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3(第1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6007230
- 條形碼:9787566007230 ; 978-7-5660-0723-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3(第1卷) 本書特色
《法律人類學評論》是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法律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與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法律研究所發起創辦、定期出版的非贏利性以書代刊的學術刊物。本刊以推進法律人類學研究為宗旨,營造濃厚的法律人類學學術研究氛圍,倡導規范、嚴謹的研究方法,為學術界提供一個展示、提高和相互交流的學術平臺。吳大華主編的《法律人類學論叢(2013第1卷)》從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法律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屆、第二屆法人類學高級論壇的會議論文中選取近30篇論文,相關論文主要集中在“中國法人類學的學科發展及學術研究史”、“法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糾紛解決機制”、“少數民族習慣法”等四個領域,作者均是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人類學研究的學者或博士研究生。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3(第1卷) 內容簡介
《法律人類學評論》是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法律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與貴州省社會科學院法律研究所發起創辦、定期出版的非贏利性以書代刊的學術刊物。本刊以推進法律人類學研究為宗旨,營造濃厚的法律人類學學術研究氛圍,倡導規范、嚴謹的研究方法,為學術界提供一個展示、提高和相互交流的學術平臺。《法律人類學論叢:2013(第1卷)》從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法律人類學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屆、第二屆法人類學高級論壇的會議論文中選取近30篇論文,相關論文主要集中在“中國法人類學的學科發展及學術研究史”、“法人類學理論與方法”、“糾紛解決機制”、“少數民族習慣法”等四個領域,作者均是各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從事法人類學研究的學者或博士研究生。
法律人類學論叢-2013(第1卷) 目錄
論法律人類學研究在我國的成長與發展
民族志方法對日常生活史的意義
法人類學對羌族習慣法研究的啟示
法律人類學研究中的本土方法論
法人類學研究的發端、發展與發達
——一個學術史的考察
當下習慣法研究的相關理論檢視
——基于法律史角度的分析
習慣法研究
當今瑤族的神判習慣法
——以廣西金秀六巷泗水一起燒香賭咒堵路糾紛為考察對象
牯臌節的禮物
——黔東南苗族祭祖活動中“禮物往來”儀規研究
從江縣登雙寨侗族習慣法田野調查民族志
廣西三江侗族傳統款約習慣法研究
苗族習慣法研究探源
糾紛解決機制研究
西北民族地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探析
——基于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的調查
民族地區人民法庭建設對糾紛解決文化的影響
臨夏回族自治州社會糾紛解決機制的調研與啟示
社會變遷中的非正式懲罰
——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貢縣臘吐底村的駐村觀察
其他研究
民族間相互認同的文化之維
法人類學視野下中國刑事法治建設的本土道路
——以藏族“賠命價”習慣法對我國刑事司法的貢獻和理論意義為視角
文化適應考察:研究少數民族服刑人員監禁矯正的新視角
鄉村秩序與國家法律
——通過對時寨村的案例透視看豫北鄉村法秩序重建問題
村規民約與國家法的沖突、互補
——以黔東南苗族村寨村規民約為例
侗族的防火儀式與社會功能
——以貴州省黔東南侗族為例
域外法律人類學
從自然法到結構人類學:關于法國法律人類學的演進譜系
1949-1999:熱鬧的法律人類學
法律人類學會議綜述
首屆法人類學高級論壇會議綜述
第二屆法律人類學高級論壇會議綜述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隨園食單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