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235843
- 條形碼:9787301235843 ; 978-7-301-23584-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 本書特色
本書關注以19世紀為中心時段的西方藝術,廣泛涉及繪畫、雕塑、建筑、攝影、裝飾藝術,涵蓋新古典主義、浪漫主義、現實主義、自然主義、唯美主義、現代主義等流派,詳盡介紹名家名作及重要藝術觀念的演進,立體呈現構成藝術場域的藝術家、美術學院、批評家、畫商、各類購買者等要素的變化,更將藝術的演變置于19世紀西方政治、經濟巨變的背景中,助讀者全面把握這段藝術史錯綜復雜的線索,了解藝術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學院規則走向藝術自由的精彩歷程。 含574幅插圖,特設39個專欄介紹特殊的藝術作品、藝術技法或歷史背景,另附大事年表、術語表,以及詳盡的參考文獻列表(含影視資料推薦)。
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 內容簡介
基于我近四十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這是迄今*好的一本關于19世紀西方藝術的教材。作者以高超的手法將歷史、觀念、藝術作品熔鑄成一個整體,并清晰闡述了主要的藝術史議題。 ——加布里埃爾.韋斯伯格(gabriel weisberg),明尼蘇達大學教授 曲培醇的《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堪稱力作。她將自己廣聞的博識、細膩的感悟和謹嚴的思考熔于一爐,從而使一段特定時期的歐洲美術史變得如此清晰、生動而又引人深思。 ——丁寧,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副院長。
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 目錄
導 論
**章 洛可可、啟蒙運動及18 世紀中葉對新藝術的呼喚
第二章 古典的范式
第三章 喬治王時代晚期的英國藝術
第四章 法國的藝術與革命宣傳
第五章 拿破侖時代的藝術
第六章 弗朗西斯科. 戈雅與世紀末的西班牙繪畫
第七章 浪漫主義在德語世界的肇始
第八章 風景的重要地位--19 世紀早期的英國繪畫
第九章 法國復辟時期對古典主義的拒斥
第十章 法國七月王朝時期(1830-1848)藝術與視覺文化的普及
第十一章 1848 年革命與法國現實主義的崛起
第十二章 進步、現代性與現代主義--第二帝國期間(1852-1870)法國的視覺文化
第十三章 從維也納會議到德意志帝國統一前(1815-1871)德語國家的藝術
第十四章 維多利亞時代(1837-1901)的英國藝術
第十五章 民族國家的驕傲與國際競爭--大型國際博覽會
第十六章 巴黎公社后的法國藝術--保守與現代主義趨向
第十七章 法國1880 年代的前衛藝術
第十八章 埃菲爾鐵塔建成初期
第十九章 "美好年代"時期的法國
第二十章 1920 年前后的國際潮流
大事年表
術語表
參考文獻
譯后記
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 作者簡介
曲培醇(Petra ten-Doesschate Chu)教授生于荷蘭,定居于美國,自1972年起在美國西東大學美術與音樂系擔任教授,教齡四十余年,公認為19世紀藝術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者。現任西東大學美術與音樂系學術總監,《十九世紀世界藝術》執行主編,曾任十九世紀藝術史研究者協會主席。多次獲獎,包括簡與摩根.惠特尼藝術史學術獎金、約翰.西蒙.古根海姆紀念學術獎金,以及兩次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獎金。著作十余本,包括《法國現實主義與荷蘭諸大師》《透視庫爾貝》《古斯塔夫.庫爾貝的信》《十九世紀歐洲藝術史》《法國最自負的人:古斯塔夫.庫爾貝與十九世紀媒介文化》。 丁寧,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副院長,任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北京國際雙年展策劃委員、教育部美術學科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著有《接受之維》《美術心理學》《綿延之維——走向藝術史哲學》《藝術的深度》《圖像繽紛——視覺藝術的文化維度》等;譯有《傳統與欲望——從大衛到德拉克洛瓦》《畢沙羅傳》、《注釋被忽視的事物——靜物畫四論》《媒體文化》《博物館懷疑論——公共博物館中的藝術展覽史》和《解碼西方名畫》等。
- >
隨園食單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