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家族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9196770
- 條形碼:9787539196770 ; 978-7-5391-9677-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家族 本書特色
《家族》內(nèi)容特色如下: 1. 所選文章均已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發(fā)表過,具有一定的讀者群體; 2. 錢鐘書、陳寅恪、梁漱溟、陳獨秀、蔣介石、馮玉祥、章太炎、魯迅、宋子文、邵逸夫,這10個人物,既是近現(xiàn)代以來備受關注的人物,同時也諸多爭議。容易引起讀者關注; 3. 除其家族歷史,對于存在爭議的熱點,也進行充分挖掘,更具故事性、可讀性; 4.既是他們各自的家族史,也是當時歷史的一個側面,對于關注近現(xiàn)代歷史的讀者,也是一種閱讀補充。
家族 內(nèi)容簡介
《家族》是《南方人物周刊》上“家族史”專欄歷年精品的結集,記錄錢鐘書 、陳寅恪、梁漱溟、陳獨秀、蔣介石、馮玉祥、章太炎、魯迅、宋子文、邵逸夫十個近現(xiàn)代風云人物的百年家族史,上溯其家族發(fā)跡之源,追蹤其子嗣延續(xù)之流;縱觀其氣運之流變,細窺其隕敗之兆象,揭示其榮盛之玄奧。實可謂“記一家興衰,觀百年榮枯”。此書,堪稱一部別開生面的近現(xiàn)代家族史。
家族 目錄
錢鐘書 蒼莽昆侖一代鴻儒
楊絳 百年淑子 映月泉清
錢基博與楊蔭杭
楊必 令人扼腕的英才
錢瑗 我和爸爸*哥們兒
陳氏家族 追尋百年的獨立與自由
陳寅恪 家國運命,百年悲欣
畫壇巨子陳衡恪
陳氏后人 從人文轉向技藝
梁漱溟家族 志士心懷,儒者風骨
梁漱溟 “問題中人”
陳獨秀家族 于政治立命 然歷史沉浮里何處安生
陳獨秀 一生都消耗在政治中
陳氏家族 一言難盡的悲愴
蔣氏家族 從權力中心走向邊緣
回看百年蔣經(jīng)國
蔣介石如何指導蔣經(jīng)國讀書學習
蔣友柏 懸崖邊還有沒有貴族
蔣家四代在臺灣
馮玉祥家族 多變將軍革命夢
馮玉祥 多變將軍
馮家故事
章太炎家族 革命元勛 文化遺民
章太炎 太阿倒持 孤懷宏識
章念馳 祖父不需要刻意紀念
章門弟子 師承與叛逆
魯迅家族 冷卻的手足 從未忘卻的紀念
被遮蔽和高懸的魯迅
魯迅的后人們
周作人之“苦”
周作人之謎 ——止庵談周作人的國事與家事
宋子文家族 “**家族” 顯赫一時
民國“財長”宋子文
探尋貪腐之謎——歷史灰霧中的“宋家王朝”
今日宋孔家族
邵逸夫家族 影業(yè)傳奇 功德圓滿
邵氏家族 燎原的影視帝國
家族 節(jié)選
楊絳 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李乃清 “鐘書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壓根兒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間,打掃現(xiàn)場,盡我應盡的責任。” 對于悲痛和酸楚,她從不多著一字;潺潺緩緩地道來,舉重若輕。傳說中的“南沙溝”,離釣魚臺國賓館極近,小區(qū)門口有人站崗,里面清一色三層舊式小樓,樓距很寬,中間是靜謐的喬木和草坪。據(jù)說,這里幾百戶人家中,沒有封閉陽臺也沒進行裝修的,如今只有這一家。楊絳拒絕封起陽臺:“為了坐在屋里能夠看到一片藍天。”1977 年春,錢鐘書一家告別學部辦公室的蟄居生活,搬到此處新宅,這也是錢人生中的*后居所。三十多年來,這是一個略顯寂寞的地方,因為主人罕有的孤獨;但它也不斷迎來送往,因為主人稀世的分量。“他們家不是一般的樸素啊!”好幾位被訪者都向記者感嘆,錢楊夫婦捐了八百多萬元版稅給清華的貧寒學子 , 自己卻過著極其簡樸的日子:素粉墻、水泥地,天花板上還有幾個手印,據(jù)說,那是錢鐘書活著時楊絳登著梯子換燈泡留下的。 客廳即書房,中間安放著一張大寫字臺,錢鐘書過去坐這里,他走后楊絳繼續(xù)在此伏案,堅韌地寫出《我們仨》、《走到人生邊上》等近作,年屆白壽的她如今仍天天讀書,筆耕不輟。 家里一切都保持錢鐘書在世時的舊樣。西墻邊放著兩張沙發(fā),專為接待客人;東、北兩排靠墻書柜,實際僅一個書架,且多是工具書;南面一溜明亮的玻璃窗,映出主人的剔透。 錢楊是無錫同鄉(xiāng),1932 年相識,1935 年喜結良緣,恩愛 60 多年。夏志清稱, “整個20世紀, 中國文學界再沒有一對像他倆這樣才華高而作品精、晚年同享盛名的幸福夫妻了”。 “錢鐘書和楊絳是我*喜歡、*尊敬的一對夫婦!他們的婚姻是*美滿的!”聽聞記者要寫錢楊,素來拒絕媒體的傅聰欣然受訪,深情回憶道:“我常常看到他們之間會心地微笑,有種內(nèi)心的交流無時無刻不在那兒,兩人在一起,就是有種默契,又有溫柔在,每次看他們我都被感動。我想,看過《干校六記》的人都能感覺到,他們夫婦能夠活過來靠的就是這種互相之間的交流:他們都是知識分子里面*高層次的人,所以他們的交流不是普通的,還有 intellectually(理智上)思想上的高度交流,上升到哲學的美的高度,讓人羨慕!” “世間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1997 年,錢楊二老的獨女錢瑗去世,一年后,纏綿病榻的錢鐘書也走了,“我們仨失散了”。斂起喪親之痛,當年已近九十高齡的楊絳開始翻譯柏拉圖的《斐多篇》。人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沒多久,這位纖小瘦弱的老太太在忘我的文字中硬硬朗朗地站起來了! 這10多年來,面對時間這位嚴酷的判官,楊絳仿佛大戰(zhàn)風車的“堂吉訶德”,越戰(zhàn)越驍勇:翻譯、寫作之外,她還一人攬下了整理錢鐘書學術遺物的工作,那是幾麻袋天書般的手稿與中外文筆記:除了 2003 年出版的3 卷《容安館札記》,還包括 178 冊外文筆記(共 34000 頁),剛剛整理完的 20 卷《錢鐘書手稿集·中文筆記》也將面世,恐怕難以想象,一個老人居然能扛下如此超負荷的重擔。 如今, 迎著即將到來的百歲生日, 她微笑著, 倔強著, 還在孜孜矻矻地 “打掃現(xiàn)場” ……
家族 作者簡介
《南方人物周刊》,是由南方報業(yè)傳媒集團主管、南方周末出品的新聞綜合類周刊,以“重新打量每個生命”為宗旨,以“平等、寬容、人道”為理念,記錄下這個時代的各種人物,使讀者從中看到人性的力量和時代的進程,為歷史留存一份底稿。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
- >
推拿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