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216265
- 條形碼:9787513216265 ; 978-7-5132-1626-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 本書特色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問世于戰國、秦漢之際,非一時一人之作,內容博大精深,它標志著中國醫藥學理論體系之形成和確立。自晉以降,對其研究者夥夥,著述頗豐。概而言之,一是全面注釋研究者,二是分類注釋研究者,三是專題發揮者。催分類注釋研究中有一類是撮要注釋研究者,《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即采用撮要注釋,究中之一善本明代李中梓先生所撰《內經知要》為藍本,對其中所選經文進行補充和刪減,以補為主,刪者寥寥。《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所選錄《黃帝內經》經文悉謂之“原文”,是在李氏《內經知要》基礎上,對其分類和內容順序進行了調整,即并“色診”“脈診”為“診法”,分類為道生、陰陽、藏象、經絡、診法、治則、病能七章。《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注釋”乃集歷代注家之長;“語譯”以直譯和醫理相結合,務使文理、醫理皆通,以便于初學者理解經文;各章末設有“小結”,對本章主要內容系統概括和總結,并承前啟后,將在《黃帝內經》理論指導下后世醫學的發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書問世,意在播揚《黃帝內經》之學,以裨益有志于中醫者。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 內容簡介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問世于戰國、秦漢之際,非一時一人之作,內容博大精深,它標志著中國醫藥學理論體系之形成和確立。自晉以降,對其研究者夥夥,著述頗豐。概而言之,一是全面注釋研究者,二是分類注釋研究者,三是專題發揮者。催分類注釋研究中有一類是撮要注釋研究者,《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即采用撮要注釋,究中之一善本明代李中梓先生所撰《內經知要》為藍本,對其中所選經文進行補充和刪減,以補為主,刪者寥寥。《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所選錄《黃帝內經》經文悉謂之“原文”,是在李氏《內經知要》基礎上,對其分類和內容順序進行了調整,即并“色診”“脈診”為“診法”,分類為道生、陰陽、藏象、經絡、診法、治則、病能七章。《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注釋”乃集歷代注家之長;“語譯”以直譯和醫理相結合,務使文理、醫理皆通,以便于初學者理解經文;各章末設有“小結”,對本章主要內容系統概括和總結,并承前啟后,將在《黃帝內經》理論指導下后世醫學的發展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是書問世,意在播揚《黃帝內經》之學,以裨益有志于中醫者。
打開《黃帝內經》之門-《內經知要》闡釋 目錄
上古天真論(節選)
四氣調神大論(節選)
陰陽應象大論(節選)
刺法論(節選)
第二章 陰陽
陰陽應象大論(節選)
金匱真言論(節選)
生氣通天論(節選)
五常政大論(節選)
第三章 藏象
金匱真言論(節選)
陰陽應象大論(節選)
靈蘭秘典論(節選)
六節藏象論(節選)
五藏生成篇(節選)
本輸篇(節選)
經脈別論(節選)
水熱穴論(節選)
本神篇(節選)
決氣篇(節選)
營衛生會篇(節選)
邪客篇(節選)
五味篇(節選)
上古天真論(節選)
五藏別論(節選)
玉機真藏論(節選)
五運行大論(節選)
第四章 經絡
經脈篇(節選)
逆順肥瘦篇(節選)
骨空論(節選)
脈度篇(節選)
海論(節選)
血氣形志篇(節選)
第五章 診法
脈要精微論(節選)
五色篇(節選)
五藏生成篇(節選)
五閱五使篇(節選)
刺熱篇(節選)
論疾診尺篇(節選)
經脈篇(節選)
經脈別論(節選)
三部九候論(節選)
疏五過論(節選)
征四失論(節選)
禁服篇(節選)
平人氣象論(節選)
玉機真藏論(節選)
根結篇(節選)
大奇論(節選)
方盛衰論(節選)
邪氣藏府病形篇(節選)
陰陽別論(節選)
第六章 治則
四氣調神大論(節選)
八正神明論(節選)
陰陽應象大論(節選)
標本病傳論(節選)
……
第七章 病能
索引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山海經
- >
自卑與超越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