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甲午戰爭簡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7344
- 條形碼:9787516147344 ; 978-7-5161-473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甲午戰爭簡史 本書特色
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歷史的一個分水嶺。前此三十多年平和、不改變體制的學西方,至此終止,先前中國人自信不疑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成為歷史陳跡。此后的中國,變法、維新、新政、憲政、共和、民主、社會主義,短短幾十年,中國嘗試了人類歷史上幾乎一切美好的體制。 中日兩國表面上為朝鮮前途而戰,其實質為兩國發展道路的較量19世紀初葉,中日兩國均受到來自西方的資本主義大潮沖擊,西方先發國家竭盡全力向東方尋找商品、資本傾銷地。長期以來,中國以農立國,重農抑商,對商品、資本有著一種本能警惕,擔心商品、資本擾亂了中國社會。中國在經歷了兩次鴉片戰爭后不得不打開國門,因而中國學西方就帶有某些不太情愿的意思,所謂“中體西用”,就是強調中國只是學習西方的“用”,即堅船利炮,而不是“體” ,不是制度。 《甲午戰爭簡史》由馬勇、寇偉編著,甲午戰爭已經離我們遠去,悲情、幽怨,無助于歷史進步。 紀念甲午,就是要建設一個強大的現代國家,讓悲劇不再。
甲午戰爭簡史 內容簡介
2014年時值甲午中日戰爭120周年,而當前的中日關系依然面臨著這樣那樣的沖突或矛盾,此書出版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書稿從戰爭緣起、走向戰爭、戰事初起、黃海大戰、陸地之戰,以至李鴻章為代表的清政府與日本政府艱難的談判過程,直至《馬關條約》簽訂之后,三國干涉還遼、臺灣人民得知臺灣割讓給日本之后在張之洞等人的支持下極力抗爭,全面而立體地展示了甲午戰爭的完整過程。 《甲午戰爭簡史》由馬勇、寇偉編著,供讀者閱讀。
甲午戰爭簡史 目錄
宗藩解體
東北亞危機
“主權線”與“利益線”
北洋海軍成軍
第二章 走向戰爭
穆麟德、袁世凱與金玉均
東學黨騷亂
借機用兵
節外生枝
調停失敗
箭在弦上
第三章 戰事初起:偷襲、對峙、大潰退
豐島海戰
可憐的高升號
交手成歡驛
宣戰
平壤之戰
第四章 不屈的海魂
不期而遇
黃海大戰:英勇的北洋將士
威海攻防戰
不死的是精神
第五章 且退且打,悲壯、痛惜
決戰遼東
爭奪海城
金州浴血
旅順喋血
決戰直隸
第六章 和比戰難
德璀琳東渡
美國斡旋
張蔭桓廣島蒙羞
李鴻章成了唯一人選
第七章 夢醒春帆樓
日本的要價
中國的預案
伊藤與李鴻章的“閑聊”
日方苛刻報價
李鴻章遇刺與談判轉機
《馬關條約》對中國的傷害
第八章 三國干涉還遼
三國各有算盤
三國干涉
日本的讓步與不讓步
受損的還是中國
第九章 臺灣的悲傷與驕傲
日本對臺灣的覬覦
臺灣為什么不能“贖還”
臺灣前途未卜
臺灣人民的抗爭與無奈
參考文獻
甲午戰爭簡史 作者簡介
馬勇,現任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過去數十年,馬勇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學術史及儒家經學、近代中國文化、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化史、中國文明史等研究。馬勇教授在中國近代史方面著述甚多,其對中國近代史許多重大問題都有自己的思考和研究,領域廣泛,思考深刻。
- >
朝聞道
- >
推拿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