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山路留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017537
- 條形碼:9787565017537 ; 978-7-5650-175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山路留痕 本書特色
《山路留痕》是作者徐海嘯的第二部長篇著作。 作者以自己的生活為基礎,描寫一個上海知青從1957年下放,到改革開放這一漫長歷史階段的豐富經歷。 從上海到皖南,從南方到北大荒,從興安嶺回到*初的下放地,寫出了各色人等在社會大變動時刻的種種表現,也寫出了一代知識青年,在那個歲月里追求進步,追求知識,努力向社會奉獻的心路歷程。書中寫出了一個五谷不分的城市青年,怎樣在農民的教導下懂得生活,又怎樣在勞動中體驗了農民的艱辛。 《山路留痕》文筆流暢語言生動,行文暢達,主題鮮明,頗具個性,具有一定的文學性和藝術性,易于讀者產生思想及情感共鳴。
山路留痕 內容簡介
徽州是一個故事發達的地方,“三言兩拍”當中分量十足的徽商故事考其源頭,定然是漂泊在外的徽州男人或堅守在內的女人們嘴中說出來的,經過加工才成了“古典白話”的“市民小說”。自1949年以來,徽州一黃山市從事文學創作的同仁中,來自外地的作家占了相當比例,取得的成果也相對較高。他們不諳徽州方言,直接就繞了過去。過去如此,現時仍然呈現著這種特點,不過已經發生“質”的變化。《山路留痕》作者徐海嘯為上世紀50年代上海下放知青,他們不是徽州人,但又是,他們陷在徽州文化的汪洋大海里已經很久很深,帶有自傳色彩又融合了徽州風土人情的人生經歷,其中“徽州元素”已經濃得化不開。他記錄下的基層在歷次運動中群眾的遭遇,無可辯駁地證明:只有改革開放,個人才會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實現人生的*大信”。
山路留痕 目錄
二、板橋翻上了天
三、烏鴉鳴叫著飛過云彩斑駁的藍天
四、牛脾氣的書呆子
五、爭先恐后
六、黑油油的土地
七、皓月當空
八、滿倉牌香煙
九、飛機群隊
十、飛賊
十一、毛爪子
十二、馬頭墻的一角
十三、堂·吉訶德
十四、我的心在七上八下翻騰
十五、從米籮跳到糠籮
十六、大腳拇指伸到了我的嘴里
十七、愛
十八、古蘭丹姆
十九、馬屁精
二十、里程碑
二十一、吳志良不是傻瓜
二十二、俱樂部
二十三、永久的遺憾
二十四、史無前例
二十五、中秋滿月
二十六、朋友
二十七、我的靈魂蒙上了一層陰影
二十八、樹欲靜而風不止
二十九、歷史的轉折
山路留痕 作者簡介
徐海嘯,上海知青,1940年上海市五四中學畢業。1957年自上海來徽州插隊落戶,與當地農民同吃同住同勞動,當了五年公社社員。1961年被國家調用,先后在文化館、農村小學和銀行工作。自學取得安徽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大專學歷。50萬字的《徽州·祁門風俗》,2014年1月在安徽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徽學研究成績顯著,獲得黃山市徽學研究院研究員稱號。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隨園食單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