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y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yī)內科學·全國中醫(yī)藥行業(yè)高等教育“十四五”規(guī)劃教材
藥理學實驗及學習指導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7192545
- 條形碼:9787117192545 ; 978-7-117-1925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藥理學實驗及學習指導 本書特色
秦紅兵、姚偉主編的《藥理學實驗及學習指導》,以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目標和《藥理學》課程標準為依據,充分體現(xiàn)臨床醫(yī)學專業(yè)專科教育的特點和職業(yè)崗位的實際需要。本教材由藥理學實驗和學習指導兩部分組成。實驗內容的選取遵循為后續(xù)專業(yè)課服務、強化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培養(yǎng)的原則,盡量減少純印證型的實驗項目。學習指導的章節(jié)順序與新版《藥理學》一致,每章內容包括學習要點、測試練習兩部分。學習要點主要是對本章節(jié)的重點內容進行概括和提煉,測試練習題型有名稱解釋、填空題、選擇題、問答題和案例分析五類。測試練習題內容豐富、覆蓋面廣、重點突出,其中選擇題內容及形式與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對接。通過測試練習進一步強化教學重點,幫助學生對《藥理學》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進行理解和掌握。附參考答案供測試練習時核對參考。
藥理學實驗及學習指導 內容簡介
本套教材為全國高職高專臨床醫(yī)學專業(yè)第七輪規(guī)劃教材的配套教材,配套教材分為實驗(實訓)指導及學習指導兩部分,實驗(實訓)指導將大多數開課學校實際情況匯總,精選主教材中涉及的實驗(實訓)若干個,配合學校實驗(實訓)課的開展。學習指導通過重點難點解析、練習題等,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主教材內容并通過各種題型的訓練達到全面掌握知識內容的目的。
藥理學實驗及學習指導 目錄
**部分 藥理學實驗 實驗一 動物實驗基本技術 實驗二 藥物劑量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三 藥物給藥途徑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四 靜脈給藥速度對藥物作用的影響 實驗五 藥物的相互作用 實驗六 傳出神經藥物對兔瞳孔的影響 實驗七 傳出神經藥物對血壓的影響 實驗八 傳出神經藥物對離體腸平滑肌的作用 實驗九 藥物的抗驚厥作用 實驗十 呋塞米的利尿作用 實驗十一 艾司洛爾的抗缺氧作用 實驗十二 亞硝酸異戊酯的擴血管作用 實驗十三 強心苷對離體蛙心的作用 實驗十四 鎂鹽急性中毒及鈣鹽的解救作用 實驗十五 有機磷酸酯類中毒及解救第二部分 藥理學學習指導 **章 緒言 第二章 藥物代謝動力學 第三章 藥物效應動力學 第四章 影響藥物作用的因素 第五章 傳出神經系統(tǒng)藥理概論 第六章 擬膽堿藥 第七章 抗膽堿藥 第八章 擬腎上腺素藥 第九章 抗腎上腺素藥 第十章 麻醉藥 第十一章 鎮(zhèn)靜催眠藥和抗驚厥藥 第十二章 抗癲癇藥 第十三章 治療中樞神經系統(tǒng)退行性疾病藥 第十四章 抗精神失常藥 第十五章 鎮(zhèn)痛藥 第十六章 解熱鎮(zhèn)痛抗炎藥 第十七章 中樞興奮藥與促大腦功能恢復藥 第十八章 利尿藥與脫水藥 第十九章 抗高血壓藥 第二十章 抗心律失常藥 第二十一章 治療心力衰竭的藥物 第二十二章 抗心絞痛藥 第二十三章 調血脂藥與抗動脈粥樣硬化藥 第二十四章 作用于血液與造血系統(tǒng)藥物 第二十五章 擬組胺藥和抗組胺藥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統(tǒng)的藥物 第二十七章 作用于呼吸系統(tǒng)的藥物 第二十八章 子宮平滑肌收縮藥與舒張藥 第二十九章 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 第三十章 甲狀腺激素與抗甲狀腺藥 第三十一章 降血糖藥 第三十二章 性激素類藥與抗生育藥 第三十三章 抗菌藥物概論 第三十四章 β-內酰胺類抗生素 第三十五章 大環(huán)內酯類、林可霉素類及多肽類抗生素 第三十六章 氨基糖苷類抗生素 第三十七章 四環(huán)素類和氯霉素類抗生素 第三十八章 人工合成抗菌藥 第三十九章 抗結核病藥 第四十章 抗真菌藥和抗病毒藥 第四十一章 抗寄生蟲藥 第四十二章 抗惡性腫瘤藥 第四十三章 調節(jié)免疫功能藥 第四十四章 解毒藥 第四十五章 鹽類及酸堿平衡調節(jié)藥 第四十六章 消毒防腐藥 第四十七章 維生素類及酶類制劑綜合測試練習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回憶愛瑪儂
- >
自卑與超越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