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信息網絡傳播權論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55785
- 條形碼:9787562055785 ; 978-7-5620-5578-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信息網絡傳播權論 本書特色
詹啟智著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論》是依照我國《著作權法》對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規定,結合我國理論界的**理論成果與司法界的審判實踐,對涉及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若干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如網絡作品提供、網絡鏈接、系統緩存、信息存儲空間以及司法保護等進行研究與探索,提出了獨立的理論成果。
信息網絡傳播權論 內容簡介
詹啟智著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論》是依照我國《著作權法》對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規定,結合我國理論界的*新理論成果與司法界的審判實踐,對涉及信息網絡傳播權的若干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如網絡作品提供、網絡鏈接、系統緩存、信息存儲空間以及司法保護等進行研究與探索,提出了獨立的理論成果。
信息網絡傳播權論 目錄
一、從學術亂象帶來的混沌談起
二、《解釋》(2000)出臺前的背景
三、《解釋》(2000)的出臺與兩次修改
四、司法實踐將網絡用戶作為主要的網絡作品提供者的原因分析
五、2013年1月1日:中國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的新階段和新起點
第二章 網絡作品提供行為論
一、取得許可:網絡作品提供行為的本質法律特征
二、確定網絡作品提供行為的標準之爭:服務器標準、用戶感知標準、法律標準
三、以授權為核心依法科學界定網絡服務提供者的作品提供行為
四、加強網絡作品授權模式研究,實現利益平衡
第三章 網絡鏈接論
一、公開性是進入“避風港”保護的網絡鏈接服務的基本特性
二、轉載抑或深度鏈接:侵權責任如何界定
三、深度鏈接應承擔賠償責任
四、網絡鏈接案的普世意義與侵權防范
第四章 系統緩存論
一、網頁快照作品提供行為研究——基于民事糾紛案件審理司法實踐
二、網頁快照作品提供行為的合理使用性——基于叢文輝案與三面向案的終審判決
第五章 信息空間存儲服務論
一、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提供行為
二、網絡實名制從倡導到實現
三、網絡注冊資料索取及其相關者的法律責任
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提供者的法律責任
第六章 信息網絡傳播權實踐論
一、網絡傳播扶貧作品的授權模式創新及其五大紀律十項注意
二、如何保護自己的信息網絡傳播權
三、報社紙媒已發表作品擅自在本社網站傳播侵犯著作權
四、“一攬子協議”難擎版權之重
五、互聯網電視“版權門”的法律解讀
第七章 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論
一、知識產權保護與創新型國家建設
二、用人民戰爭理論贏得反盜版戰爭的根本勝利
三、《著作權法》框架下的信息網絡傳播權行政保護
四、網絡服務提供者應當對授權合法性負責
五、版權逆保護值得警惕
六、權利人“贏了官司賠了錢”是對著作權全面保護制度的顛覆
七、破解網絡傳播“版權門”
信息網絡傳播權論 作者簡介
詹啟智(曾用筆名聿文、天則、豫文等)1964年1月生,男,漢族,河南武陟人,F為河南財經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知識產權法學與經濟學。在《法學雜志》、《學術界》等期刊和《人民日報》、《中國改革報》等報紙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曾在河南大學出版社、世界圖書出版公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經濟管理出版社、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人民中國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等出版學術專著38部(包括獨著、主編、副主編)。
- >
回憶愛瑪儂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莉莉和章魚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巴金-再思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