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缽園談藝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9552375
- 條形碼:9787549552375 ; 978-7-5495-523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缽園談藝錄 本書特色
本書收錄桂林兩代文化名人林半覺、林漢濤父子的文字作品,相關藝術作品,以及日常生活和藝術創作照片。 林半覺被譽為“廣西石刻活字典”,“南國畫壇焦墨高手,兩江四湖寫生專家”是業內人對林漢濤的評價。 林家父子對桂林現當代文化的發展、傳承有重要貢獻。
缽園談藝錄 內容簡介
林家父子林半覺、林漢濤,是對桂林乃至全國現當代文化的發展與傳承有重要貢獻的兩代文化名人,本書收錄的有關他們的文字、藝術作品,對讀者了解現當代文學藝術的走向,有重要參考價值。
缽園談藝錄 目錄
**輯 金石有聲
桂林蘆笛巖壁書初探 林半覺 / 2
北宋大畫家米芾桂游石刻考釋 林半覺 / 9
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桂游石刻研校 林半覺 / 18
記馬君武博士 林半覺 / 29
篆刻學有傳承 林半覺 / 36
方以智桂林石刻跋尾 林半覺 / 38
林半覺詩詞選(一) 林半覺 / 41
林半覺詩詞選(二) 林半覺編撰 / 55
附錄一:桂林缽園珍貴史料 / 82
附錄二:林半覺編輯整理著作目錄 林漢濤 / 91
附錄三:甲骨文書法史年表(1907—1983) 陳愛民 胡長春 / 93
第二輯 春雷贊響
郭沫若與林半覺 林漢濤 / 104
馬君武博士的親筆遺墨 林漢濤 / 110
廣西首家私人藝術館開館 林漢濤 / 111
大亨先生常用印簡述 林漢濤 / 112
徐悲鴻先生在桂林 林漢濤 / 115
與廣西、桂林極有緣的大畫家宗其香 林漢濤 / 121
康有為的女弟子大書法家肖嫻 林漢濤 / 126
草圣林散之印象 林漢濤 / 128
美髯公馬萬里趣聞 林漢濤 / 129
行萬里路,不如爬萬架山 林漢濤 / 137
動畫片宗師萬籟鳴 林漢濤 / 139
當過十七年補鞋匠的大油畫家 林漢濤 / 144
才高八斗的“圣誕老人”周寶和 林漢濤 / 150
憶羅香林與林半覺二老的桂林藝緣 林漢濤 / 154
朱蔭龍談狗經 林漢濤 / 164
柯髯公其人其事 林漢濤 / 167
詞人學者畫家吳藕汀 林漢濤 / 172
一位很有創造精神的書法篆刻家李駱公 林漢濤 / 175
貴港走出的大畫家廖連貴 林漢濤 / 178
以大取勝的美籍華裔畫家林緝光 林漢濤 / 181
一個不辱教學和創作雙重使命的美術群體 林漢濤 / 183
詩人書家周鼐 林漢濤 / 185
“現代重彩”畫派的創始人之一的劉紹薈 林漢濤 / 187
桂林根藝祖師俞定遠 林漢濤 / 189
劉海粟在泰山腳下收的弟子鄭興業 林漢濤 / 191
觀賞石與書畫家 林漢濤 / 195
一位不幸又很幸運的畫家諸葛志潤 林漢濤 / 200
繪塑雙清的藝術教育家朱培鈞 林漢濤 / 203
寫在林半覺藝術陳列館展前 林漢濤 / 206
半覺老故事示兒 林漢濤 / 218
林半覺略歷及篆刻藝術 林漢濤 / 227
五子登科淺議 林漢濤 / 233
