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應用文寫作基礎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4329198
- 條形碼:9787564329198 ; 978-7-5643-2919-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應用文寫作基礎 本書特色
應用文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人民群眾在處理日常公、私事務時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實用性文體,是在人類社會的生產實踐中為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歷史悠久,為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現代社會,應用文更成為每個現代人必須掌握的工具之一,應用文寫作成為每個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中高職學生來說,更應該注重進行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本教材的編寫宗旨就是以“通用、適用、實用”為原則,收錄了當前各種常用應用文文體。教材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 首先,注重實用性。本教材以通俗易懂、突出實用為目的,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在行文上,對具體文體寫作的內容要求、結構特點、寫作要求精準概括,點明各種文體的寫作特性,做到理論闡述簡潔,并以寫作范例為參照,每種應用文體后都附有“學與練”,便于理解和學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其次,注重示范性。本教材涉及的應用文體包含行政公文、事務應用文、經濟應用文、傳播應用文、禮儀應用文五大類別,所有文種均配有寫作范例,讀者可直接套用。 再次,注重時代性。本教材在內容編寫上充分考慮實際需要,力求與時俱進, 以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為標準。所用范例也多為近幾年的新作,具有典型性和時代氣息。 本教材共分七章,**章由李佳編寫;第二章由袁麗、陳建蓉、李佳編寫;第三章由熊瑛、蔣萍編寫;第四章由黃慧編寫;第五章由蔣萍編寫;第六章由陳建蓉編寫;第七章由袁麗編寫。
應用文寫作基礎 內容簡介
應用文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人民群眾在處理日常公、私事務時所使用的具有一定格式的實用性文體,是在人類社會的生產實踐中為滿足和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它歷史悠久,為推動人類社會的進步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現代社會,應用文更成為每個現代人必須掌握的工具之一,應用文寫作成為每個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中高職學生來說,更應該注重進行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本教材的編寫宗旨就是以“通用、適用、實用”為原則,收錄了當前各種常用應用文文體。教材具有如下鮮明的特點: 首先,注重實用性。本教材以通俗易懂、突出實用為目的,基本理論以必需、夠用為度。在行文上,對具體文體寫作的內容要求、結構特點、寫作要求精準概括,點明各種文體的寫作特性,做到理論闡述簡潔,并以寫作范例為參照,每種應用文體后都附有“學與練”,便于理解和學習,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實用性。 其次,注重示范性。本教材涉及的應用文體包含行政公文、事務應用文、經濟應用文、傳播應用文、禮儀應用文五大類別,所有文種均配有寫作范例,讀者可直接套用。 再次,注重時代性。本教材在內容編寫上充分考慮實際需要,力求與時俱進, 以2012年4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發布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為標準。所用范例也多為近幾年的新作,具有典型性和時代氣息。 本教材共分七章,**章由李佳編寫;第二章由袁麗、陳建蓉、李佳編寫;第三章由熊瑛、蔣萍編寫;第四章由黃慧編寫;第五章由蔣萍編寫;第六章由陳建蓉編寫;第七章由袁麗編寫。
應用文寫作基礎 目錄
**節 概念和作用
第二節 分類和特點
第三節 意義和要求
第二章 行政公文
**節 公文格式
第二節 常用公文
第三章 事務應用文
**節 便條單據
第二節 證明信 介紹信
第三節 申請書 自薦信
第四節 計劃 總結
第五節 會議記錄
第六節 調查報告 簡報
第七節 啟事 海報
第四章 經濟應用文
**節 意向書
第二節 經濟合同
第三節 說明書
第四節 廣告
第五節 招標書 投標書
第五章 傳播應用文
**節 消 息
第二節 演講稿
第三節 廣播稿
第六章 禮儀應用文
**節 歡迎詞 歡送詞
第二節 開幕詞 祝詞
第七章 應用文寫作常見問題
**節 應用文專用語言
第二節 應用文語言表述
第三節 應用文標點使用
附錄:黨政機關公文處理工作條例
參考文獻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與地壇
- >
二體千字文
- >
煙與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