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19706
- 條形碼:9787511719706 ; 978-7-5117-1970-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 本書特色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體初版于1843年,即**次鴉片戰爭結束的第二年。當時的英國上下都對這個剛剛跟自己打過一仗的古老帝國充滿了好奇,于是費舍爾公司便請來藝術家托馬斯·阿羅姆(thomasallom)和作家喬治·n.賴特(georgen.wright),策劃出一本介紹中國的山水風光和習俗民情的畫冊。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出版后多次再版,并被翻譯成歐洲多國語言出版。*難能可貴之處就是本書在攝影術尚未發明的時代,以表現力極為細膩的鋼版雕版畫的形式保存了晚清中國山水風貌和習俗民情的圖卷。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 內容簡介
本書初版于1843年,之后多次再版,被翻譯成了不同的歐洲語言在其他國家出版。本書*為難能可貴之處就在于,它在一個攝影術尚未發明的時代,以表現力極為細膩的鋼版雕版畫的形式,保存了一份反映晚清中國山水風貌和習俗民情的圖卷。本書共分北京、香港、澳門、廣東、江南、浙江、福建、運河、天津九個大部分、120個小節,一個小節配有一副圖。如果把本書比作一部電影,那么它的圖就是一幕幕悅目的畫面;它的文字就是一曲動聽的旋律。插圖細膩、逼真;文字生動、形象,可以說兩者相得益彰,更得益于譯文的嚴謹雅致,讀著、看著這本圖書,就把我們帶回那段遙遠的歷史之中。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 目錄
1.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2.道光皇帝大閱
3.北海公園
4.西直門
5.長城
6.通州奎星樓
7.京郊官員宅院
8.燈籠鋪
9.官老爺出行
10.迎親的隊伍
11.小布達拉宮
香港
1.香港的發跡
2.維多利亞要塞·九龍半島
3.從九龍遠眺香港
4.香港的竹渠
澳門
1.從香山要塞遠眺澳門
2.南灣
3.賈梅士洞
4.媽閣廟門前
5.媽閣廟的神堂
廣東
1.西樵山
2.七星巖
3.鼎湖山瀑布
4.肇慶府羚羊峽
5.韶州廣巖寺
6.英德縣煤礦
7.五馬頭
8.從深井島遠眺黃埔島
9.運河上的寶塔與村莊
10.大黃浯炮臺
11.海幢寺的碼頭和入口
12.海幢寺的大雄寶殿
13.佛教寺廟
14.河南風景
15.歐洲人的商行
16.商人潘長耀的宅邸
7.潘長耀宅邸的園林水榭
18.一位中國商人的宅邸
19.廣州的街道
20.帽子商的店鋪
21.船工斗鵪鶉
22.穿鼻之戰
23.虎門戰役
江南
1.庾嶺隘口
2.石門
3.小武當山
4.瓜洲水車
5.石潭瀑布
6.太平昭關
7.湖州絲綢莊園
8.繅絲的女子
9.染絲坊
1o.茶葉的栽培與制作
11.祭奠去世的親人
12.鎮江河口
13.銀山
14.焦山行宮
15.鎮江府西門
16.端午賽龍舟
17.鴉片鬼
18.流動剃頭匠
19.中秋祭拜
20.南京城
21.南京城鳥瞰
22.南京的橋
23.南京琉璃塔
24.官宦之家
25.官宦之家的女眷玩牌
26.中國漁民的省時省力
27.接春儀式
28.虎丘行宮
29.虎丘試劍石
30.太湖洞庭山
31.太湖娘娘廟
32.白云泉
33.養蠶與理繭
34.播種水稻
35.聘禮送到新娘家
浙江
1.西湖
2.富春山
3.乍浦古橋
4.乍浦天尊廟
5.乍浦之戰
6.寧波城遠眺
7.甬江河口
8.寧波的棉花種植
9.普陀佛寺
10.舟山山谷
11.鎮海孔廟大門
12.定海郊外
13.攻占定海
14.恐怖要塞
15.舟山島英軍營地
16.水稻種植
17.官家盛筵
18.官家庭院里的雜耍表演
19.大家閨秀的閨房
福建
1.武夷山
2.晉江人海口
3.從外港遠眺廈門
4.從鼓浪嶼遠眺廈門
5.廈門城遠眺
6.古墓群
7.廈門城門人口
8.茶葉裝船
運河
1.船過水閘
2.揚州渡口
3.金壇纖夫
4.臨清州街頭雜耍
5.踢毽子
6.黃河入口
7.東昌府飯攤
8.通州貓販子和茶商
天津
1.天津大戲臺
2.白河兵營
3.北直隸灣:長城盡頭
4.重陽節放風箏
5.江湖郎中
6.求簽問卦
7.打板子
帝國舊影-雕版畫里的晚清中國 作者簡介
托馬斯·阿洛姆(Thomas Allom,1804~1872),英國建筑師、畫家,英國皇家建筑師學會(RIBA)的創始成員之一。父親是諾福克郡的一個馬車夫,阿洛姆最早跟建筑師弗蘭西斯·古德溫當學徒,1826年進入皇家藝術學院學習。出道之后,他設計過倫敦的很多建筑,包括諾丁山的圣彼得教堂和萊德布洛克莊園,還在很多項目上與查爾斯·巴里爵士合作,包括倫敦議會大廈。從1820年開始,阿洛姆到處旅行,一路繪制了大量地貌風景畫, 用作各種旅行書籍的插圖。作為插圖畫家,阿洛姆最著名的作品是1838年出版的《君士坦丁堡》(Constantinople)和1843年出版的《圖說中國》(China Illustrated,即本書)。阿洛姆盡管從未到過中國,但他用畫筆所描繪的中國讓西方讀者對這個神秘帝國有了最早的直觀認識,也讓他作為雕版畫家享譽歐洲。 喬治·N.賴特(George N. Wright,約1794~1877),愛爾蘭圣公會牧師、作家,出生于都柏林,父親是個醫生。賴特1814年畢業于都柏林大學三一學院,1817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從1820至1840年代,他出版了一些地形學作品,以及很多不同題材的學生讀物,范圍從希臘語到傳記文學和哲學。除本書外,他的主要作品還有《萊茵河、意大利和希臘》(The Rhine, Italy, and Greece)及《圖說愛爾蘭》(Ireland Illustrated)。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