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223709
- 條形碼:9787121223709 ; 978-7-121-2237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第 1 版出版以來,受到了廣大高職院校老師的認可和選用,在充分征求教師和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課程改革和*新的國家標準進行修訂編寫。本書以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為目標,將原《機械設計基礎》與《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突出機械設計與工程力學的緊密聯系。
全書共有11章,先后結合13個從企業工程應用中提煉出的實訓項目進行介紹。各章內容均按照工作原理、結構、強度計算的順序編寫,包括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帶傳動和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連接、軸、軸承等內容。本書配有“職業導航”、“教學導航”、“知識分布網絡”、“知識梳理與總結”,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高效率地學習知識與技能。
本書為高職高專院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應用型本科、成人教育、自學考試、開放大學、中職學校、培訓班的教材,以及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配有實訓指導書、免費的電子教學課件、自測題參考答案及精品課網站,詳見前言。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內容簡介
本書第 1 版出版以來,受到了廣大高職院校老師的認可和選用,在充分征求教師和相關專家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本課程改革和*新的國家標準進行修訂編寫。本書以職業崗位技能需求為目標,將原《機械設計基礎》與《工程力學》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優化整合,突出機械設計與工程力學的緊密聯系。 全書共有11章,先后結合13個從企業工程應用中提煉出的實訓項目進行介紹。各章內容均按照工作原理、結構、強度計算的順序編寫,包括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及自由度、平面連桿機構、凸輪機構、帶傳動和鏈傳動、齒輪傳動、蝸桿傳動、輪系、連接、軸、軸承等內容。本書配有“職業導航”、“教學導航”、“知識分布網絡”、“知識梳理與總結”,便于教師教學和學生高效率地學習知識與技能。 本書為高職高專院校機械設計基礎課程的教材,也可作為應用型本科、成人教育、自學考試、開放大學、中職學校、培訓班的教材,以及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本書配有實訓指導書、免費的電子教學課件、自測題參考答案及精品課網站,詳見前言。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目錄
教學導航 1
1.1 認識機械設計基礎 2
1.1.1 本課程的研究對象 2
1.1.2 本課程研究的主要內容 4
1.1.3 本課程的主要任務 4
1.2 機械零件設計的基本準則及設計步驟 5
1.2.1 機械零件的失效及主要失效形式 5
1.2.2 機械零件的設計準則 6
1.2.3 機械零件設計的一般步驟 6
實訓1 分析單缸內燃機的機器與機構特征 7
知識梳理與總結 8
自測題1 8
第2章 平面機構及自由度計算 10
教學導航 10
2.1 機構的組成 11
2.1.1 運動副 11
2.1.2 構件 12
2.2 平面機構的運動簡圖與繪制步驟 12
實訓2 繪制顎式破碎機主體機構的運動簡圖 13
2.3 平面機構的自由度 15
2.3.1 自由度和約束的概念 15
2.3.2 自由度的計算和機構具有確定運動的條件 16
2.3.3 平面機構中的特殊結構 17
實訓3 顎式破碎機的自由度 19
知識梳理與總結 20
自測題2 20
第3章 平面連桿機構 25
教學導航 25
3.1 平面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 26
3.1.1 鉸鏈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 26
3.1.2 滑塊四桿機構的基本形式 28
3.2 平面四桿機構存在曲柄的條件及基本特性 30
3.2.1 鉸鏈四桿機構存在曲柄的條件 30
3.2.2 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特性 31
3.2.3 平面四桿機構的傳力特性 32
3.3 平面四桿機構的運動設計 36
3.3.1 按給定的連桿位置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36
3.3.2 按給定的行程速比系數設計平面四桿機構 38
實訓4 確定顎式破碎機中各構件長度 38
知識梳理與總結 39
自測題3 40
第4章 凸輪機構 44
教學導航 44
4.1 凸輪機構的類型及應用 45
4.1.1 凸輪機構的組成與類型 45
4.1.2 凸輪機構的應用 46
4.2 凸輪機構的運動分析及常用運動規律 47
4.2.1 凸輪機構的運動分析 47
4.2.2 從動件的常用運動規律 48
4.3 反轉法繪制盤形凸輪輪廓曲線 50
實訓5 設計對心移動滾子從動件盤形凸輪機構 52
4.4 凸輪機構基本尺寸的確定 53
4.4.1 滾子半徑的確定 53
4.4.2 壓力角的確定 54
4.4.3 基圓半徑的確定 54
知識梳理與總結 55
自測題4 56
第5章 帶傳動與鏈傳動 59
教學導航 59
5.1 帶傳動的類型與特點 60
5.1.1 帶傳動的類型和應用 60
5.1.2 帶傳動的特點 60
5.2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和應力分析 61
5.2.1 帶傳動的受力分析 61
5.2.2 帶傳動的應力分析 62
5.3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打滑和失效形式 64
5.3.1 帶傳動的彈性滑動和打滑 64
5.3.2 帶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 65
5.4 v帶與v帶輪 66
5.4.1 普通v帶的結構和尺寸標準 66
5.4.2 普通v帶輪的結構 68
實訓6 設計帶式輸送機v帶傳動系統 70
