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了不起的建筑師
-
>
勝景幾何論稿
-
>
中國古代建筑概說
-
>
維多利亞:建筑彩繪
-
>
庭院造園藝術——浙江傳統民居
-
>
建筑園林文化趣味讀本
-
>
磧口古鎮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的空間認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2164318
- 條形碼:9787112164318 ; 978-7-112-1643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的空間認知 本書特色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的空間認知》是龍宏在其博士論文基礎上改寫而成的學術專著,是作者通過大量研究與實踐工作后,對當代山地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發展認知的積極探索和學術思考。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快速推進城鎮化進程,城鄉人居環境建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出現了一些新現象和新問題,比如城鄉建設忽視地域文化傳統,不顧城鎮既有的特色而照抄照搬流行的建筑和空間形式,城鎮風貌良莠不齊,“千城一面”,城市缺少藝術品質等,針對這些現象和問題,作者從城市空間藝術的研究角度,綜合運用人居環境學、城鄉規劃學、建筑學與形態美學等學科的交叉知識,在實踐工作中逐步提煉、總結和認知。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的空間認知 內容簡介
山地人居環境空間藝術作為一門實用的大地藝術,不僅是聚居行為的表面現象,更重要的還在于透過其外在物質形式所理解或領略到更為本質的精神領域,從而實現詩意的棲居。作者為此做了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提出了一些學術思考。這些學術結論,既是長期實踐過程中得出的理論分析和總結,也是面對當代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發展矛盾的積極探索,目的是為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的發展和國家城鎮化進程提供有意義的思考。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的空間認知 目錄
1.1 研究背景與選題意義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選題的意義
1.2 國內外相關研究綜述
1.2.1 國外相關研究
1.2.2 國內相關研究
1.3 本書的內容與結構
1.3.1 本書的邏輯構成
1.3.2 本書的內容構成
1.3.3 本書的技術構成
1.3.4 創新點與不足
1.4 研究的困難
第2章 山地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的基本構成
2.1“空間”釋義
2.1.1 空間體驗的緣起
2.1.2 抽象的空間概念
2.2 不同語境下的空間構成
2.2.1 建筑學語境下的空間構成
2.2.2 美術學語境下的空間構成
2.3 山地人居環境空間節點、標志的藝術體系
2.3.1 山地人居環境空間藝術概念的界定
2.3.2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空間節點、標志的藝術體系
2.4 小結
第3章 山地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的審美演進與文化脈絡
3.1 自然的人居環境空間藝術
3.1.1 空間藝術的神話背景
3.1.2 立規矩、定方圓的圖形化城市
3.1.3 辨方位、重數理的隱喻性建筑
3.1.4 刻石木、豎圖騰的祭祀性雕塑
3.2 自覺的人居環境空間藝術
3.2.1 空間藝術的英雄情結
3.2.2 設路徑、重體驗的山地城市
3.2.3 法比例、重節奏的山地建筑
3.2.4 塑形意、求理想的山地雕塑
3.3 自主的人居環境空間藝術
3.3.1 空間藝術的人文思想
3.3.2 現代山地城市空間藝術
3.3.3 演進中的迷茫
3.4 小結
第4章 我們如何審美——關于空間的美學思辨
4.1 空間美學的認知基礎
4.1.1 空間審美的理論基礎:“先驗結構(圖式)”
4.1.2 空間審美基礎的形成:“建構”與“內化”
4.1.3 空間審美的能動反饋:“表象”和“意志”
4.2 空間美學的心物辯證推演
4.2.1 人的天然性與文化性
4.2.2 先驗與經驗的等價性推論
4.2.3 基于宇宙能量的心物辯證
4.3 “三位一體”的空間美學思維
4.3.1 三位一體的空間存在
4.3.2 三位一體的空間覺悟
4.3.3 三位一體的空間審美
4.4 小結
第5章 藝術如何表現——基于空間美學的藝術建構門
5.1 空間藝術的符號學途徑
5.1.1 符號的一般特性
5.1.2 空間藝術符號的特殊性
5.2 空間藝術的意、象、形
5.2.1 傳統觀念中的二維——“形”和“意”
5.2.2 創造性思維與建構的關鍵——第三維的“象”
5.3 “象”的構成及其關聯機制
5.3.1 “象”的內在構成
5.3.2 ”式一勢”關聯的具體討論
5.4 空間藝術的意、象、形三位一體
5.5 小結
第6章 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的建構與山地實踐
6.1 人居環境空間藝術的建構邏輯
6.1.1 類型一:“觀物取象”、“以形寫意”的建構邏輯
6.1.2 類型二:“直覺潛行”、“意象交織”的建構邏輯
6.1.3 類型三:“抽象秩序”、“公理推定”的建構邏輯
6.2 “立意一成象一構形”的山地城市雕塑建構方法
6.2.1 山地城市雕塑的“立意”
6.2.2 山地城市雕塑的“成象”
6.2.3 山地城市雕塑的“構形”
6.3 山地人居環境空間節點、標志的藝術化實踐
6.3.1 山地城市空間一建筑一雕塑
6.3.2 山地城市建筑一雕塑
6.3.3 山地城市雕塑
6.4 小結
第7章 結論
7.1 空間美學真一善一悟三位一體的場所精神
7.2 空間美學意一象一形三位一體的藝術建構
7.3 空間美學再思考
參考文獻
附錄
a.作者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表的部分論文目錄
b.作者在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從事的部分規劃、創作、研究項目
致謝
山地城市.建筑.雕塑人居環境的空間認知 作者簡介
龍宏,重慶大學無線電系無線電技術專業學士,西安美術學院雕塑系城市雕塑專業碩士,重慶大學建筑城規學院城市規劃專業博士,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城市規劃、景觀設計、城市雕塑。 近年來的主要作品: 四川涼山奴隸社會博物館改擴建整體規劃與設計;重慶秀山武陵廣場《武陵之心》藝術綜合體規劃與設計;重慶市科技館大型地標性建筑雕塑綜合體設計;重慶市永川紀念性雕塑《忠魂》設計等。
- >
莉莉和章魚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山海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煙與鏡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