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佛克馬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3645
- 條形碼:9787516123645 ; 978-7-5161-2364-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佛克馬研究 本書特色
《佛克馬研究》以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的多元變奏為背景,從系統、整合以及淵源探求的角度出發,在大量閱讀**手外文資料的基礎上,采用現代文本分析、宏觀觀照以及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對佛克馬學術思想、理論淵源以及批評立場進行了比較全面和翔實的論述。 王蕾專著的《佛克馬研究》包括引言、正文四章和結語三個部分。
佛克馬研究 內容簡介
王蕾專著的《佛克馬研究》這部著作中,以其清晰的理論梳理與辨析,使我們明了佛克馬的文學研究體系及其在國際比較文學界突顯中國文學存在的重要意義。佛克馬以其多語運用,歐洲學者的學術背景,又以影響當代文學研究的種種理論與方法,包括波普爾的“證偽、證實”科學哲學判斷方法,接受美學對當代文學研究視閾的拓展和方法的補充。作者以國際比較文學界的地位和影響,突顯中國文化及文學在世界比較文學體系中的存在意義和跨躍異質文化的比較文學研究對差異的關注,在佛克馬的研究中,跨文明的視野成為學術的焦點,差異的存在也獲得了合法性。解決了無論歐洲,還是北美的話語范式,在面對異質文化時缺乏解釋效力的問題。
佛克馬研究 目錄
一、佛克馬文學理論的研究價值
二、研究對象界說及研究現狀
三、基本內容與創新目標
**章 文學語言研究:重寫與跨文化互文性
**節 互文性、跨文化互文性與重寫
一、互文性及跨文化互文性
二、重寫的界定
三、互文性、重寫與主體性
第二節 重寫與審美體驗
一、審美研究的衰落與復興
二、佛克馬對審美的定義
三、重寫的審美體驗
第三節 重寫與跨文化互文性的實證性研究
一、東西傳統中的諸種重寫
二、跨文化互文性
三、重寫的動機和方式
第二章 文學接受研究:歷時與共時的傳播
**節 現代西方文學接受研究
一、接受美學的緣起
二、德國接受美學的主要貢獻
三、美國的讀者反應批評
第二節 文學接受的歷時研究
一、文學作品觀念的演變
二、審美規范的變化與文學接受
三、接受史研究實證舉隅
第三節 跨文化文學接受
一、文學成規與文學接受
二、文學接受與文化身份認同
三、文學接受與經典的形成
第三章 文學史觀
**節 文學史的性質
一、阻礙文學史研究的幾種觀點
二、文學史的性質
第二節 文學史研究中的幾個問題
一、文學史編撰的前提:文學符碼
二、文學史與實證研究
三、歷史事件的獨特性與歷史解釋
四、文學系統變化的動因
第三節 現當代文學史上的社會話語與符碼
一、象征主義
二、表現主義
三、現代主義
四、后現代主義
第四章 比較文學觀
**節 文化相對主義與比較文學
一、文化相對主義的起源
二、文化相對主義與比較文學及文化關系
三、文化相對主義的相對性
四、文化相對主義引發的討論
第二節 比較文學的研究方法
一、比較文學發展的三個階段
二、實證主義影響研究反思
三、跨文化平行研究反思
四、比較文學研究的新范式
第三節 新世界主義與世界文學
一、西方世界主義思想的源流
二、全球化時代和多元文化主義
三、文學審美閱讀與新世界主義的建構
四、世界文學的反思
結語 佛克馬文學理論的意義及局限
附錄 一佛克馬教育、工作及學術活動年表
早期個人資料
教育經歷
工作經歷
學術榮譽
編輯委員會成員
系列叢書
期刊
其他專業職務
附錄二 佛克馬主要專著及參編著作表
專著及合著
編著及期刊的專刊
附錄三 佛克馬發表于學術期刊或其他論著的文章(至2008年)
參考文獻
英文部分
中文部分
中文期刊文章
后記
佛克馬研究 作者簡介
王蕾女,1970年6月生于青海省西寧市,漢族。2005年于天津師范大學獲英語語言文學碩士學位。2009年畢業于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鞍山師范學院外語系副教授。主要從事比較文學、外國文學研究,尤致力于西方文學理論研究。曾在《文學理論前沿》、《中外文化與文論》、《外國文學研究》上發表研究論文多篇。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姑媽的寶刀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