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44845
- 條形碼:9787301244845 ; 978-7-301-2448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 本書特色
未來利益是現代財產體系的重要一環,對其進行保護是彰顯社會預期與法律秩序的基本需要。未來利益的民法治理有兩種基本路徑:財產法與侵權法。財產法的路徑有無限擴展財產類型的危險,侵權法的路徑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作為未來利益侵權法治理的制度表達形式,可得利益損害賠償是整個侵權法體系中*為復雜、*具爭議的理論難題之一。在現代損害賠償法中,財產損害越來越多地以可得利益損害的形式出現,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法律地位日益凸顯。作為較為遙遠的損害,可得利益損害范圍之確定常常觸及侵權責任的邊緣,對可得利益損害進行何種程度的保護,將決定損害賠償法乃至整個侵權法的*終面貌。對可得利益損害賠償進行系統化研究,具有重大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 內容簡介
在對有關學術觀點和立法體例進行梳理與總結的基礎上,《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主張以多元化的歸責體系為核心來構建整個可得利益損害賠償制度,以期實現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統一性和開放性,同時,通過科學合理的類型化來實現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明確性和可預期性,*終實現法益保護與行為自由的平衡。
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 目錄
**章 理論概觀:可得利益的基本原理
**節 可得利益的概念闡析
第二節 可得利益的性質定位
第三節 可得利益的機理分析
第四節 可得利益的基本分類
第五節 可得利益的范疇辨析
第六節 小結
第二章 救濟有理:可得利益的實踐發展與理論范型
**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歷史嬗變
第二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實證比較
第三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理論支撐
第三章 制度表達: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理論建構
**節 導論:一種平衡的責任觀
第二節 作為侵權責任核心構成要件的可歸責性
第三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基本原則
第四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量化分析
第五節 反射性財產損害賠償
第六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與民事證據規則
第七節 侵權抑或合同:從體系分析、模式抉擇到方法整合
第八節 余論:一種有待解釋的命運
第四章 類型區分: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體系構造
**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類型化概述
第二節 侵害財產權型可得利益損失
第三節 侵害人身權型可得利益損失
第四節 機會利益損失
第五節 結論
第五章 實證考察: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程序視角
**節 損害賠償給付方式概述
第二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給付方式的比較法考察
第三節 損害賠償的一次性給付方式
第四節 損害賠償的定期金給付方式
第五節 結語:透過表象看本質
第六章 面向未來: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立法構想
**節 引論
第二節 傳統侵權法理論分析工具及其評價
第三節 侵權法理念的發展及其制度需求
第四節 可救濟性損害理論的引入
第五節 可得利益損害賠償的立法思路
跋 方法意識與開放姿態:可得利益的動態規制思路
參考文獻
可得利益的民法治理:一種侵權法的理論詮釋 作者簡介
楊彪,男,1980年1月生,廣東吳川人。2003年畢業于中山大學法學院,獲法學學士學位;同年保送就讀中山大學民商法碩士研究生,師從劉榮軍教授,2005年獲法學碩士學位;同年負笈北上進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師從楊立新教授,2008年獲法學博士學位;2005年7月起就職于廣東省高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山海經
- >
推拿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