與時俱進,奮起直追 林漢濤 / 236
我的父親和《林半覺遺作集》 林漢濤 / 238
杰出的書法篆刻家徐松安 林漢濤 / 241
第三輯 真情流露
林半覺先生的篆刻 梅舒適 / 246
林半覺抗戰印章篆刻 魏華齡 / 247
廣西石刻的“活字典”林半覺 魏華齡 / 248
張大千在桂林 甘廣秋 / 268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王大亨 / 270
書畫誼金石緣 江 東 / 276
林半覺為豐子愷治印小記 江 東 / 278
林半覺老人忍讓求全記 江 東 / 279
八桂遺聞 江 東 / 281
師古不泥法秦漢 張開政 / 282
日本出版的《林半覺(篆刻)遺作集》 吳昌明 / 284
缽園父子翰墨情緣 李海鳴 / 286
抗戰時期桂林文化城文化名人間的交往 張明學 / 290
徐悲鴻畫印《陽朔天民》 盧漢宗 / 302
徐悲鴻在廣西 楊益群 / 303
兩代人一個世紀的耕耘 龍麗芬 / 321
缽園里的抗戰文化記憶 陳遠岸 / 325
秦漢古風韻,鑿鑿金石聲 林棲鳳 / 331
小記徐悲鴻在桂林陽朔 龐鐵堅 / 341
丹山碧水留蹤跡,蒼崖古碑鐫精神 龍麗芬 / 350
興安發現林半覺題記碑刻 周昱麟 / 353
桂海碑林的研究先驅 史翔 漢濤 / 354
石濤《舟過六如亭》 林中嵐 / 356
徐悲鴻《漓江春雨圖》賞析 林中嵐 / 359
我讀《林半覺篆刻》 林中嵐 / 361
淺談八大山人書體形態藝術 林中嵐 / 364
金石精神長不朽:論林半覺篆刻的教育價值 唐長興 馬一博 / 366
缽園,心靈的棲所 李興華 / 373
寫在林半覺先生印展之前 陳亦非 / 376
林半覺父子:一生致力保存桂林文化 陳延明 / 381
出神入化 陽宏輝 / 385
林半覺篆刻藝術分析 唐長興 韋 佳 / 388
林半覺論金石文字書 羅香林 / 403
林半覺藝術陳列館揭牌開館 / 413
林老半覺夫子藝術展剪彩詩賀志慶 蕭 灑 / 426
文史學家、金石篆刻家林半覺先生 / 427
第四輯 美酒香甜
西江月?題林漢濤君“兩江四湖”畫冊 李金早 / 434
缽園訪談錄 關洪江 / 435
漢濤學兄桂林人 王文華 / 439
“朋友用繩子拉我登上老人山” 梁 亮 / 442
真愛無言 情系桂林 楊力葉 / 445
可貴的自覺 張景鴻 / 448
眷念桂林城景,力繪兩江四湖 陳遠岸 / 450
焦墨戰場的主將 周 公 / 455
老樹遒根的化身 東 木 / 458
用傳統視覺藝術銘刻桂林文化史 黃偉林 敬曉娟 李佳佳 / 466
“雛鳳清于老鳳聲” 陳邇冬 / 477
“桂林城景”焦墨畫,獨樹一幟震藝壇 葛正忠 / 479
偏向險峰辟蹊徑 龐鐵堅 / 488
古稀義重賀州緣 解慶林 / 492
私家建的博物館 阿 關 / 494
瀚墨淋漓山水同光 陳孝信 鄭 奇 / 499
筆顛墨狂意新 方 巍 / 502
讀林漢濤書法隨感 董欣賓 / 506
南國書壇一英杰 伍 月 / 509
性倔骨傲筆顛墨狂 李海鳴 / 512
他從大山走出來 周建國 唐艷林 / 516
銅琶鐵板唱大江 廖玉樺 / 519
攜美東去 載譽南歸 李海鳴 / 521
雄強激蕩 精贍其內 雷動春 / 524
盆聚靈秀筆起狂濤 甘金山 / 527
漢柏風骨又聞濤 王大亨 / 529
