偽隨機序列
6.1.2 能量擴散
6.2 差錯控制編碼
6.2.1 糾錯碼的分類
6.2.2 基本概念
6.3 bch碼
6.3.1 bch碼的結構
6.3.2 bch碼的特點
6.3.3 bch碼的工程應用
6.4 r-s碼
6.4.1 r-s碼的結構
6.4.2 r-s碼的特點
6.4.3 r-s碼在工程中的應用
6.5 ldpc碼
6.5.1 ldpc碼結構
6.5.2 ldpc碼特性
6.5.3 ldpc碼在工程中的應用
6.6 卷積碼
6.6.1 基本概念
6.6.2 卷積編碼器舉例
6.6.3 卷積碼譯碼
6.7 交織碼
6.7.1 交織碼的基本概念
6.7.2 卷積交織
6.7.3 偽隨機交織
6.7.4 性能的分析比較
6.8 高效率信道編碼
6.8.1 級聯碼
6.8.2 網格編碼調制
6.9 信道編碼小結
6.10 數字電視信號調制和解調
6.10.1 數字調制概述
6.10.2 正交幅度調制
6.10.3 單載波與多載波調制
6.11 正交頻分復用
6.11.1 ofdm基本原理
6.11.2 ofdm調制的dft實現
6.11.3 ofdm調制的特點
6.11.4 tds-ofdm調制
6.12 數字電視調制性能比較
6.12.1 調制方式舉例
6.12.2 調制后的幾項性能
第7章 有線數字電視網絡前端系統
7.1 前端系統基礎
7.1.1 數字電視信號的形成
7.1.2 數字視頻編碼技術
7.1.3 統計復用及碼率修正
7.1.4 數字電視信號的基帶傳輸
7.1.5 傳輸系統組成與功能分層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