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百年世事:德國原總理施密特與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對話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20887
- 條形碼:9787511720887 ; 978-7-5117-2088-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世事:德國原總理施密特與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對話錄 本書特色
《百年世事》不是一本歷史書,而是一本對話錄,憑借赫爾穆特施密特的豐富政治閱歷和弗里茨斯特恩的深厚歷史素養,為回顧世界史提供了一種獨具洞察力的眼光。兩人相交已久,三天時間內促膝而談,談的都是上心話題:從歷史吸取哪些經驗教訓?百年之末如何總結共同經歷的20世紀?遇到的人里,誰給他們留下的印象*深?……
一席談同樣成就了一本激動人心且風聲水起、坦誠相見又不失幽默的書。書中政治家與史學家傳球,討論中求同存異,各自立場都經過深思熟慮,解釋則入木三分,其間不乏名人軼事。兩位耄耋智者談天說地,跨越世紀,馳騁當今世界,成就了這部空前的史普著作,讀者從中當能獲取點滴智慧。
我們也清楚,高壽未必睿智。不過我們希望,題目的多姿多彩和雙方的唇槍舌戰能彌補讀者可能感到的不足之處。一個根在德國的美國史學家和一個不在職的德國政治家圍繞他們經歷的世紀和世界的重大問題交流記憶、經驗和觀點。交談伊始,我們就明白,不可能找到完滿答案,但可能在探討這個或那個問題時前進一步。到*后,我們感到彼此都受益匪淺。
﹝德﹞赫爾穆特施密特﹝美﹞弗里茨斯特恩
百年世事:德國原總理施密特與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對話錄 內容簡介
“弗里茨,請!”—— 這一句開始了兩位朋友之間的一席談。赫爾穆特 施密特和弗里茨 斯特恩相識多年,兩位月旦長者,口無遮攔,三天跑下一場跨時空馬拉松,共同暢談世界兩百余年的歷史事件和三百多位國際人物,進而整理成書,內容涵蓋如納粹在德國的興起、美國政治精英和對外政策的演變、戈爾巴喬夫與蘇東的垮臺、兩德合并、洪堡兄弟對德國教育科學的影響、俾斯麥與德國政治體制的缺陷、當下的金融和經濟危機、美國醫療改革、歐盟奇跡等。書里歷史斷片的陳年老窖俯拾皆是,枚舉了不少他們相識的老朋友和親歷事件,從非常私人化的側面讓人看到某些大人物的小舉動、大事件后的小細節,讀起來別有韻味。
百年世事:德國原總理施密特與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對話錄 目錄
德文版序ⅰ
**天上午
歷史意識——入侵俄羅斯——1941 年——美國參戰——德國
與波蘭——茲比格涅夫 布熱津斯基——美國東海岸——布什父子
——門羅主義——阿爾弗雷德 塞耶 馬漢——亞利克西斯 德
托克維爾——美中關系——中國崛起——再談東海岸——麥克洛伊、
基辛格、錢尼——新保守黨人——美國與以色列——德國是否
對以色列負有責任?——德國的反猶主義——亞爾馬沙赫特的凱恩斯
主義——希特勒的早期成就——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大屠殺
**天下午
表率——托馬斯 杰斐遜——滅絕印第安人——英雄崇拜——
托馬斯 卡萊爾——尤利烏斯 朗貝恩——德國的非理性——尼采
語錄——焚書——1939 年——禮崩樂壞——德國人知道哪些?——
德國缺乏政治教育——普魯士改革——洪堡兄弟——《聯邦黨人文集》
——《凡爾賽條約》——“一戰”——魯登道夫 興登堡——可怕
的軍人特權——魏瑪前景——托馬斯 曼——德國學者
第二天上午
全集——杰拉爾德 福特——美國副總統的作用——洛克菲勒
兄弟——新媒體——阿登納、科爾與電視——互聯網:風險與機遇
——媒體的權力——為奧巴馬競選——政黨財源——艾森豪威爾
——美國憲法——對比:憲法——自由民主黨——經濟自由主義
——為什么我們需要國際規則?——說財富——新舊價值觀——政治
與道德——各種傳統——教育——移民命運——聯邦共和國初期
第二天下午
以色列:一個棘手的題目——沖突的根源——格爾松 布萊
希羅德——俾斯麥——德國人的俾斯麥熱——戈爾巴喬夫——蘇聯
解體——勃列日涅夫——波蘭的先驅作用——歐安會——人權第三項
——昂納克——統一的麻煩——經濟玩忽職守——政治里的真理
——作為政治工具的妥協——金融危機的尺度——美國的公共債務
——寄望奧巴馬——保護主義的危險——資本主義到底是什么?
