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言辭喧囂的時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3312042
- 條形碼:9787513312042 ; 978-7-5133-1204-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言辭喧囂的時刻 本書特色
本書為作者近年來有關文學、藝術和大眾文化方面的批評隨筆集。文集涉及領域廣泛,記錄了作者學術研究和批評寫作演進、變化的軌跡:從文學批評到文化批判,從語言文字符號系統的解讀,到圖像符號、影像符號、聲音符號、物像符號乃至空間符號系統的分析批判。作者試圖將思想的深刻性、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媒體的靈活簡約和批判鋒芒結合在一起,以臨床醫生式的敏銳和細致,外科手術般的犀利和堅決,構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學和解構性的批判風格。
言辭喧囂的時刻 內容簡介
本書為作者近年來有關文學、藝術和大眾文化方面的批評隨筆集。文集涉及領域廣泛,記錄了作者學術研究和批評寫作演進、變化的軌跡:從文學批評到文化批判,從語言文字符號系統的解讀,到圖像符號、影像符號、聲音符號、物像符號乃至空間符號系統的分析批判。作者試圖將思想的深刻性、學術的嚴謹性與大眾媒體的靈活簡約和批判鋒芒結合在一起,以臨床醫生式的敏銳和細致,外科手術般的犀利和堅決,構成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學和解構性的批判風格。
言辭喧囂的時刻 目錄
寫作的罪與罰(代序)
**輯 文學煉金術
“野草”在歌唱
——讀魯迅《野草》
灰姑娘·紅姑娘
——《青春之歌》及革命文藝中的愛欲與政治
“文革后”新文學的曙光
——從食指到白洋淀詩群的詩歌寫作
莫言,或文學應該如何還債
莫言,一個“病態”時代的文化征候
扎西達娃、西藏與文學地理學
格非的時間煉金術
關于李洱《遺忘》的“學術討論會”
麗娃河畔的納喀索斯
——宋琳詩歌的抒情品質及其焦慮
寫作如何成為公民社會的典范
——關于文學及人文學術的公共性的思考
文學守護心靈
第二輯 藝術無用功
樣板戲:革命神話及其形式
消費敘事中的革命與情欲
——電影《山楂樹之戀》的精神分析
旁觀和嬉戲
——1960年代生人的精神特質與空間意識
現代木刻藝術的輝煌與困局
無用功,或勞動的神話及其終結
塑造中國身體:身體主權與身體技術
光影中的記憶與遺忘
——為《1980:上海祭憶》而作
超現實主義的“黑彌撒”
未來主義·時間與權力
拱廊街,或資本主義的空間寓言
橋與樓的夢想
風景的誕生與政治地理學
第三輯 穴居族之夢
文化研究——知識繁殖還是生活批判?
當代大眾文化:從“大話”到“山寨”
災難記憶與災難敘事
“中產階級”的夢想及其終結
搬起薩特砸自己的腳
淡藍色的藥片,或生與死
精神疾患診療史與理性的邊際
旋轉,旋轉,偉大的暈眩
穴居族狂想曲
上海文化:一個世紀的變遷
舊上海的三重敘事與想象
上海城市的“地段崇拜”
附:舊典重估四則
《堂吉訶德》:騎士文化及其影子
《傅科擺》:符號世界的敘事歷險
《愚公移山》:古典時代的勞動
《半夜雞叫》:時間與階級意識
言辭喧囂的時刻 作者簡介
張閎,文化批評家,隨筆作家。曾為醫生,后獲文學博士學位,現為同濟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講授中國現當代文學和流行文化,主要研究領域為文化哲學和文化批評。著有《聲音的詩學》、《文化街壘》、《感官王國——先鋒小說敘事藝術研究》、《黑暗中的聲音——魯迅<野草>的詩學和精神密碼》、《烏托邦文學狂歡——文革文學史》、《鐘擺,或卡夫卡》、《欲望號街車——流行文化符號批判》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經典常談
- >
推拿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隨園食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