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語文教學的現實與圖景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05552
- 條形碼:9787100105552 ; 978-7-100-10555-2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文教學的現實與圖景 本書特色
在當前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母語教育的現狀如何?該建立起怎樣的圖景?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該如何轉型?全書從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價值、文本解讀的立場與方法、閱讀教學的理念與落地、作文教學的反思與心得、pisa測評的借鑒與啟示、觀課評課的科學與藝術、語文教師的內塑與外鑠等七個板塊對這些問題加以闡述。 全書強調了語文課程建設應由學術取向轉為學習取向,從課程開發范式轉為課程理解范式,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個別差異的處理、學習環境的設計。語文教學設計,應從“傳遞-接受”范式轉向平等對話范式,教師應摒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從“容器教學”轉向人的培養,關注情境對認知的作用,告別教教材,走出知識本位。語文課堂實施,應由控制轉為交互,改變教師獨白的現狀,讓學生的力量充分發揮,從單向度教學走向主體性對話,從假結構走向真結構。語文教學評價,應由傳統“對學習的評估”轉為多元化“促進學習的評估”。
語文教學的現實與圖景 內容簡介
在當前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我國母語教育的現狀如何?該建立起怎樣的圖景?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該如何轉型?全書從課程改革的目標與價值、文本解讀的立場與方法、閱讀教學的理念與落地、作文教學的反思與心得、PISA測評的借鑒與啟示、觀課評課的科學與藝術、語文教師的內塑與外鑠等七個板塊對這些問題加以闡述。 全書強調了語文課程建設應由學術取向轉為學習取向,從課程開發范式轉為課程理解范式,教師應注重學生學習動機的激發、個別差異的處理、學習環境的設計。語文教學設計,應從“傳遞-接受”范式轉向平等對話范式,教師應摒棄以知識傳授為中心的教學設計,從“容器教學”轉向人的培養,關注情境對認知的作用,告別教教材,走出知識本位。語文課堂實施,應由控制轉為交互,改變教師獨白的現狀,讓學生的力量充分發揮,從單向度教學走向主體性對話,從假結構走向真結構。語文教學評價,應由傳統“對學習的評估”轉為多元化“促進學習的評估”。
語文教學的現實與圖景 目錄
關于“以學定教”
實現從“重教”到“重學”的轉型
母語教學不是“英語900句”
教出真精神
上海市中小學語文學科課程與教學改革回顧與展望
文本解讀的立場與方法
文本理論對閱讀教學的啟示
文本解讀應有文體意識
讀出“這一篇”的個性
文本解讀須關注什么
閱讀教學的理念與落地
當前課堂流行教學行為之審視
芻議閱讀教學中語文元素的缺失
勾畫課堂教學的“藍圖”
以《秋天的懷念》為例談散文教學內容的構建
以《美容新術》為例談語言實踐活動的創設
音律,有意味的形式
作文教學的反思與心得
讓寫作教學挺起腰板
追求有溫度的寫作
語言,文章的肌膚和表情
pisa測評的借鑒與啟示
國際坐標中的上海教育
pisa閱讀情境維度對現代文閱讀測評的啟示
從pisa閱讀素養結果談閱讀教學中學習策略的培養
觀課評課的科學與藝術
評課十忌
在教師止步的地方領跑
散文教學評課集錦
其他文類教學評課集錦
語文教師的內塑與外鑠
天天與書晤面
教學副語言及其使用策略
攻破教學語言這道禪關
漫談青年語文教師的成長
像于漪老師那樣做人做學問
后記
語文教學的現實與圖景 作者簡介
譚軼斌,女,上海市教育委員會教學研究室副主任,中學語文特級教師。現任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市教師學研究會語文教師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教育學會中學語文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上海市中學語文名師培養基地主持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育碩士導師、教育部“國培計劃”專家庫成員。著有《閱讀教學田野研究》、《讓語文課堂更精彩》、《教師的語言修養》等。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煙與鏡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