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百年國畫批判-當代國畫大師難產之我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109258
- 條形碼:9787549109258 ; 978-7-5491-0925-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國畫批判-當代國畫大師難產之我見 本書特色
本書從文化傳統的失落(包括國學傳統、書法、文學修養、傳統師資等的若卻)、文化生產資料的匱乏、基礎繪畫教育的新八股、收藏文化的衰微、國畫家的正名、失傳統與空創新、當代畫派的消長與衰微、國畫評論的遠離、西畫民族化、國畫走向世界等十大方面對當代為什么出不了國畫大師這個現象進行了深入的追溯、探討。全書論之有據,擺事實、講道理,語言生動活潑,顯示了作者深厚的學養和開闊的視野,對未來的國畫發展有自己獨到的見解。
百年國畫批判-當代國畫大師難產之我見 內容簡介
看了張良玉先生寫的這本書,我深感作者的真誠與率真。他懷著滿腔熱情和負責精神,獨立思考問題,真誠地在思考民族繪畫的復興。由于真誠,無個人私利,他能說出與眾不同的真話,得出影響深遠的結論。他在為基層畫家,特別是為基層老畫家、青年弱勢群體畫家說話,浩然正氣,語出驚人。這本書,重深入下層調查研究,勤于在實踐中學習,善于獨立思考,能解釋世界。這種書上層圈子內的人寫不出。如果作者不博覽群書,獨立悟道,也不會寫得那么博大而深入。 總之,我認為,對于畫家、評論家、教育家、收藏家以及這方面的行政管理者,特別是學畫的青少年,這本書都值得一讀。 --阮宗華 前中國畫研究院史論研究室主任、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民族書畫藝術研究工作委員會副主任
百年國畫批判-當代國畫大師難產之我見 目錄
緒 言 / 001
第 一 章 文化傳統的失落 / 006
**節 中華文化本源的漸離 / 007
第二節 國學的荒廢 / 010
第三節 書法的弱缺 / 013
第四節 文學修養的貧困 / 022
第五節 師資的缺位 / 027
第 二 章 文化生產資料的貧乏 / 030
**節 直接文化生產資料 / 032
第二節 畫論工具性生產資料的空缺 / 034
第三節 繪畫史的缺乏 / 036
第四節 自然與社會--繪畫的直接生產資料的貧匱 / 038
第 三 章 基礎/繪畫教育的新八股 / 042
**節 文化產品的人才生產規律 / 043
第二節 基礎國畫教育的長期空位 / 048
第三節 國畫基礎教育與高等教育的連接 / 054
第 四 章 收藏文化的衰微 / 068
**節 藏家與畫家的社會關系 / 069
第二節 國畫收藏隊伍是國畫家成長的搖籃 / 073
第三節 國畫家與收藏家互為人師 / 080
第 五 章 國畫家的正名 / 084
**節 國畫之概念與不科學問題 / 085
第二節 為畫家與國畫家正名 / 090
第 六 章 畫家組織的正名與改革 / 096
**節 把國畫攬入美術是勉為其難 / 097
第二節 繪畫行業組織名稱的改革 / 099
第三節 中國繪畫行業組織的正名和改革 / 105
第四節 繪畫行業組織全國市場的統一 / 107
第五節 繪畫行業組織內部運行機制的改革 / 114
第 七 章 失傳統與空創新 / 124
**節 批傳統空創新對三代畫家的西化 / 125
第二節 國畫創新死在塑料花生殼形式感 / 132
第三節 暫停國畫創新與國畫大師產生之源 / 135
第 八 章 當代畫派之衰微與消長 / 144
**節 嶺南畫派歷史的終結 / 145
第二節 長安畫派的衰微 / 147
第三節 大吳派的衰落 / 149
第四節 京派的式微 / 151
第五節 瀟湘畫派的崛起 / 153
第 九 章 遠離國畫理論評國畫 / 164
**節 單一的社會功用評判標準 / 165
第二節 混雜的國畫評價理論體系 / 178
第三節 評論家隊伍的分類 / 189
第三節 國畫批評去商業化 / 198
第 十 章 西畫民族化 / 208
**節 西畫協會組織的分設 / 209
第二節 西畫學校的分設 / 211
第三節 西畫理論研究和對西畫的精學 / 213
第四節 西畫教授人才的引進和培養 / 217
第五節 西畫民族化 / 220
第十一章 國畫走向世界 / 226
**節 世界大趨勢 / 227
第二節 國畫如何走向世界 / 229
百年國畫批判-當代國畫大師難產之我見 作者簡介
張良玉,原名張蘇容。1954年生于湖南漣源市。中國社會科學、哲學協會湖南分會會員。著有《婁底市郵電志》、《婁底地區郵電志》、《文化資本論》(共十卷,第一卷已發表)。 張弛,字怡缽,生于1984年,因病結業于北京體育大學,后師從張良玉,研究中國古典文學十年。對哲學有自己獨到的理解,認為中國畫不僅是畫的修養,也是人品的提升,只要基礎好,人品越高,境界越高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史學評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