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麥可.山下-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師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1404341
- 條形碼:9787551404341 ; 978-7-5514-0434-1
- 裝幀:一般銅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麥可.山下-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師 本書特色
在攝影大師系列中,我們為*資深的供稿攝影師的精湛技藝而喝彩。“是哪些品質造就了美國《國家地理》杰出攝影師?”作為雜志攝影部主任,我比其他人更為頻繁地被人問到這個問題。盡管每一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大師都有著自己的招牌風格,但他們都具有這些重要品質:遠見、正直、激情。 要觀察某一場景并運用智慧將其關聯起來,*終拍攝出真實的照片,需要非凡的才能。相機如同樂器,只是“演奏”時沒有樂譜而已。 攝影師要講好故事,把故事串起來,需要眼光敏銳、隨機應變才行,而不僅僅是拍攝出令人驚嘆的一幅幅單獨的照片。*優秀的攝影師能夠捕捉到故事的多重層次,傳達其他平面媒體很難實現的深度和情境。 美國《國家地理》的核心理念是激發和教育讀者了解世界,傳達內容是我們的目標:一些作品雖然藝術水準很高,內容卻含糊不清,這種情況可謂屢見不鮮。我們的攝影師知道如何用視角、光線或構圖等來拓展信息的疆界,卻從不喧賓奪主,影響內容的溝通。 無怪乎激情是驅動*偉大天才的引擎。激情讓我們的攝影師一次次回到現場,固執而耐心地等候更好的光線、更加動態的活動,或者只是為了讓被拍攝者習慣于攝影師在場。這些美國《國家地理》精英攝影師們對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心,并強烈渴望將這一切與他人分享。 麥可山下到過世界許多地方,但他*大的激情來自在亞洲創作作品。他的作品分為三大類:亞洲當代問題、自然之美和歷史。他拍攝了局勢緊張的朝韓非軍事區、香港回歸、湄公河畔的文化生活。他對亞洲人沉靜而有序的審美情趣有著深刻的認識,并體現在他在中國和日本的公園、曠野所拍攝的照片里。麥可在處理歷史人物報道方面尤為出色。他拍攝的雖然是當代影像,卻能夠聯系到過去。他的攝影杰作包括中國航海艦隊、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日本武士,還有分三部分刊登的馬可波羅專題報道。這本書充分展示了麥可山下令人贊嘆的才能。
麥可.山下-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師 內容簡介
在攝影大師系列中,我們為*資深的供稿攝影師的精湛技藝而喝彩。“是哪些品質造就了美國《國家地理》杰出攝影師?”作為雜志攝影部主任,我比其他人更為頻繁地被人問到這個問題。盡管每一位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攝影大師都有著自己的招牌風格,但他們都具有這些重要品質:遠見、正直、激情。 要觀察某一場景并運用智慧將其關聯起來,*終拍攝出真實的照片,需要非凡的才能。相機如同樂器,只是“演奏”時沒有樂譜而已。 攝影師要講好故事,把故事串起來,需要眼光敏銳、隨機應變才行,而不僅僅是拍攝出令人驚嘆的一幅幅單獨的照片。*優秀的攝影師能夠捕捉到故事的多重層次,傳達其他平面媒體很難實現的深度和情境。 美國《國家地理》的核心理念是激發和教育讀者了解世界,傳達內容是我們的目標:一些作品雖然藝術水準很高,內容卻含糊不清,這種情況可謂屢見不鮮。我們的攝影師知道如何用視角、光線或構圖等來拓展信息的疆界,卻從不喧賓奪主,影響內容的溝通。 無怪乎激情是驅動*偉大天才的引擎。激情讓我們的攝影師一次次回到現場,固執而耐心地等候更好的光線、更加動態的活動,或者只是為了讓被拍攝者習慣于攝影師在場。這些美國《國家地理》精英攝影師們對世界永遠充滿好奇心,并強烈渴望將這一切與他人分享。 麥可山下到過世界許多地方,但他*大的激情來自在亞洲創作作品。他的作品分為三大類:亞洲當代問題、自然之美和歷史。他拍攝了局勢緊張的朝韓非軍事區、香港回歸、湄公河畔的文化生活。他對亞洲人沉靜而有序的審美情趣有著深刻的認識,并體現在他在中國和日本的公園、曠野所拍攝的照片里。麥可在處理歷史人物報道方面尤為出色。他拍攝的雖然是當代影像,卻能夠聯系到過去。他的攝影杰作包括中國航海艦隊、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日本武士,還有分三部分刊登的馬可波羅專題報道。這本書充分展示了麥可山下令人贊嘆的才能。
麥可.山下-美國國家地理攝影大師 作者簡介
麥可山下生于加州舊金山,在新澤西州蒙特克萊長大。山下1971年畢業于康涅狄格州衛斯理大學的亞洲研究專業,隨后在亞洲生活了七年。盡管在攝影方面沒有受過正規訓練,但他依然將業余愛好變成了畢生職業,這個職業結合了他的兩大愛好攝影和旅行。 自1979年以來,山下一直為美國《國家地理》雜志供稿,他的采訪任務主要是在亞洲,但足跡也曾踏遍其他地方,遠至索馬里、蘇丹、英國、愛爾蘭、新幾內亞和新澤西。他精通日語,從南至北走過整個日本,這里是他父母的祖國。 山下尤其擅長追尋人和風景的“道路”,于是就有了馬可波羅、日本詩人松尾芭蕉、中國探險家鄭和、長城和湄公河等報道。 《幽靈船隊》這部紀錄片由山下講述,改編自山下對世界上最大的木質帆船艦隊及其領袖鄭和的報道。該片榮獲紐約國際電影節最佳歷史紀錄片獎。 山下的姐姐是一名杰出的業余攝影師,在她的熏陶下,山下對攝影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令他受益良多的還包括恩斯特哈斯和亨利卡蒂埃-布列松,以及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攝影師的敘事傳統。 山下經常在世界各地的工作坊授業解惑,榮獲多項業內大獎,包括美國新聞攝影師協會的年度攝影獎、紐約藝術導演俱樂部大獎以及亞洲-美國記者協會大獎。他的大型攝影作品展遍布亞洲,從東京到北京、首爾、中國香港、新加坡,更遠至羅馬、法蘭克福、洛杉磯和美國首都華盛頓。他拍攝的朝韓非軍事區系列照片在法國佩皮尼昂舉辦的國際新聞攝影節的展覽上作為壓軸作品推出。 山下出版了九部攝影作品集,大多數源于美國《國家地理》雜志的報道:《長城全程》、《紐約:高飛鳥瞰曼哈頓》、《鄭和:追尋中國最偉大探險家的史詩旅程》、《日本之魂》、《馬可波羅的旅程》、《探索河流之母湄公河》、《在日式園林中》、《美國商船學院》、《湖泊、山峰與大草原:發現美加邊境》。 不外出旅行時,麥可山下與家人住在新澤西州的鄉下,他在那里經營著一家工作室,還是一名消防志愿者。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