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傳家.知識: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0102673
- 條形碼:9787200102673 ; 978-7-200-10267-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傳家.知識: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 本書特色
褚澤泰編著的《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是一本旨在令讀者以*清晰的思路、*輕松的閱讀方式在*短的時間內掌握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的通俗讀物。本書既方便讀者閱讀,又容易被掌握,實是一本集普及性讀物與工具性讀物于一身的著作,真正體現了速查、速用、速理解的實用性特點。閱讀本書,青少年將能體會到秦皇漢武的風騷,老莊思想的深邃,四大發明技術的精湛等等。
傳家.知識: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 內容簡介
《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是一本專為中國青少年量身定做的歷史知識書。本書以知識性為出發點,將中華民族的歷史劃分為史前、先秦、春秋戰國、秦漢、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宋、遼西夏金元、明清、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11個階段,提綱挈領地介紹了每個時期的歷史事件,書中所涉及的每個知識點都經過精挑細選,都是生活中人們比較感興趣、能開拓視野的常識。
傳家.知識: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 目錄
盤古開天地
女媧造人補天
有巢氏構土為巢
燧人氏鉆木取火
神農嘗百草
倉頡造字
黃帝大戰蚩尤
堯
舜
大禹治水
氏族社會
大汶口文化
河姆渡文化
圖騰崇拜
麒麟的由來
*古老的樂器:骨笛
第二篇 先秦時期:探尋祖先的足跡
**章 夏朝(約前2070—前1600年)
“家天下”
少康中興
夏桀亡國
夏啟——**個奴隸制國家的建立者
中國*早的歷書——《夏小正》
第二章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商湯滅夏
盤庚遷殷
武丁中興
比干剖心
人祭和人殉
甲骨文
商代的占卜
青銅器與“司母戊”大方鼎
殘忍的刑罰——炮烙之刑
勾股定理的發現
內外服制度
第三章 西周(前1046—前771年)
文王訪賢
武王伐紂
周公攝政
成康之治
國人暴動
共和行政
宣王中興
烽火戲諸侯
井田制
分封制
周禮
六藝
第三篇 春秋戰國:爭雄稱霸的時代
**章 春秋(前770—前476年)
周平王東遷
春秋五霸
齊魯長勺之戰
晉楚城濮之戰
秦晉崤之戰
魯國“初稅畝”
吳越爭霸
百家爭鳴
高山流水遇知音
春秋無義戰
第二章 戰國(前475—前221年)
三家分晉
戰國七雄
商鞅變法
圍魏救趙
合縱與連橫
荊軻刺秦王
長平之戰
邯鄲之圍
田氏伐齊
浪漫主義的經典之作——《楚辭》
先秦諸子散文
先秦歷史散文
戰國四公子
二十八宿圖
“重農抑商”思想
第四篇 秦漢:大一統時代的帝國風云
**章 秦朝(前221—前206年)
秦滅六國
蒙恬出擊匈奴
焚書坑儒
陳勝、吳廣起義
巨鹿之戰
楚漢相爭
鴻門宴
泰山封禪
秦始皇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
第二章 西漢(前206—25年)
七國之亂
文景之治
張騫出使西域
景帝削藩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衛青、霍去病遠征匈奴
推恩令
蘇武牧羊
巫蠱之禍
征辟制、察舉制
三堂會審
鹽鐵官營
昭宣中興
昭君出塞
王莽改新與“托古改制”
綠林、赤眉起義
昆陽大戰
《史記》
樂府民歌
三綱五常
第三章 東漢(25—220年)
光武中興
東漢外戚、宦官之爭
十常侍專權
黨錮之禍
黃巾軍起義
董卓之亂
造紙術
樂府詩
第五篇 三國兩晉南北朝:浪花淘盡英雄
**章 魏(220—265年)
挾天子以令諸侯
屯田制
租調制
官渡之戰
九品中正制
高平陵事變
文姬歸漢
建安七子
竹林七賢
第二章 蜀漢(221—263年)
三顧茅廬
馬謖失街亭
白帝城托孤
