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016328
- 條形碼:9787517016328 ; 978-7-5170-1632-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本書特色
張強創作的《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深入揭示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中國南方大河流域區域水循環演變特征及其機理,研究水循環變化對區域降水與流域地表水文過程的影響方式及程度;探討人類活動(如大型水利工程建設等)對流域水文過程(包括徑流與輸沙過程)的影響;變化環境下區域水文系統變異及其對流域生態影響的定量化研究。該書內容是在不同時間與空間尺度上采用多學科理論與方法交叉的綜合性研究。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內容簡介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是作者近十年來對華南大河流域,尤其是關于長江流域與珠江流域水循環與水資源演變方面研究成果的總結。《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共分九章,系統總結了珠江流域與長江流域乃至整個中國區域的極端氣象水文過程變化、珠江流域與黃河流域蒸發變化對比研究、珠江流域水文極值多變量概率分析、長江流域水沙變化及成因探討、珠三角水位變化及成因分析以及歷史洪旱序列模擬與長期記憶性研究等多項研究成果。本書涉及氣象水文學、氣象水文極值分析與多變量概率分析方法及應用、多尺度水沙突變分析、分形理論與方法等多學科的理論與方法的應用研究,一方面揭示了中國南方典型流域水文循環時空演變特征及機理,同時為多種統計方法及分形理論在氣象水文現象研究中的應用提供典型研究案例,并為相關研究提供分析思路及參考。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可供水文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利工程、地理、資源及有關專業科技工作者和管理人員使用,也可供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閱讀。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目錄
前言
摘要
第1章 緒論
1.1 流域水循環與水文過程研究的學科發展與前沿問題
1.2 流域水循環研究
1.3 流域地表水文過程研究
1.4 主要研究內容
參考文獻
第2章 降水時空演變特征及其機理探討
2.1 中國降水均值的年與季節變化
2.2 中國極端降水時空變化特征及其成因
2.3 長江流域極端降水分析與原因研究
2.4 珠江流域極端降水分析與原因研究
參考文獻
第3章 蒸發時空變化特征及其影響因素解析
3.1 中國參照蒸發時空變化特征及影響因子分析
3.2 干旱區半干旱與濕潤區蒸發變化比較研究
參考文獻
第4章 基于水文序列的水文極值研究
4.1 長江流域極端高流量與高水位變化規律研究
4.2 長江流域年*大流量與ENSO事件的遙相關關系研究
4.3 基于Copula函數的珠江流域水文極值概率特征研究
參考文獻
第5章 基于歷史記載的旱澇災害研究
5.1 長江三角洲地區歷史旱澇災害與青藏高原氣候變化遙相關關系研究
5.2 長江三角洲地區歷史旱澇災害的分形特征及可預測性研究
參考文獻
第6章 地表徑流尺度分形特征及成因
6.1 長江流域徑流多尺度分形特征研究
6.2 東江流域徑流分形特征及水利工程水文效應研究
6.3 多重分形分析中去趨勢方法選擇的理論探討
參考文獻
第7章 地表徑流變異特征及其機理分析
7.1 長江流域多尺度水沙突變特征、成因及意義
7.2 珠江流域水文過程多時間尺度的突變特征及其對珠江三角洲水文變異的影響
參考文獻
第8章 變化環境下網河區水文變異特征及成因——以珠江三角洲為例
8.1 珠江三角洲地區水文變異程度時空分布特征及可能原因
8.2 珠江三角洲地區水位突變特征及其可能成因
參考文獻
第9章 基于Copula-Glue的水文模型參數不確定性估計方法
9.1 Copula函數
9.2 基于Copula-Glue的不確定性估計方法
9.3 應用實例和分析
9.4 結語
參考文獻
附件1 基金項目
附件2 主要論文論著
中國南方流域水循環與流域水文過程演變研究 作者簡介
張強,男,1974年生,山東沂水人。中山大學水資源與環境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內外學術期刊已發表學術論文178篇,其中94篇學術論文被國際SCI源期刊收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SCI論文83篇,獲得“洪堡學者”、2010年度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廣東省高等學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培養對象、第十二屆全國青年地理科技獎、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和卓越人才計劃等榮譽。擔任Atmospheric and Climate Sciences的主編、 Hydrological Sciences Journal(SCI)的副主編以及American Journal of Climate Change、Hydrological Processes和災害學的編委會成員。
- >
推拿
- >
月亮虎
- >
自卑與超越
- >
朝聞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