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買過本商品的人還買了
藝術文化評論-意象.闡釋-1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709296
- 條形碼:9787565709296 ; 978-7-5657-092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藝術文化評論-意象.闡釋-1 本書特色
施旭升主編的《藝術文化評論(意象闡釋)》描述了當今世界藝術的發展,尤其是中國藝術的歷史與現狀、東西方從傳統到現代的藝術歷史、藝術理論的基本建設、藝術生態等種種現象和問題。全書分為五部分,分別是藝術史論專題、藝術學研究新視野、藝術美學與批評、藝術門類專題研究(影視文化)和現代科技與大眾文化,集結了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學科的*新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學術交流性和思想創新性。
藝術文化評論-意象.闡釋-1 內容簡介
施旭升主編的《藝術文化評論(意象闡釋)》描述了當今世界藝術的發展,尤其是中國藝術的歷史與現狀、東西方從傳統到現代的藝術歷史、藝術理論的基本建設、藝術生態等種種現象和問題。全書分為五部分,分別是藝術史論專題、藝術學研究新視野、藝術美學與批評、藝術門類專題研究(影視文化)和現代科技與大眾文化,集結了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學科的*新研究成果,具有較強的學術交流性和思想創新性。
藝術文化評論-意象.闡釋-1 目錄
◎藝術史論專題
從古典到現代:中西藝術的意象演變
生命美學關鍵詞(一)
藝術媒介論
“藝術即意象”學術思想于今的現實意義
不求形似求生韻
——徐渭繪畫的意象研究
◎藝術學研究新視野
民學觀念下對金石書畫藝術的再認識
試論戈登·克雷的“超級傀儡”論與假面具的關系
樣板戲發生的精神病因學分析
——以語境主義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藝術美學與批評
論當代大眾音樂文化“形象”的越位與“意境”的缺失
仿真:傳媒藝術的美學特征與文化困境
◎藝術門類專題研究(影視文化)
取鏡的解域化力量
——吉爾·德勒茲電影取鏡思想研究
文化研究視野下《舌尖上的中國》熱播現象的多維審視
試論婁燁的后現代電影姿態
——以影片《蘇州河》為例
由越劇電視劇《孔乙己》淺談國土興衰
何以開懷
——藝術學觀照下中國喜劇電視劇流行性探析
◎藝術傳播與大眾文化
屏幕文化的合法性問題及生成特征
場景空間在動畫敘事中的作用
“虛擬偶像”現象的態勢與意義解讀
——從“初音未來”計劃切入
從古典到現代:中西藝術的意象演變
生命美學關鍵詞(一)
藝術媒介論
“藝術即意象”學術思想于今的現實意義
不求形似求生韻
——徐渭繪畫的意象研究
◎藝術學研究新視野
民學觀念下對金石書畫藝術的再認識
試論戈登·克雷的“超級傀儡”論與假面具的關系
樣板戲發生的精神病因學分析
——以語境主義和精神分析的方法
◎藝術美學與批評
論當代大眾音樂文化“形象”的越位與“意境”的缺失
仿真:傳媒藝術的美學特征與文化困境
◎藝術門類專題研究(影視文化)
取鏡的解域化力量
——吉爾·德勒茲電影取鏡思想研究
文化研究視野下《舌尖上的中國》熱播現象的多維審視
試論婁燁的后現代電影姿態
——以影片《蘇州河》為例
由越劇電視劇《孔乙己》淺談國土興衰
何以開懷
——藝術學觀照下中國喜劇電視劇流行性探析
◎藝術傳播與大眾文化
屏幕文化的合法性問題及生成特征
場景空間在動畫敘事中的作用
“虛擬偶像”現象的態勢與意義解讀
——從“初音未來”計劃切入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煙與鏡
- >
二體千字文
- >
莉莉和章魚
- >
我與地壇
- >
朝聞道
- >
史學評論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