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43537
- 條形碼:9787516143537 ; 978-7-5161-43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 本書特色
2012年2月至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與數據信息中心聯合進行了全國性的“政治認同與政治穩定”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涉及全國10個省份,有效樣本6159份。 史衛民、周慶智、鄭建君、田華等著的《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利用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依據設定的指標體系,指出在調查涉及的六種認同中,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水平*高,發展認同、政黨認同和政策認同的水平也較高,體制認同和文化認同的水平略低于另四種認同;在調查涉及的六種危機壓力中,民眾感受壓力*強的是生態危機壓力,其次是國際壓力,第三是社會危機壓力,第四是文化危機壓力,第五是政治危機壓力,經濟危機壓力*弱;數據分析結果還顯示,權利、利益、政治溝通、政治參與、公民滿意度五個因素,對政治認同水平的高低以及危機壓力的強弱,都有重要的影響。 本書對政治認同與危機之間的理論關系作了系統的整理,并用回歸分析等方法,勾勒出了中國公民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基本形態,期望在進行進一步的改革時,能夠注意到這樣的政治文化現象。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 內容簡介
2012年2月至9月,中國社會科學院政治學研究所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調查與數據信息中心聯合進行了全國性的“政治認同與政治穩定”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涉及全國10個省份,有效樣本6159份。本書利用問卷調查得到的數據,依據設定的指標體系,指出在調查涉及的六種認同中,中國公民的身份認同水平*高,發展認同、政黨認同和政策認同的水平也較高,體制認同和文化認同的水平略低于另四種認同;在調查涉及的六種危機壓力中,民眾感受壓力*強的是生態危機壓力,其次是國際壓力,第三是社會危機壓力,第四是文化危機壓力,第五是政治危機壓力,經濟危機壓力*弱;數據分析結果還顯示,權利、利益、政治溝通、政治參與、公民滿意度五個因素,對政治認同水平的高低以及危機壓力的強弱,都有重要的影響。 本書對政治認同與危機之間的理論關系作了系統的整理,并用回歸分析等方法,勾勒出了中國公民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基本形態,期望在進行進一步的改革時,能夠注意到這樣的政治文化現象。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 目錄
一 基本概念與研究重點
二 身份認同與“認同危機”
三 體制認同、政黨認同與“合法性危機”
四 政策認同與“政策貫徹危機”
五 文化認同與“動機危機”
六 發展認同與“危機順序”
七 權利和供給的沖突
八 利益、公民滿意度與“整合危機”、“分配危機”
九 政治參與、政治溝通與“參與危機”
十 理論化的危機概念與現實中的危機
第二章 全國性問卷調查基本情況
一 問卷結構和評估指標
二 問卷調查過程
三 問卷調查抽樣
四 被試的基本情況
第三章 中國公民的政治認同
一 體制認同
二 政黨認同
三 身份認同
四 文化認同
五 政策認同
六 發展認同
七 政治認同的描述統計及相關分析
第四章 中國公民的危機壓力
一 政治危機壓力
二 經濟危機壓力
三 社會危機壓力
四 文化危機壓力
五 生態危機壓力
六 國際壓力
七 危機壓力的描述統計及相關分析
第五章 影響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主要因素
一 權利認知
二 利益認知
三 政治溝通認知
四 政治參與行為
五 公民滿意度
六 五種影響因素的描述統計及相關分析
第六章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關系
一 政治認同與政治危機壓力的相關性
二 政治認同與經濟危機壓力的相關性
三 政治認同與社會危機壓力的相關性
四 政治認同與文化危機壓力的相關性
五 政治認同與生態危機壓力的相關性
六 政治認同與國際壓力的相關性
七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總分的相關性
第七章 五個影響因素與政治認同、危機壓力的關系
一 權利認知與政治認同、危機壓力的關系
二 利益認知與政治認同、危機壓力的關系
三 政治溝通認知與政治認同、危機壓力的關系
四 政治參與行為與政治認同、危機壓力的關系
五 公民滿意度與政治認同、危機壓力的關系
第八章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差異比較:權利偏好
一 不同權利偏好被試的政治認同
二 不同權利偏好被試的危機壓力
三 五個因素對不同權利偏好被試的影響
四 不同權利偏好被試的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差異
第九章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差異比較:利益取向
一 不同利益取向被試的政治認同
二 不同利益取向被試的危機壓力
三 五個因素對不同利益取向被試的影響
四 不同利益取向被試的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差異
第十章 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差異比較:參與偏好
一 不同參與偏好被試的政治認同
二 不同參與偏好被試的危機壓力
三 五個因素對不同參與偏好被試的影響
四 不同參與偏好被試的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差異
第十一章 中國公民政治認同與危機壓力的基本形態
一 高水平身份認同反映的是什么信息
二 中國民眾帶有一定矛盾性的體制情感
三 文化認同涉及的五類態度
四 政策認同的三個基點
五 國家發展的基本動力
六 與權利、利益、溝通、參與、滿意度有關的三組危機形態
七 不同類型的危機壓力模型
- >
我與地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二體千字文
- >
巴金-再思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