苦肉計
第三章 吳(222—280年)
孫策定江東
赤壁之戰
夷陵之戰
衛溫求夷州
第四章 西晉(265—317年)
石王斗富
八王之亂
永嘉之亂
西晉分封制
太康體
第五章 東晉(317—420年)
永嘉南渡
五胡十六國
祖逖北伐
桓溫北伐
淝水之戰
桓玄之戰
劉裕北伐
第六章 十六國(304—439年)
劉淵起兵
胡漢分治策略
前趙與后趙
前秦立國
第七章 南朝(420—589年)
劉裕代晉
劉宋元嘉之治
侯景之亂
陳霸先平叛
永明體
南朝民歌
第八章 北朝(386—581年)
北魏孝文帝改革
均田制
北魏太武帝滅佛
突厥崛起
北齊代東魏
府兵制
楊堅代周
北朝民歌
第六篇 隋唐五代十國:華麗時代的血色畫卷
**章 隋朝(581—618年)
開皇之治
科舉制度
三甲
大索貌閱
仁壽宮之變
黎陽兵變
三征高麗
瓦崗起義
雕版印刷術
第二章 唐朝(618—907年)
李淵建唐
玄武門之變
貞觀之治
租庸調制
房謀杜斷
遣唐使
玄奘取經
文成公主和親
武則天稱帝
唐中宗復辟
韋后之亂
開元盛世
鑒真東渡
節度使
安史之亂
藩鎮割據
兩稅法
元和中興
牛李朋黨之爭
宦官專權
甘露之變
黃巢起義
初唐四杰
唐詩
唐傳奇
古文運動
火藥的發明
第三章 五代十國(907—960年)
朱溫篡唐
石敬瑭建后晉
周世宗改革
幽云十六州
第七篇 宋:文化的盛世
**章 北宋(960一1127年)
杯酒釋兵權
主客戶制
雍熙北伐
宋遼澶淵之盟
好水川之戰
宋代的諫院
慶歷新政
王安石變法
蔡京擅權
方臘起義
宋江起義
靖康之變
活字印刷術
新古文運動
三蘇
烏臺詩案
宋詞
話本
程朱理學
交子
第二章 南宋(1127—1279年)
建康之戰
岳飛抗金
郾城大捷
隆興和議
嘉定和議
紹熙內禪
慶元黨禁
聯蒙滅金
文天祥抗元
唐宋八大家
南戲
第八篇 遼西夏金元:金戈鐵馬,亂世風云
**章 遼朝(907—1125年)
耶律阿保機建國
景宗中興
圣宗改革
興宗親征西夏
第二章 西夏(1038—1227年)
元昊改制
天盛之治
河西失陷
第三章 金朝(1115—1234年)
完顏阿骨打建國
金太宗滅遼
金熙宗改制
金世宗治世
榷場
第四章 元朝(1206—1368年)
四等人制
行中書省
仁宗之治
南坡之變
紅巾軍起義
元代的戲曲
雜劇
元曲四大家
第九篇 明清:走向近代化的彷徨
**章 明朝(1368—1644年)
錦衣衛
明朝“東廠”“西廠”
明朝的科舉制度
胡惟庸案
藍玉案
內閣
巡撫
總督的由來
靖難之役
鄭和下西洋
仁宣之始
土木堡之變
六部
北京保衛戰
奪門之變
弘治中興
禁豬令
大禮議之爭
壬寅宮變
庚戌之變
一條鞭法
戚繼光抗倭
援朝戰爭
國本之爭
梃擊、紅丸、移宮案
東林黨
李自成起義
前六君子
章回小說
八股文
國子監
昆腔
明代長城
第二章 清朝(1616—1911年)
薩爾滸之戰
八旗制度
“京察”“大計”
寧遠之戰
欽差大臣
清軍入關
圈地令
嘉定三屠
平定三藩叛亂
平定準噶爾
雅克薩自衛反擊戰
《尼布楚條約》
文字獄
理藩院
攤丁入畝
軍機處
大小和卓叛亂
閉關鎖國
江南織造
平定大小金川
白蓮教起義
虎門銷煙
鴉片戰爭
三元里人民抗英
吳淞之戰
亞羅號事件
馬神甫事件
第二次鴉片戰爭
《南京條約》
八國聯軍
火燒圓明園
太平天國運動
天京事變
辛酉政變
洋務運動
中法戰爭
馬尾海戰
甲午海戰
詩界革命
鎮南關大捷
《馬關條約》
“門戶開放”政策
公車上書
垂簾聽政
戊戌變法
義和團運動
《辛丑條約》
四大徽班進京和京劇形成
日俄戰爭
同盟會
三民主義
黃花崗起義
四川保路運動
武昌起義
揚州八怪
譴責小說
翰林院
京師大學堂
第十篇 中華民國:社會大動蕩,國民大覺醒(1912—1949年)
二次革命
袁世凱稱帝
“二十一條”
新文學運動
護國戰爭
護法戰爭
張勛復辟
五四運動
北洋軍閥割據
孫中山北伐
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
新三民主義
**次國共合作
黃埔軍校
五卅慘案
省港大罷工
中山艦事件
北伐戰爭
三灣改編
“四一二”事變
南京國民政府
南昌起義
秋收起義
寧漢合流
土地革命
皇姑屯事件
東北易幟
百色起義
“左聯”
中原大戰
九一八事變
襄樊戰役
731部隊
馬占山抗日
偽滿洲國
萬里長征
四大家族
遵義會議
《何梅協定》
《八一宣言》
瓦窯堡會議
“一二·九”運動
七君子事件
西安事變
第二次國共合作
“七七”事變
“八一三”事變
《抗日救國十大綱領》
平型關大捷
新四軍軍部成立
南京大屠殺
徐州會戰
臺兒莊戰役
長沙會戰
百團大戰
大生產運動
皖南事變
延安整風運動
狼牙山五壯士
精兵簡政
中共“七大”
重慶談判與《雙十協定》
校場口事件
李聞血案
“二二八”事件
延安保衛戰
遼沈戰役
淮海戰役
平津戰役
渡江戰役
