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與社會轉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763964
- 條形碼:9787509763964 ; 978-7-5097-639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與社會轉型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主要論述黃河下游農區,主要是以河南為重點,的工業化和經濟社會轉型問題。**章主要從地理學角度提出“黃河下游地區”的劃分問題;第二章從社會經濟發展角度提出一系列指標,旨在從“黃河下游地區”中提煉出工業化水平偏低的“農區”,從總體上闡述黃河下游農區經濟社會發展整體水平狀況;第三章從工業化的內涵和度量方法、工業化進程的綜合評價與特征等方面探討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進程演變的內在機制,進而分析農區工業化的一般路徑;第四章通過黃河下游農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結構與發展訴求、社會分層等方面探討了黃河下游農區勞動力轉移與社會結構變遷的邏輯關系;第五章探討了黃河下游農區城鎮化與社會轉型的關系,提出城鎮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第六章通過分析黃河下游農區農業現代化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探討傳統農業的轉型之路;第七章著重分析了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過程中社會結構與制度架構。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與社會轉型研究 內容簡介
一百多年前,李鴻章感言:中國正經歷“數千年未有之變局!”但真正引起社會基礎層面和內在結構迅速變化的,僅僅是改革開放以來三十多年發生的事情。本書把傳統農耕文明延續*久、積淀*深的黃河下游農區作為對象,多角度研究了伴隨工業化而發生的經濟社會結構深刻變化,為觀察整個中國社會現代化進程中基礎層面和內在結構的演化軌跡打開了一扇窗。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與社會轉型研究 目錄
**節 研究背景
第二節 研究對象的界定
第三節 研究思路與框架
第二章 黃河下游農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衡量
**節 社會經濟發展指標的設定
第二節 指標分析與評價
第三章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進程的綜合評價與演變路徑研究
**節 工業化的內涵和度量方法評述
第二節 工業化進程的綜合評價與特征分析
第三節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進程演變的內在機制
第四章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過程中勞動力轉移與社會結構變遷
**節 農村勞動力轉移與社會轉型問題研究綜述
第二節 黃河下游農區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現狀、結構與發展訴求
第三節 黃河下游農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與社會分層
第四節 黃河下游農區農村勞動力轉移與農耕經濟的結構變遷
第五節 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政策建議
第五章 黃河下游農區城市化與社會轉型
**節 國內外城市化研究文獻評述
第二節 黃河下游農區城市化歷史及發展現狀
第三節 城市化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趨勢
第六章 黃河下游農區農業現代化與組織結構變遷
**節 農業現代化的界定
第二節 農業現代化的相關文獻
第三節 黃河下游農區農業現代化的實踐探索
第四節 黃河下游農業經濟及社會組織結構的變遷
第五節 黃河下游農區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障礙因素分析
第六節 推進黃河下游農區農業現代化的相關政策建議
第七章 黃河下游農區的現代社會結構與制度架構構建
**節 黃河下游農區現代化的制度障礙——戶籍制度與二元結構造成的城鄉分割
第二節 黃河下游農區現代化的目標——公共服務均等化與社會福利制度改革
第三節 黃河下游農區現代化進程中的土地制度變遷與社會結構改造
黃河下游農區工業化與社會轉型研究 作者簡介
耿明齋,男,1952年生,河南省滑縣人。1978年-1985年就讀于河南大學,先后獲經濟學學士和碩士學位。從1985年起在河南大學工作至今。現任河南大學經濟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省管優秀專家,省級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股份經濟、證券投資、區域經濟和企業發展。長期致力于經濟學的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在收入分配、農村經濟、產權交易及證券投資等領域,取得了一些有影響的成果。主要社會兼職有中國社會經濟系統工程學會副理事長、河南省經濟學會副會長,鄭州宇通客車獨立董事等。著有《欠發達平原農業區工業化若干問題研究》、 《區域經濟與企業發展研究》、《平原農業區工業化研究》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姑媽的寶刀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