第三天上午
醫生——美國醫療衛生制度——人道主義干預——建國——
伊拉克——國際派兵——歐洲新的戰爭觀念——美國克服仇外心理
——加拿大旅行——馬克思主義——歷史上德國的社會民主有多么馬克思
主義?——馬克思主義的歷史意義——工人運動史——貝弗里奇
計劃——社會正義——魏瑪的終結——整體失敗——民主開端——
聯邦共和國早期的右翼思潮
第三天下午
肯尼迪——約翰 保羅二世——美國在歐洲重建中的作用——
歐盟奇跡——英國人的特殊作用——核威脅與不結盟條約——歐盟
的過度擴張——土耳其不能加入歐盟——西班牙與葡萄牙——雅魯
澤爾斯基和宣布波蘭戒嚴——德國在歐盟的未來角色——不能把歐
盟降為歐元——金融危機的教訓——智囊團——咨詢與決策——
一首詩
譯名表
譯后記
百年世事:德國原總理施密特與美國歷史學家斯特恩對話錄 作者簡介
赫爾穆特施密特(HelmutSchmidt),德國前總理,世界政壇備受尊重的政治家。曾于1975年應周恩來之邀來到中國,是第一位訪問中國且唯一一位與毛澤東見過面的德國總理。他從政期間,積極促成德國與中國的建交。在西方世界,他被認為是在經濟政策上卓有建樹的“偉人”,政治、軍事上“杰出的戰略思想家”。自1983年起作為德國《時代周報》(DieZeit)的聯合發行人,兼任由其本人參與發起的德國國家基金會名譽主席,前國家領導人俱樂部名譽主席。他對中國人民抱以友好感情,長期關注中國的歷史和文明;退休后來過中國15次,中國成了他后半生研究的焦點課題。已出版《論均勢戰略》、《西方戰略》、《偉人與大國》、《理解中國》等富有影響力的著作。
弗里茨斯特恩(FritzStern),1926年出生于德國的布雷斯勞(弗羅茨瓦夫,現屬波蘭),1938年移居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榮譽教授,著名的猶太人史、現代歐洲史特別是德國史史學家,獲得過多項國際大獎,曾在理查德霍爾布魯克(RichardHolbrooke)任美國駐德國大使期間,于1993—1994年擔任美國駐波恩大使館高級顧問。已出版《文化絕望的政治》(1961)、《權力的責任》(1967)、《非自由主義的失敗——現代德國政治文化論文集》(1972)、《金與鐵:俾斯麥、布萊希羅德與德意志帝國的建立》(1977)、《夢想與錯覺:德國歷史的戲劇》(1999)和《我所認識的五個德國》(2007)等著作。
譯者簡介:
王容芬,旅德學者。1947年生于北京,北京外國語大學東歐語系德語專業本科畢業,漢諾威大學哲學博士。曾先后供職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海德堡大學、慕尼黑大學、德國聯邦統計局,退休后為自由撰稿人。
譯作:
《馬克斯韋伯》(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8年版)
《學術生涯與政治生涯》(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版)
《國際社會學家詞典》(上下卷,領銜譯、校,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7/1990年版)
《入世修行——馬克斯韋伯脫魔世界理性集》(與陳維綱合譯,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倫理之業》(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版/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
《儒教與道教》(商務印書館1995年版/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版/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修訂版)
著作:
《獨裁與霸權——馬克斯韋伯卡里斯馬概念考析》(柏林1997年德文版)
《惡之花——毒品世界探尋》(與徐鴻賓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
《太古演義女酋長三部曲》(中央編譯出版社即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史學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