第十一篇 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唱雄雞天下白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
抗美援朝戰爭
土地改革
**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個五年計劃
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整風運動
“大躍進”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
“上山下鄉”運動
江青“四人幫”反革命集團
四五運動
十一屆三中全會
對外開放
香港回歸祖國
澳門回歸祖國
中國申奧成功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
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
中國人首次實現太空漫步
中國成功舉辦世界博覽會
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隆重召開
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第30次南極科學考察隊出征
傳家.知識:讓青少年受益一生的歷史知識 節選
有一年,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打仗,水神將撐天的大柱撞斷了,天上出現一個巨大的窟窿,天河之水不斷地流下來,遍布整個大地。 女媧不忍人類受災,便到黃河邊挑選了許多五彩繽紛的石頭,把它們放在熔爐里熔化,再用這些熔化了的液體把天上的洞補起來。經過九天九夜,天空終于被補好了,天放晴了,天邊出現了五色云霞。 有巢氏構土為巢 傳說有巢氏是巢居的發明者。遠古時代,飛禽走獸很多,人類數量較少,勢單力薄,常常成為禽獸蟲蛇攻擊的對象。后來,有位圣人出來,教人們在大樹枝權間構木為巢,居住在樹上,躲避猛獸的侵襲。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又教會人們用灌木的樹干(類似藤條,有彈性)編成籬笆防衛居室,用堅韌結實的野草編織成厚草席簾覆蓋在屋頂上防風雨。這個圣人被人們稱為“有巢氏”。 燧人氏鉆木取火 傳說燧人氏是人工取火的發明者,而他被后世稱為三皇之一。 遠古人“茹毛飲血”對腸胃造成了很大損害,很多人得了腸胃疾病得不到有效的治療,便不幸去世了。燧人氏教人們使用燧石擊打或鉆木取火,用火燒烤獵物的骨肉,不僅味美,而且更利于消化和吸收。燧人氏的傳說,反映了中國原始時代人類從利用和保存自然火種進步到人工取火的漫長歷史演進過程。 神農嘗百草 傳說神農炎帝是牛首人身,居于姜水(今陜西岐山一帶)。那個時候人們還不會種植糧食,而且得了病沒地方醫治,生活十分艱苦。 后來部落首領神農氏見大家靠吃獸肉飲生水度日,便到處尋找可以果腹的植物。他的精神感動了上天,得到神靈的幫助,天降種子,供他種植。他用木制作耒耜,教民農業生產。 在找谷種的過程中,神農中毒又解毒,從而發現了草木的藥性。 他還用紅褐色的鞭子鞭打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味,又教人們認識了植物藥。這個傳說反映了遠古時代農業生產的發展狀況。 倉頡造字 相傳倉頡是黃帝的史官,他用祖傳的結繩記事的辦法替黃帝記載史實。他根據鳥獸在大地上留下的足跡,創造了*早的文字。相傳倉頡造字時,天上落下粟米,鬼神在夜里號哭。這個傳說說明倉頡造字在歷史上是驚天地泣鬼神的一個壯舉。 黃帝大戰蚩尤 黃帝是遠古時期的部落首領,大約在4600余年前,黃帝部族聯合炎帝部族,與蚩尤部族在今河北涿鹿一帶進行了一場大戰。黃帝戰蚩尤又稱涿鹿之戰,據說蚩尤聯合其他部落,用武力擊敗了炎帝部族,并進而占據了炎帝部族居住的“九隅”,即“九州”。炎帝向黃帝求援。黃帝同蚩尤在涿鹿地區接觸后,蚩尤部族倚仗人多勢眾、武器優良等條件,向黃帝部族發起攻擊。黃帝利用所處地理位置的優勢,在河流上筑土壩蓄水,阻擋蚩尤部族的進攻,*終以勝利而告終。 堯 相傳為父系氏族公社后期部落聯盟首領,上古帝王。帝嚳之子,原封于唐,又稱唐堯。相傳堯繼帝位時21歲(一說16歲),以平陽(今山西臨汾)為都城,以火德為帝,人稱赤帝。他性格仁慈,年輕有為,當上天下共主,也不因此而驕橫傲慢。他勤于政事,生活儉樸,絕不浪費百姓的一分一毫。堯在位期間還設官分職,制定歷法,命鯀治理洪水。晚年禪位于舜,創禪讓之制。 P1-3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