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計算機基礎-(第二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373667
- 條形碼:9787302373667 ; 978-7-302-37366-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計算機基礎-(第二版) 本書特色
孫連科、顧健主編的《計算機基礎(第2版)》是在已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計算機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的基礎上改版而成的,是根據社會對應用型高校學生的需求和教育部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組織編寫的。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與計算思維、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算法與數據結構、程序設計基礎、軟件工程基礎、數據庫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和多媒體技術基礎。其中第3~6章的內容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公共基礎知識部分。 本書具有內容豐富、層次清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易教易學的特色,旨在拓展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在各自的專業(yè)中能夠有意識地借鑒、引入計算機科學中的一些理念、技術和方法,提高大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同時書中部分內容也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部分,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為學生就業(yè)提供條件。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等級考試基礎知識部分的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書。
計算機基礎-(第二版) 內容簡介
《計算機基礎(第二版)(計算機系列教材)》是在已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guī)劃教材計算機系列教材《計算機基礎》的基礎上改版而成的,是根據社會對應用型高校學生的需求和教育部非計算機專業(y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提出的高等學校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組織編寫的。全書共分8章,主要內容包括計算機與計算思維、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算法與數據結構、程序設計基礎、軟件工程基礎、數據庫技術基礎、計算機網絡基礎和多媒體技術基礎。其中第3~6章的內容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二級公共基礎知識部分。 本書具有內容豐富、層次清晰、通俗易懂、圖文并茂、易教易學的特色,旨在拓展學生的視野,使他們在各自的專業(yè)中能夠有意識地借鑒、引入計算機科學中的一些理念、技術和方法,提高大學生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同時書中部分內容也是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的公共基礎知識部分,通過學習,可以提高計算機等級考試的通過率,為學生就業(yè)提供條件。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大學計算機基礎課的教材,也可以作為計算機等級考試基礎知識部分的培訓教材和自學參考書。
計算機基礎-(第二版) 目錄
第1章 計算機與計算思維 1.1 計算機概述 1.1.1 計算機的定義 1.1.2 計算機的起源 1.1.3 計算機的發(fā)展 1.1.4 微處理器與微型計算機的發(fā)展 1.1.5 計算機的特點 1.1.6 計算機的分類 1.1.7 計算機的發(fā)展趨勢 1.2 信息技術概述 1.2.1 現代信息技術基礎知識 1.2.2 計算機在信息社會的應用 1.3 計算思維 1.3.1 計算思維的定義 1.3.2 計算思維的詳細描述 1.3.3 計算思維的特征 1.3.4 計算思維的本質 1.3.5 計算思維與計算機的關系 1.3.6 計算思維的應用領域 1.4 計算機應用系統(tǒng)的計算模式 1.4.1 單主機計算模式 1.4.2 傳統(tǒng)局域網應用的分布式客戶/服務器計算模式 1.4.3 面向應用的瀏覽器/服務器計算模式 1.5 新的計算模式 1.5.1 普適計算 1.5.2 網格計算 1.5.3 云計算 1.5.4 人工智能 1.5.5 物聯網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第2章 計算機系統(tǒng)組成 2.1 計算機系統(tǒng)基礎知識 2.1.1 計算機系統(tǒng)基本組成 2.1.2 計算機系統(tǒng)的層次結構 2.1.3 計算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2.2 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 2.2.1 數值數據的進位記數制及相互轉換 2.2.2 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編碼表示 2.2.3 非數值數據在計算機中的編碼表示 2.2.4 其他信息的編碼表示 2.3 微型計算機硬件系統(tǒng) 2.3.1 中央處理器 2.3.2 存儲器 2.3.3 輸入輸出設備 2.3.4 主板 2.4 計算機軟件系統(tǒng) 2.4.1 軟件與軟件系統(tǒng) 2.4.2 系統(tǒng)軟件 2.4.3 常用應用軟件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第3章 算法與數據結構 3.1 算法 3.1.1 算法的基本概念 3.1.2 算法復雜度 3.2 數據結構基礎的基本概念 3.2.1 數據結構的定義 3.2.2 數據結構的圖形表示 3.2.3 線性結構與非線性結構 3.3 線性表及其順序存儲結構 3.3.1 線性表的基本概念 3.3.2 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3.3.3 線性表的插入運算 3.3.4 線性表的刪除運算 3.4 棧和隊列 3.4.1 棧及其基本運算 3.4.2 隊列及其基本運算 3.5 線性鏈表 3.5.1 線性鏈表的基本概念 3.5.2 線性鏈表的基本運算 3.5.3 循環(huán)鏈表及其基本運算 3.6 樹與二叉樹 3.6.1 樹的基本概念 3.6.2 二叉樹及其基本性質 3.6.3 二叉樹的存儲結構 3.6.4 二叉樹的遍歷 3.7 查找技術 3.7.1 順序查找 3.7.2 二分法查找 3.8 排序技術 3.8.1 交換類排序法 3.8.2 插人類排序法 3.8.3 選擇類排序法 3.8.4 排序方法比較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第4章 程序設計基礎 4.1 程序設計過程與方法 4.1.1 計算機程序概述 4.1.2 結構化程序設計方法 4.1.3 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方法 4.2 常見的編程語言 4.2.1 計算機語言的發(fā)展史 4.2.2 計算機高級語言簡介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第5章 軟件工程基礎 5.1 軟件工程基礎概述 5.1.1 軟件工程基本概念 5.1.2 結構化分析方法 5.1.3 軟件設計 5.2 軟件工程開發(fā) 5.2.1 軟件開發(fā)階段的劃分 5.2.2 軟件開發(fā)成本的分析 5.2.3 軟件規(guī)格說明 5.2.4 程序編碼 5.2.5 軟件測試 5.2.6 程序的調試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第6章 數據庫技術基礎 6.1 數據庫概述 6.1.1 數據與數據處理 6.1.2 數據庫的基礎概念 6.1.3 數據庫系統(tǒng)的特點與應用示例 6.1.4 常用數據庫管理系統(tǒng) 6.2 數據庫系統(tǒng)的結構 6.2.1 數據描述 6.2.2 數據模型 6.2.3 關系代數 6.2.4 數據庫系統(tǒng)的三級模式結構 6.3 關系數據庫 6.3.1 關系模型的設計 6.3.2 關系操作 6.3.3 結構化查詢語言sql 6.4 數據庫技術與其他技術的結合 6.4.1 分布式數據庫 6.4.2 多媒體數據庫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第7章 計算機網絡基礎 7.1 計算機網絡 7.1.1 計算機網絡概述 7.1.2 計算機網絡的分類 7.1.3 計算機網絡協(xié)議 7.1.4 計算機網絡的體系結構 7.2 計算機局域網 7.2.1 局域網組成 7.2.2 典型的局域網 7.2.3 局域網互聯 7.3 internet基礎 7.3.1 internet概述 7.3.2 接入internet 7.3.3 ip地址 7.4 internet應用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第8章 多媒體技術基礎 8.1 多媒體技術 8.1.1 多媒體概述 8.1.2 媒體元素 8.1.3 多媒體 8.1.4 多媒體技術主要特性 8.1.5 多媒體的關鍵技術 8.1.6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 8.2 多媒體計算機系統(tǒng) 8.2.1 多媒體系統(tǒng)層次結構 8.2.2 多媒體硬件的基本組成 8.2.3 多媒體計算機標準 本章小結 本章內容復習 網上資料查找參考文獻
- >
推拿
- >
名家?guī)阕x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