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兩個小洛特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3275938
- 條形碼:9787533275938 ; 978-7-5332-7593-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兩個小洛特 本書特色
《兩個小洛特》由埃里希·凱斯特納編著。 在《兩個小洛特》這本書里,作家講述了一個十分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姑娘,從兩個不同的地方來到了一起。她們不但長得一樣,而且連生日、出生地也一樣。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她們是一對雙胞胎,由于父母離婚,她們被拆散了。破碎的家庭,給她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她們多么渴望一家人能夠重新團聚啊!為了實現這個愿望,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她們想出了一個大膽的冒險計劃:姐姐代替妹妹,妹妹代替姐姐,各自回到離異的父母身邊,由此發生了一連串奇特、有趣的故事。經過種種曲折和磨難,她們終于成功地消除了父母之間的誤會,使他們破鏡重圓,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兩個小洛特 內容簡介
在這本書里,作家講述了一個十分有趣而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兩個長得一模一樣的小姑娘,從兩個不同的地方來到了一起。她們不但長得一樣,而且連生日、出生地也一樣。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原來她們是一對雙胞胎,由于父母離婚,她們被拆散了。破碎的家庭,給她們的生活蒙上了一層陰影。她們多么渴望一家人能夠重新團聚啊!為了實現這個愿望,為了爭取自己的幸福,她們想出了一個大膽的冒險計劃:姐姐代替妹妹,妹妹代替姐姐,回到離異的父母身邊,由此發生了一連串奇特、有趣的故事。經過種種曲折和磨難,她們終于成功地消除了父母之間的誤會,使他們破鏡重圓,一家人又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了。
兩個小洛特 目錄
波爾湖畔的塞波爾—像蜂房似的夏令營營房—汽車送來了二十個新伙伴—鬈發和辮子—一個孩子可以咬掉另一個孩子的鼻子嗎?—和英國國王長得一模一樣的裁縫—要有一張笑臉也真難
第二章
停戰與和平之間的區別—在洗臉間梳辮子—兩個小洛特—特璐德挨了一記耳光—攝影師艾佩道爾和森林管理員的妻子—我的媽媽,我們的媽媽—連烏麗克小姐也有點猜到了
第三章
發現了新大陸—一個又一個謎—名字一分為二—一張表情嚴肅的照片和一封語言風趣的信—施蒂菲的父母要離婚了—父母可以把孩子們分開嗎
第四章
夾餡蛋卷,多討厭—記滿秘密的小本子—上學的路和晚安親吻—一件事在悄悄策劃—歡送會上的“彩排”—告別了波爾湖畔的塞波爾
第五章
一個坐在箱子上的孩子—帝國飯店里的孤獨的叔叔們—小狗佩佩爾和可靠的動物本能—“路易絲”問,她是否可以在演出時揮手示意—家庭日常開支的賬有問題—不準秀蘭·鄧波兒看她自己拍的電影—樂隊指揮帕爾菲先生復雜的內心世界
第六章
瓦根哈勒太太的食品店在哪兒—可是,做飯是不會忘了的—洛特在歌劇院里揮手示意—下了一場巧克力雨—在慕尼黑的**夜以及在維也納的**夜—奇怪的夢,夢中的格爾拉赫小姐是個女妖—父母任何事都可以干—慕尼黑18,勿忘我!
第七章
幾星期過去了—佩佩爾也聽其自然了—蛋卷是沒有骨頭的—一切都變了,尤其是蕾西—樂隊指揮帕爾菲有時間作曲了—科爾納太太暗暗責備自己—安妮·哈貝塞澤爾挨了耳光—一個美好的周末,世界上沒有比這更美好的了
第八章
加伯勒先生工作室的窗戶太小—在指環街用咖啡招待客人—有外交手腕的談話—做父親的必須要嚴厲一點—一首c小調悲愴曲—結婚意圖—科本茨大街43號—格爾拉赫小姐洗耳恭聽—施特羅布爾大夫很擔憂—樂隊指揮撫摩一個布娃娃
第九章
艾佩道爾先生寄來的照片引起了困惑—這個孩子究竟是不是洛特呢—琳娜科格爾小姐說出了心里話—燒焦的豬排和摔碎的餐具—路易絲把事情都如實說了—為什么洛特不來信了
第十章
從慕尼黑來的長途電話一打破僵局的話—蕾西也摸不著頭腦了—兩張去維也納的飛機票—佩佩爾像被響雷驚呆了似的—在門外偷聽的人,頭上撞了個大疙瘩—樂隊指揮先生睡在工作室,來了一位不速之客
第十一章
兩個孿生小姑娘的生日和她們的生日愿望—爸爸媽媽到隔壁房間去商量—祝愿事情成功一眼睛貼在鑰匙孔上看—消除誤會和同意復婚的吻
第十二章
格拉溫德先生感到很驚異—校長講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路易絲和小洛特長大后的結婚計劃—《慕尼黑畫報》的封面照—舊門上的新牌子—“但愿我們做個好鄰居,樂隊指揮先生!”—失去的幸福還能補回來—孩子的笑聲和兒童歌曲—“而且全要雙胞胎!”
兩個小洛特 作者簡介
埃里希·凱斯特納(Erich Kastner,1899年~1974年)是德國20世紀最著名的兒童文學作家,曾獲博士學位,當過教師和編輯,寫過詩和小說,但以兒童文學著稱于世,被稱為二戰后的德國兒童文學之父。法西斯在德國統治期間,他的書被焚燒和禁售,二戰結束后,他重新開始寫作。1957年,凱斯特納獲得了德國最重要的文學獎——畢希納獎。1960年,他被授予安徒生獎,這是授予兒童文學作家的最高國際獎項。他的很多作品被搬上舞臺和銀幕。1974年7月29日,埃里希·凱斯特納在慕尼黑去世。由于凱斯特納對兒童文學的卓越貢獻,德國設立了專門的凱斯特納博物館。1999年,為紀念凱斯特納的百年誕辰,德國出版了難以計數的關于凱斯特納的書籍,舉辦了許多紀念會、講座、學術討論會以及與凱斯特納相關的展覽。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巴金-再思錄
- >
我與地壇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