5.5 帶傳動的張緊、安裝與維護 76
5.5.1 帶傳動的張緊與調整 76
5.5.2 帶傳動的安裝與維護 77
5.6 鏈傳動 78
5.6.1 鏈傳動的組成、特點與分類 78
5.6.2 滾子鏈的結構及標準 79
5.6.3 鏈輪的結構 80
5.6.4 鏈輪的布置和潤滑 81
知識梳理與總結 84
自測題5 84
第6章 齒輪傳動 87
教學導航 87
6.1 齒輪傳動的類型與特點 88
6.2 漸開線的形成和性質 90
6.3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參數及幾何尺寸 91
6.3.1 直齒圓柱齒輪各部分的名稱和符號 91
6.3.2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92
6.3.3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公法線長度 93
6.4 漸開線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94
6.4.1 漸開線齒廓嚙合特性 94
6.4.2 正確嚙合條件 95
6.4.3 連續傳動條件及重合度 96
6.5 漸開線齒廓的切削原理與根切現象 97
6.5.1 漸開線齒廓的切削原理 97
6.5.2 漸開線齒輪的根切現象及*少齒數 98
6.6 齒輪的失效形式與設計準則 100
6.6.1 齒輪的失效形式 100
6.6.2 設計準則 101
6.7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101
6.7.1 平面匯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102
6.7.2 力矩 104
6.7.3 輪齒的受力分析 105
實訓7 設計帶式輸送機一級齒輪減速器齒輪傳動系統 105
6.8 漸開線斜齒圓柱齒輪傳動 114
6.8.1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嚙合特點 114
6.8.2 斜齒圓柱齒輪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115
6.8.3 斜齒輪正確嚙合的條件和當量齒數 116
6.9 斜齒圓柱齒輪的強度計算 117
6.9.1 力在空間直角坐標系的投影 118
6.9.2 力對軸的矩 119
6.9.3 受力分析 120
6.9.4 強度計算 121
6.10 直齒圓錐齒輪傳動 121
6.10.1 圓錐齒輪傳動受力分析 122
6.10.2 標準直齒圓錐齒輪的幾何尺寸計算 123
6.11 齒輪的結構設計和齒輪傳動的潤滑 124
知識梳理與總結 126
自測題6 128
第7章 蝸桿傳動 133
教學導航 133
7.1 蝸桿傳動的類型、特點、參數和尺寸 134
7.1.1 蝸桿傳動的類型和特點 134
7.1.2 蝸桿傳動的基本參數和幾何尺寸計算 136
7.2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設計準則和受力分析 138
7.2.1 蝸桿傳動的失效形式和設計準則 138
7.2.2 蝸桿傳動的受力分析 139
實訓8 設計閉式蝸桿傳動減速器 140
7.3 蝸桿傳動的潤滑、提高散熱能力的措施和結構 147
7.3.1 蝸桿傳動的潤滑 147
7.3.2 提高散熱能力的措施 148
7.3.3 蝸桿和蝸輪的結構 148
知識梳理與總結 149
自測題7 150
第8章 輪系 153
教學導航 153
8.1 輪系及其分類 154
8.2 定軸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155
8.3 行星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157
8.4 組合輪系傳動比的計算 160
8.5 輪系的應用 162
知識梳理與總結 163
自測題8 164
第9章 螺紋連接、軸轂連接與軸間連接 167
教學導航 167
9.1 螺紋連接 168
9.1.1 螺紋連接的類型及應用場合 170
9.1.2 常用標準螺紋連接件 171
9.1.3 螺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鎖 172
9.1.4 螺紋連接的預緊和防松 173
9.1.5 桿件的受力分析 175
9.1.6 螺栓連接的強度計算 178
實訓9 設計一級齒輪減速器ⅱ軸聯軸器連接螺栓 182
9.2 軸轂連接 184
9.2.1 鍵連接 184
實訓10 設計一級齒輪減速器ⅱ軸聯軸器連接鍵 185
9.2.2 花鍵連接 187
9.2.3 銷連接 188
9.3 軸間連接 188
9.3.1 聯軸器 189
實訓11 設計一級齒輪減速器ⅱ軸聯軸器 190
9.3.2 離合器 192
9.3.3 制動器 193
知識梳理與總結 193
自測題9 194
第10章 軸 199
教學導航 199
10.1 軸的結構設計 200
10.1.1 軸的作用及類型 200
10.1.2 軸的材料 202
10.1.3 軸的結構 202
10.2 傳動軸的強度計算 206
10.2.1 扭轉時橫截面上的扭矩和扭矩圖 206
10.2.2 扭轉時橫截面上的應力 207
10.2.3 傳動軸扭轉時的強度計算 209
10.3 心軸的彎曲強度計算 209
10.3.1 軸的計算簡圖 209
10.3.2 心軸橫截面上的內力——剪力和彎矩 210
10.3.3 彎矩圖 211
10.3.4 平面彎曲時軸橫截面上的應力 211
10.3.5 彎曲強度計算 214
10.4 轉軸的彎扭組合變形強度計算 214
10.4.1 轉軸受力分析 214
10.4.2 轉軸的強度計算 215
實訓12 設計一級齒輪減速器ⅱ軸 216
知識梳理與總結 220
自測題10 220
第11章 軸承 224
教學導航 224
11.1 滾動軸承的結構、類型和選擇 225
11.1.1 滾動軸承的結構 225
11.1.2 滾動軸承的基本特性和類型 226
11.1.3 滾動軸承的代號 229
11.1.4 滾動軸承類型的選擇 232
11.2 滾動軸承的工作能力計算 23
機械設計基礎-(第2版) 作者簡介
韓玉成,副教授,高級工程師,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具有企業設計經驗的骨干教師。近年來主要從事機械專業課程方面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講課程有機械設計基礎、機械工程材料、機械制造基礎、機械制圖等。先后完成與太平灣發電廠聯合科研項目以及《機械設計基礎》院級精品課的教學改革與建設項目等,曾獲學院科研項目優秀獎、創新課獎、優秀教案獎等。先后公開發表《如何快速設計二級齒輪減速器中轉軸的結構》等科研論文4篇,編寫全國規劃教材4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