醉心金石 妙擅丹青 情結硯刻 萬競君 / 533
展示秦文化古拙韻味 周 公 / 537
詠焦墨畫壇主將 劉國襄 / 539
讓我“大吃四驚”的人 姜革文 / 544
后記 / 546
桂林蘆笛巖壁書初探 林半覺 / 2
北宋大畫家米芾桂游石刻考釋 林半覺 / 9
南宋愛國詞人張孝祥桂游石刻研校 林半覺 / 18
記馬君武博士 林半覺 / 29
篆刻學有傳承 林半覺 / 36
方以智桂林石刻跋尾 林半覺 / 38
林半覺詩詞選(一) 林半覺 / 41
林半覺詩詞選(二) 林半覺編撰 / 55
附錄一:桂林缽園珍貴史料 / 82
附錄二:林半覺編輯整理著作目錄 林漢濤 / 91
附錄三:甲骨文書法史年表(1907—1983) 陳愛民 胡長春 / 93
第二輯 春雷贊響
郭沫若與林半覺 林漢濤 / 104
馬君武博士的親筆遺墨 林漢濤 / 110
廣西首家私人藝術館開館 林漢濤 / 111
大亨先生常用印簡述 林漢濤 / 112
徐悲鴻先生在桂林 林漢濤 / 115
與廣西、桂林極有緣的大畫家宗其香 林漢濤 / 121
康有為的女弟子大書法家肖嫻 林漢濤 / 126
草圣林散之印象 林漢濤 / 128
美髯公馬萬里趣聞 林漢濤 / 129
行萬里路,不如爬萬架山 林漢濤 / 137
動畫片宗師萬籟鳴 林漢濤 / 139
當過十七年補鞋匠的大油畫家 林漢濤 / 144
才高八斗的“圣誕老人”周寶和 林漢濤 / 150
憶羅香林與林半覺二老的桂林藝緣 林漢濤 / 154
朱蔭龍談狗經 林漢濤 / 164
柯髯公其人其事 林漢濤 / 167
詞人學者畫家吳藕汀 林漢濤 / 172
一位很有創造精神的書法篆刻家李駱公 林漢濤 / 175
貴港走出的大畫家廖連貴 林漢濤 / 178
以大取勝的美籍華裔畫家林緝光 林漢濤 / 181
一個不辱教學和創作雙重使命的美術群體 林漢濤 / 183
詩人書家周鼐 林漢濤 / 185
“現代重彩”畫派的創始人之一的劉紹薈 林漢濤 / 187
桂林根藝祖師俞定遠 林漢濤 / 189
劉海粟在泰山腳下收的弟子鄭興業 林漢濤 / 191
觀賞石與書畫家 林漢濤 / 195
一位不幸又很幸運的畫家諸葛志潤 林漢濤 / 200
繪塑雙清的藝術教育家朱培鈞 林漢濤 / 203
寫在林半覺藝術陳列館展前 林漢濤 / 206
半覺老故事示兒 林漢濤 / 218
林半覺略歷及篆刻藝術 林漢濤 / 227
五子登科淺議 林漢濤 / 233
與時俱進,奮起直追 林漢濤 / 236
我的父親和《林半覺遺作集》 林漢濤 / 238
杰出的書法篆刻家徐松安 林漢濤 / 241
第三輯 真情流露
林半覺先生的篆刻 梅舒適 / 246
林半覺抗戰印章篆刻 魏華齡 / 247
廣西石刻的“活字典”林半覺 魏華齡 / 248
張大千在桂林 甘廣秋 / 268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王大亨 / 270
書畫誼金石緣 江 東 / 276
林半覺為豐子愷治印小記 江 東 / 278
林半覺老人忍讓求全記 江 東 / 279
八桂遺聞 江 東 / 281
師古不泥法秦漢 張開政 / 282
日本出版的《林半覺(篆刻)遺作集》 吳昌明 / 284
缽園父子翰墨情緣 李海鳴 / 286
抗戰時期桂林文化城文化名人間的交往 張明學 / 290
徐悲鴻畫印《陽朔天民》 盧漢宗 / 302
