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社會學新探:一個學科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45637
- 條形碼:9787301245637 ; 978-7-301-2456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社會學新探:一個學科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 本書特色
從20世紀20年代譯介、引入西方具有法社會學思想的理論著作和法社會學名著至今,法社會學在中國也已走過近百年的歷史。但將法社會學真正作為一門學科或專業課來建設、研究,則是新近二十年的事。雖然有了這些發展與成績,但有兩個關鍵問題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與追問,就是法社會學究竟研究什么,即研究對象和研究范圍問題;怎樣研究,即研究方法問題,這兩個問題不僅困惑著中國的學者,在國際社會也是一個仍在不斷探索與存在諸多爭論的問題。本書筆者抱著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與追問,在長達八年潛心研究與教學的基礎上,閱讀了近百本法社會學經典及相關著作,研究了大量的中西文獻和國際社會著名學者的*新研究成果,并具體考察和分析了當下中國社會的諸多法律現實問題,通過對理論與現實的不斷雙向反思與體悟,做出了自己的解釋與探索。本書在全景式掃描當代法社會學前沿研究動態的基礎上,緊緊圍繞法社會學學科的這兩個關鍵問題,勾勒了法社會學學科領域的基本框架和知識體系,內容囊括了當前國際社會在法社會學研究中*經典和*矚目的研究重點和熱點,比如,法律與社會的基本關系,法律的社會基礎,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法社會學的未來走向,法律規范,法律角色等等。
法社會學新探:一個學科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 內容簡介
《法社會學新探:一個學科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學術質量上乘,研究深入,視野廣泛,是難得的法社會學力作。本書中已經有若干部分內容分別發表在《中國社會科學》《學術界》等專業核心期刊上,獲得廣泛的關注和好評。
法社會學新探:一個學科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 目錄
**節 法社會學研究概況 /
第二節 法社會學的研究對象與研究范圍 /
第三節 法社會學研究與學科建設在中國
的意義 /
第二章 法社會學的研究方法 /
**節 幾種傳統方法論 /
第二節 當代法社會學研究的部門方法論 /
第三節 法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普適性與特殊性 /
第三章 西方主要的法社會學家及其理論 /
**節 古典法社會學思想家 /
第二節 近代法社會學家及其理論 /
第三節 當代法社會學家及其理論 /
第四章 法律的社會基礎 /
**節 法律的社會起源 /
第二節 法律的物質基礎 /
第三節 法律的精神基礎 /
第五章 法律與社會的基本關系 /
**節 法與社會結構 /
第二節 法與社會變遷 /
第三節 法與現代化 /
第六章 法律規范的社會存在形式 /
**節 制定法與民俗習慣 /
第二節 “活法”與行動中的法 /
第三節 壓制型法、自治型法與回應型法 /
第七章 立法的社會學觀察 /
**節 立法的首要條件 /
第二節 立法者的素質 /
第三節 立法的藝術與技巧 /
第八章 法律意識研究 /
**節 川島武宜的觀點 /
第二節 帕特里夏·尤伊克、蘇珊·s.西爾貝的總結 /
第三節 伊·亞·伊林的論證 /
第九章 法律文化研究 /
**節 法律文化概述 /
第二節 弗里德曼的理論評析 /
第三節 勞倫·本頓的研究/
第十章 法律制度研究 /
**節 法律制度的總體描述 /
第二節 法律機構與權威擴散 /
第十一章 法律角色的社會學分析 /
**節 柯特威爾的觀點 /
第二節 文化分析范式:中國當下刑辯律師角色研究 /
第三節 角色研究的一般理論 /
第十二章 法社會學研究方法的新拓展 /
**節 微觀法社會學研究的特色 /
第二節 宏觀法社會學研究的多元化 /
第三節 未來法社會學研究范式的四大特征 /
第四節 結語 /
參考文獻 /
后記 /
法社會學新探:一個學科框架與知識體系的構建 作者簡介
何珊君,女,浙江寧波人,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博士,哈佛大學亞洲研究中心的訪問學者,資深律師,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副教授,主要從事法社會學、社會科學理論的教學與研究。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姑媽的寶刀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