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后浪電影學院054-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學 修訂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0071195
- 條形碼:9787510071195 ; 978-7-5100-7119-5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后浪電影學院054-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學 修訂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一本研究“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體系”的專論性著作,也是焦菊隱學派的血脈延續。
作者通過30多年的舞臺藝術實踐經驗,大量涉及世界名著及藝術家的經驗總結,又廣泛融匯中國古典文學理論、詩詞書畫、戲曲程式、俚俗掌故和趣聞逸事的精髓,綜合運用斯氏理論的前期框架、后期“形體動作方法”、傳統美學觀念、唯物主義心理學、從寫實走向寫意以及意、實結合的表演導演方法論,把斯氏理論落實成了具體的具有中國美學特色的表、導演實踐方法。
全書專設 “虛擬化真實”一章討論當今三大戲劇體系(斯坦尼、布萊布特、梅蘭芳)的異同,并提出:神、韻、味是中國傳統表演藝術的*高審美原則,其核心理念是意。
后浪電影學院054-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學 修訂版 內容簡介
推薦一:斯坦尼體系研究心得
推薦二:焦菊隱學派衣缽傳承
推薦三:掌握表演的心理技術
推薦四:結合民族的傳統美學
后浪電影學院054-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學 修訂版 目錄
序一 我愿為這本書做宣傳——也可以作序
序二 向熱愛表演藝術的讀者介紹一本好書
序三 祝福恩師
自 序
再版絮語 重睹芳華
第1講 表演藝術的性質
1.1 兩派的爭論
1.2 舞臺情感
1.3 角色的情感邏輯
1.4 情感的特性
1.5 動作與情感
1.6 動作的藝術
第2講 舞臺動作
2.1 前 言
2.2 動作的重要性
2.3 什么是舞臺動作
2.4 舞臺動作的兩個屬性
2.5 心理動作與形體動作
2.6 心理動作與形體動作的關系
2.7 動作與規定情境的關系
第3講 注意力集中
3.1 前 言
3.2 什么是注意
3.3 注意的種類
3.4 注意集中在生活和舞臺上的異同
3.5 注意力分散的原因
3.6 在舞臺上如何集中注意力
3.7 創造的起點
第4講 身心松弛
4.1 前 言
4.2 造成緊張的原因
4.3 排除雜念的方法
4.4 形體緊張造成的困擾
4.5 有機天性問題
4.6 訓練肌肉松弛的方法
第5講 想 象
5.1 前 言
5.2 什么是想象
5.3 再建性想象
5.4 創造性想象
5.5 隨意與不隨意想象
5.6 創作過程的階段性
5.7 演員的想象
5.8 合理的補充
5.9 提問、假設、求證
5.10 關于“意識流”
5.11 內心視象
第6講 單位與任務
6.1 前 言
6.2 如何劃分單位
6.3 如何為單位命名
6.4 如何確定任務
第7講 信念與真實感
7.1 前 言
7.2 生活真實與舞臺真實
7.3 信念與童真
7.4 舞臺虛假與不真實感
7.5 如何建立信念與真實感
7.6 無實物動作的作用
7.7 創造角色的內心生活
7.8 表演藝術中的分寸感
7.9 生活體驗與真實感
第8講 虛擬化的真實
8.1 前 言
8.2 中國戲曲藝術的真實感
8.3 對傳統創作意念的探討
8.4 中國戲曲藝術與布萊希特學說
8.5 戲曲程式與間離效果
8.6 戲曲表演的體驗問題
8.8 戲曲演唱中的神、韻、味
第9講 交 流
9.1 前 言
9.2 什么是舞臺交流
9.3 舞臺交流的幾種形式
9.4 外部交流的工具和手段
9.5 內部交流
第10講 適 應
10.1 前 言
10.2 有關適應的實例
10.3 舞臺適應
10.4 交流與適應
10.5 適應與氣質
第11講 內在動力
11.1 前 言
11.2 內在動力——**種解釋
11.3 內在動力——第二種解釋
11.4 不斷的線
11.5 演員的創作個性
11.6 直覺和情感路線
第12講 *高任務——貫串動作
12.1 前 言
12.2 作家創作的*高任務
12.3 劇本的*高任務
12.4 角色的*高任務
12.5 貫串動作
12.6 獨創性與傾向性
12.7 反貫串動作
12.8 單位任務與貫串動作
12.9 通過情節提煉*高任務和貫串動作
12.10 結束語
第13講 言語動作
13.1 語言與言語
13.2 生活言語與舞臺言語
13.3 言語動作的三個作用
13.5 角色的遠景
13.6 內心獨白
13.7 內心視象與言語動作
13.8 重音與頓歇…
13.9 語 調
13.10 標點符號
13.11 音 色
13.12 共 鳴
13.13 呼 吸
13.14 音 域
附錄一 弗洛伊德簡介
附錄二 巴甫洛夫簡介
附錄三 焦菊隱教授生平簡介
附錄四 洪深教授生平簡介
附錄五 人民藝術家老舍先生
附錄六 布萊希特評介
附錄七 梅耶荷德之路
后記 歲月留痕
中英文術語對照表
出版后記
后浪電影學院054-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學 修訂版 相關資料
我初學表演時,是傅老師用一些至今在“中戲”表演基礎教學中仍然沿用的“觀察生活練習”等方法,指導我們深入淺出地去實踐一些最基本的科學演技,為我們打下了比較好的基礎,避免在成長的過程中走更多的彎路;而這一切使我們受益匪淺。今天,傅老師的書將在國內出版,作為學生、晚輩,特別是作為其表演教學思想的受益者,我由衷地、發自肺腑地表示祝賀。
——鮑國安,國家一級演員,中央戲劇學院教授
本書寫得很有特色,作者不僅熟讀了、讀懂了、讀通了斯氏的著述,也讀了其他演技流派的東西。在比較中深入地闡明了自己對斯坦尼體系的看法。可以使人更容易了解和體會到斯氏對演員的深切期望和要求。并且一步一步地引導你走上現實主義表演藝術的康莊大道。我覺得這本書不僅學生應該讀,是好課本;作老師的也不妨一讀,它是個好教材。
——夏淳,中國著名話劇導演
本書深入淺出地吸納了斯氏體系的精華部分,又細致入微地剖析了其中需要重新解釋的地方,以便于讓讀者較為具體地明辨方向,從中把握住現實主義表演方法的實質。
——高長德,天津戲劇家協會主席
后浪電影學院054-演技教程 表演心理學 修訂版 作者簡介
傅柏忻,原籍廣東佛山,1930年生于香港,1954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音樂戲劇系,主修話劇導演專業。是我國著名戲劇大師洪深及焦菊隱教授的學生。曾在天津人民藝術劇院、天津戲劇學校、天津兒童藝術劇團從事編導及表演教學工作,并兼任天津音樂學院歌劇表演教席。1980年應邀協助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整理焦菊隱先生遺作《信念與真實感》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的形成過程》,除收入《焦菊隱文集》外,還在《天津劇壇》連載。1982年當選為天津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第二屆委員會委員,魯迅文學獎金評選委員會委員。多年來除導演了數十個古今中外的話劇、歌劇、戲曲及木偶劇外,作品有《三月三》、《考核之前》、《奔月》、《神笛》等,曾榮獲天津市頒發的建國三十周年劇本創作獎及導演獎。
- >
月亮虎
- >
隨園食單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