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末修子彈動力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089936
- 條形碼:9787118089936 ; 978-7-118-0899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末修子彈動力學 本書特色
《末修子彈動力學》研究末修子彈的若干關鍵動 力學問題。在脈沖修正子彈工作原理的基礎上,設計 了末修子彈的總體方案。研究了子彈的總體結構、基 本組成、末修控制方法和子彈工作過程,分析了末修 子彈的主要彈道參數。為了利用子彈運動學消除由子 彈晃動所造成的目標識別中的偏差,建立傘-彈系統 穩定下落狀態下的九自由度動力學模型,推導了陣風 擾動作用下的線性化系統近似動力學方程,提出了融 合傘一彈系統動力學的圖像目標識別算法。建立了基 于kane法的飛艇、繩索、子彈系統的開鏈式多剛體動 力學模型,仿真分析了系留子彈的動力學特征。 《末修子彈動力學》可作為航空航天、力學等專 業學生以及從事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本書由 唐乾剛、張青斌等編著。
末修子彈動力學 內容簡介
《末修子彈動力學》研究末修子彈的若干關鍵動力學問題。在脈沖修正子彈工作原理的基礎上,設計了末修子彈的總體方案。研究了子彈的總體結構、基本組成、末修控制方法和子彈工作過程,分析了末修子彈的主要彈道參數。為了利用子彈運動學消除由子彈晃動所造成的目標識別中的偏差,建立傘-彈系統穩定下落狀態下的九自由度動力學模型,推導了陣風擾動作用下的線性化系統近似動力學方程,提出了融合傘一彈系統動力學的圖像目標識別算法。建立了基于Kane法的飛艇、繩索、子彈系統的開鏈式多剛體動力學模型,仿真分析了系留子彈的動力學特征。 《末修子彈動力學》可作為航空航天、力學等專業學生以及從事相關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本書由唐乾剛、張青斌等編著。
末修子彈動力學 目錄
第1章 緒論
1.1 靈巧子彈技術
1.2 末修子彈總體設計
1.2.1 子彈工作過程
1.2.2 末修控制方法
1.3 關鍵動力學問題
1.3.1 子彈總體設計
1.3.2 傘-彈系統空氣動力學
1.3.3 傘-彈系統軌跡動力學
1.3.4 多體系統動力學
1.3.5 繩索動力學
第2章 子彈彈道設計
2.1 子彈彈道參數特性分析
2.1.1 子彈彈道的約束條件
2.1.2 子彈彈道設計步驟
2.2 協方差描述函數法
2.2.1 統計線性化原理及描述函數計算
2.2.2 協方差分析方法
2.2.3 協方差描述函數法精度分析
2.3 彈道動力學模型
2.3.1 基本假設及坐標系定義
2.3.2 子彈減速段平面質心動力學模型
2.3.3 子彈末修段六自由度動力學模型
2.4 末修子彈彈道設計流程
2.4.1 確定*大末段修正距離lxm
2.4.2 確定子彈群*大拋撒半徑rpm
2.4.3 仿真算例
2.5 末修子彈風修模型
2.5.1 確定母彈攻擊點坐標的風修模型
2.5.2 末段彈道修正中的風修模型
第3章 傘-彈系統空氣動力學
3.1 模型假設
3.2 cfd計算模型
3.2.1 物理模型及網格
3.2.2 子彈網格劃分
3.2.3 控制方程及湍流模型
3.2.4 cfd離散格式
3.2.5 不可壓流體流場數值解法
3.2.6 數值仿真邊界條件
3.3 結果分析
3.3.1 計算結果與試驗結果對比
3.3.2 傘-彈周圍流場分析
第4章 傘-彈系統多體動力學模型
4.1 傘-彈系統九自由度動力學模型
4.2 傘-彈系統十二自由度非剛性連接模型
4.2.1 動力學模型
4.2.2 吊帶張力的計算
4.3 動力學模型的驗證與分析
4.3.1 未修子彈空投試驗簡介
4.3.2 傘-彈系統動力學模型的試驗驗證
4.3.3 不同動力學模型仿真結果對比
4.4 末修子彈姿態運動特性分析
第5章 基于動力學的目標識別技術
5.1 紅外圖像識別處理方法
5.1.1 目標的檢測識別方法
5.1.2 線目標的跟蹤方法
5.1.3 紅外目標識別原理
5.2 基于小擾動動力學目標識別算法
5.2.1 傘-彈系統小擾動動力學
5.2.2 基于動力學的目標識別算法
第6章 系留投放動力學
6.1 引言
6.2 開鏈式多剛體模型
6.3 cfa快速算法
參考文獻
- >
唐代進士錄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