徐悲鴻在廣西 楊益群 / 303
兩代人一個世紀的耕耘 龍麗芬 / 321
缽園里的抗戰文化記憶 陳遠岸 / 325
秦漢古風韻,鑿鑿金石聲 林棲鳳 / 331
小記徐悲鴻在桂林陽朔 龐鐵堅 / 341
丹山碧水留蹤跡,蒼崖古碑鐫精神 龍麗芬 / 350
興安發現林半覺題記碑刻 周昱麟 / 353
桂海碑林的研究先驅 史翔 漢濤 / 354
石濤《舟過六如亭》 林中嵐 / 356
徐悲鴻《漓江春雨圖》賞析 林中嵐 / 359
我讀《林半覺篆刻》 林中嵐 / 361
淺談八大山人書體形態藝術 林中嵐 / 364
金石精神長不朽:論林半覺篆刻的教育價值 唐長興 馬一博 / 366
缽園,心靈的棲所 李興華 / 373
寫在林半覺先生印展之前 陳亦非 / 376
林半覺父子:一生致力保存桂林文化 陳延明 / 381
出神入化 陽宏輝 / 385
林半覺篆刻藝術分析 唐長興 韋 佳 / 388
林半覺論金石文字書 羅香林 / 403
林半覺藝術陳列館揭牌開館 / 413
林老半覺夫子藝術展剪彩詩賀志慶 蕭 灑 / 426
文史學家、金石篆刻家林半覺先生 / 427
第四輯 美酒香甜
西江月?題林漢濤君“兩江四湖”畫冊 李金早 / 434
缽園訪談錄 關洪江 / 435
漢濤學兄桂林人 王文華 / 439
“朋友用繩子拉我登上老人山” 梁 亮 / 442
真愛無言 情系桂林 楊力葉 / 445
可貴的自覺 張景鴻 / 448
眷念桂林城景,力繪兩江四湖 陳遠岸 / 450
焦墨戰場的主將 周 公 / 455
老樹遒根的化身 東 木 / 458
用傳統視覺藝術銘刻桂林文化史 黃偉林 敬曉娟 李佳佳 / 466
“雛鳳清于老鳳聲” 陳邇冬 / 477
“桂林城景”焦墨畫,獨樹一幟震藝壇 葛正忠 / 479
偏向險峰辟蹊徑 龐鐵堅 / 488
古稀義重賀州緣 解慶林 / 492
私家建的博物館 阿 關 / 494
瀚墨淋漓山水同光 陳孝信 鄭 奇 / 499
筆顛墨狂意新 方 巍 / 502
讀林漢濤書法隨感 董欣賓 / 506
南國書壇一英杰 伍 月 / 509
性倔骨傲筆顛墨狂 李海鳴 / 512
他從大山走出來 周建國 唐艷林 / 516
銅琶鐵板唱大江 廖玉樺 / 519
攜美東去 載譽南歸 李海鳴 / 521
雄強激蕩 精贍其內 雷動春 / 524
盆聚靈秀筆起狂濤 甘金山 / 527
漢柏風骨又聞濤 王大亨 / 529
醉心金石 妙擅丹青 情結硯刻 萬競君 / 533
展示秦文化古拙韻味 周 公 / 537
詠焦墨畫壇主將 劉國襄 / 539
讓我“大吃四驚”的人 姜革文 / 544
后記 / 546
展開全部
缽園談藝錄 作者簡介
林漢濤,缽園主人。現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潑墨書畫研究會副會長,廣西詩書畫金石研究會副會長,廣西詩書畫金石研究會副會長,桂林中日書法研究會理事,國家高級美術師,廣西美術家協會會員。
書友推薦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唐代進士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隨園食單
- >
推拿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