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全二冊)-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129159
- 條形碼:9787516129159 ; 978-7-5161-2915-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全二冊)-修訂版 本書特色
李揚編著的《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共2冊修訂版 )》是筆者研究知識產權法16年以來的結晶。《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共2冊修訂版)》主要貫穿以下知識產權法基本思想: 1、知識產權表面上雖然是建立在抽象物 (知識)上的權利,但它反映的并不是人與物之間的關系,而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它本質上是法律創設的權利,是制約他人行為模式的權利。 2、由于知識產權并不存在有形財產權那樣的限制權利邊界的物理焦點,因此相對于有形財產權來說,知識產權對他人行為模式的影響范圍更廣,程度更深,甚至可以超越國界。 3、知識產權正當性的根據,不能從屬于自然權利范疇的洛克財產權勞動理論中尋找,而應當通過功利主義中的工具主義理論——激勵理論加以論證。知識產權并不是一種自然權利,而是通過法律人為擬制出來的權利。 4、在法律擬制知識產權的過程中,盡管不可避免地必須借助民主立法程序,但在反映不同社會主體利益的過程中,民法立法程序存在偏差,容易組織化的、大集團的利益很容易在知識產權法中得以反映,而分散的、不容易被組織化的利益特別是大眾的利益很難在知識產權法中得以反映,因此需要賦予法官適當的自由裁量權,以糾正民主立法過程中利益反映不均衡的現象。 5、由于類型化的知識產權(權利)和未類型化為知識產權的知識性利益在法律上的位階不同,因此不但應對權利享有者和利益享有者的停止侵害請求權進行區分,沒有必要賦予利益享有者停止侵害請求權。即使對于權利享有者而言,考慮到知識產權保護和利用的關系,在被告停止侵害嚴重損害公共利益等特定情況下,對其停止侵害請求權也應當進行限制。 6、方法論上應該嚴格區分立法論和解釋論。
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全二冊)-修訂版 內容簡介
李揚編著的《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共2冊修訂版)》是筆者研究知識產權法16年以來的結晶。該書與國內所有知識產權法著作不同的*大特點在于,貫徹民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知識產權特別法這樣一種整體性知識產權法的觀念,區別立法論和解釋論的不同視角,盡可能納入了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討論細致而深入。這種特點使得本著作深具實踐價值和理論價值,將受到知識產權法官、律師、管理者、學生、研究人員的高度青睞。
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全二冊)-修訂版 目錄
**章 知識產權的性質、特征和知識產權法的體系 **節 知識產權的性質 一、知識產權是一種無體財產權 二、知識產權是一種私權 第二節 知識產權的特征 一、知識產權的本質特征——客體的非物質性 二、知識產權對傳統財產權的沖擊 第三節 知識產權法的體系和分類 一、知識產權法的體系 二、知識產權法的分類第二章 知識產權法定原則的理論基礎、缺陷及其克服 **節 知識產權法定原則的含義及其理論基礎 一、知識產權法的制定法起源 二、洛克財產權勞動理論的意義和缺陷 三、知識產權客體的經濟特性 四、持有不正義的正義 第二節 知識產權法定原則的缺陷:侵權構成的限定性 及其局限 一、知識產權法定原則作為立法原則和司法原則的 功能 二、知識產權法定原則的缺陷 第三節 知識產權法定原則缺陷的克服:堅持侵權 構成的非限定性 第四節 侵權構成的非限定性在知識產權領域中應用的 兩個關鍵問題 一、受法律保護的利益范圍問題 二、請求權的區別問題第三章 知識產權請求權的限制 引言 **節 現狀與問題 一、我國知識產權侵權中停止侵害請求權的現狀 二、問題之所在 第二節 限制停止侵害請求權的合理性和必要性 一、限制停止侵害請求權的合理性 二、限制停止侵害請求權之必要性 第三節 限制停止侵害請求權的可行性分析 一、我國相關立法條文的理解 二、我國司法裁判對“停止侵害當然論”的突破 第四節 比較法上的考察一美國、日本的學說及判例 一、美國法上的禁令制度 二、日本法上的差止請求權 三、比較法考察的啟示 第五節 限制停止侵害請求權的基本構想 一、“統一應對模式”與“分別應對模式” 二、實施限制的判斷主體 三、限制停止侵害請求權時的考量方法 四、替代性經濟補償金 結論第四章 知識產權請求權與訴訟時效制度的適用 **節 問題的提出和研究方法 第二節 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性質、特征和類型 一、知識產權請求權的性質 二、知識產權請求權的類型 第三節 知識產權請求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消極 理由(對否定說的評析) 第四節 知識產權請求權應當適用訴訟時效制度的積極 理由 第五節 結語第五章 知識產權立法和民法典編纂 **節 知識產權立法和民法典編纂關系的三種思路 第二節 民法典中是否必要設置知識產權編 一、世界上沒有成功的范例 二、知識產權的開放性、知識產權法的變動性與民法 典的穩定性發生矛盾 三、知識產權法的公法規范與民法典的私法屬性發生 矛盾 四、知識產權是否納入民法典,不是看它的重要性, 而是看它是否符合民法典的邏輯性和體系性 五、在民法典之外單獨制定知識產權法典也不可取第六章 知識產權濫用問題 **節 知識產權政策與反壟斷法的關系 一、美國知識產權政策與反壟斷法的關系 二、我國知識產權政策與反壟斷法的關系 第二節 知識產權濫用與反壟斷法的關系 一、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含義和表現形式 二、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規制方式 三、知識產權濫用行為的受害者是否可以行使請 求權? 第三節 必要設施理論在知識產權濫用反壟斷案件中的 應用 一、必要設施理論的由來及其主要內容 二、知識產權領域中是否能夠適用必要設施理論第七章 方法論問題:知識產權立法論和解釋論 **節 本章 的問題意識 第二節 何謂立法論和解釋論 第三節 法律解釋的原因和方法 一、法律解釋的原因 二、法律解釋的種類 三、法律解釋的具體方法 四、法律漏洞補充方法 第四節 法律解釋在知識產權法領域中的具體應用附錄 知識產權法政策學初探 一、知識產權正當化的根據 二、市場、立法、行政、司法在決定程序上的作用 分擔 三、知識產權法政策學的構想 四、結語
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全二冊)-修訂版 作者簡介
李揚,中南政法學院學士,北京大學法學碩士、博士,武漢大學法學院博士后出站。曾工作、研究于日本北海道大學法學研究科,現任深圳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法學家》、《法商研究》、《環球法律評論》、《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知識產權》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余篇,其中13篇被中國人民大學《民商法學》轉載。在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臺灣元照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法律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等出版社出版專著、譯著多部。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科技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知識產權法研究會理事。
- >
唐代進士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
- >
我與地壇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