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數字通信-(原書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444350
- 條形碼:9787111444350 ; 978-7-111-4443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字通信-(原書第3版) 本書特色
幾乎所有的現代通信系統都以數字技術為中心。本書旨在介紹信號處理中的數學理論,并用這些理論來描述現代數字通信技術。第1版自問世以來,因其涵蓋范圍廣,并注重理論、應用與系統實施之間的平衡而深受讀者歡迎。《數字通信(原書第3版)》除了繼續保持其所有優點以外,還擁有更好的時效性,增加了進一步反映數字通信領域*近五年進展的內容。特別是在第21章介紹網絡內容時,不僅增加了有關FDDI與DQDB網絡的篇幅,而且新增了關于MIMO以及UWB的內容。本書由格羅弗、格蘭特著。
數字通信-(原書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介紹現代數字通信系統的工作原理與性能。主要內容包括信號、噪聲與系統的性質以及有關的數學模型的概述,確保數字通信系統性能良好所需采用的模數轉換、編碼與調制技術,噪聲的物理特性以及單級或多級傳輸鏈路末端的cnr的預測,通信系統的計算機仿真,同時還討論了現代數字電話、陸地和衛星微波系統、蜂窩移動無線系統、視頻編碼系統以及交換技術與電信網等。在第3版中,內容與當前的*新技術更加保持同步,著重反映了數字通信領域*近5年的發展成果,特別是第21章介紹網絡內容時新增了fddi、dqdb、mimo、uwb等內容。 本書可作為通信工程、電子與電氣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教材,也可供通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數字通信-(原書第3版) 目錄
目 錄
譯者序
前言
致謝
第1章 數字通信概述
1.1 電子通信
1.2 信源與信宿
1.3 數字通信設備
1.4 無線電接收機
1.5 信號傳輸
1.6 交換與網絡
1.7 數字通信的優勢
1.8 小結
**部分 信號與系統理論
第2章 周期信號與瞬態信號
2.1 概述
2.2 周期信號
2.3 瞬態信號
2.4 功率譜與能量譜
2.5 廣義正交函數展開
2.6 相關函數
2.7 小結
2.8 習題
第3章 隨機信號與噪聲
3.1 概述
3.2 概率理論
3.3 隨機過程
3.4 小結
3.5 習題
第4章 線性系統
4.1 概述
4.2 線性系統
4.3 線性系統的時域描述
4.4 頻域描述
4.5 因果性與希爾伯特變換
4.6 隨機信號與線性系統
4.7 非線性系統與隨機變量的變換
4.8 小結
4.9 習題
第二部分 數字通信原理
第5章 采樣、多路復用與pcm
5.1 概述
5.2 脈沖調制
5.3 采樣
5.4 模擬脈沖多路復用
5.5 量化pam
5.6 信號與量化噪聲之比(snqr)
5.7 脈沖編碼調制
5.8 帶寬壓縮技術
5.9 小結
5.10 習題
第6章 基帶傳輸與線路編碼
6.1 概述
6.2 基帶中心點檢測
6.3 多中繼段系統的誤差累積
6.4 線路編碼
6.5 多路復用電話
6.6 數字信號再生
6.7 符號同步恢復
6.8 中繼器設計
6.9 本地環路數字傳輸
6.10 小結
6.11 習題
第7章 判決理論
7.1 概述
7.2 先驗概率、條件概率與后驗概率
7.3 符號轉移矩陣
7.4 貝葉斯判決準則
7.5 奈曼-皮爾遜判決準則
7.6 小結
7.7 習題
第8章 發送與接收的*優濾波
8.1 概述
8.2 *優發送的脈沖成形技術
8.3 *優接收的脈沖濾波
8.4 根升余弦濾波
8.5 均衡
8.6 小結
8.7 習題
第9章 信息論、信源編碼與加密
9.1 概述
9.2 信息與熵
9.3 條件熵與冗余
9.4 由噪聲引起的信息損失
9.5 信源編碼
9.6 變長編碼
9.7 信源編碼舉例
9.8 數據加密
9.9 認證
9.10 完整性
9.11 數字簽名
9.12 小結
9.13 習題
第10章 差錯控制編碼
10.1 概述
10.2 漢明距離和碼字的碼重
10.3 (n, k)分組碼
10.4 n位碼字的差錯概率
10.5 線性成組碼
10.6 分組碼的*近鄰域解碼
10.7 伴隨式解碼
10.8 循環碼
10.9 卷積碼的編碼
10.10 卷積碼的viterbi譯碼
10.11 實際編碼器
10.12 鏈接編碼和turbo碼
10.13 小結
10.14 習題
第11章 載波信號的帶通調制
11.1 概述
11.2 頻譜效率與功率效率
11.3 二進制中頻調制
11.4 提高頻譜效率的調制技術
11.5 功率高效的調制技術
11.6 數據調制解調器
11.7 小結
11.8 習題
第12章 系統噪聲與通信鏈路預算
12.1 概述
12.2 噪聲的物理特性
12.3 系統噪聲計算
12.4 無線通信鏈路預算
12.5 光導纖維傳輸鏈路
12.6 小結
12.7 習題
第13章 通信系統仿真
13.1 概述
13.2 等效復基帶的表示
13.3 采樣和量化
13.4 信號、噪聲和系統的建模
13.5 時域和頻域間的變換
13.6 離散圓周卷積
13.7 ber估計
13.8 小結
第三部分 應 用
第14章 定點微波通信
14.1 概述
14.2 陸地微波鏈路
14.3 定點衛星通信
14.4 小結
14.5 習題
第15章 移動無線通信與蜂窩
第15章 無線通信
15.1 概述
15.2 移動無線鏈路預算和信道特性
15.3 英國蜂窩無線通信
15.4 數字tdma陸地蜂窩系統
15.5 碼分多址接入
15.6 移動衛星系統
15.7 第三代移動蜂窩標準
15.8 小結
15.9 習題
第16章 視頻傳輸與存儲
16.1 概述
16.2 彩色表示
16.3 傳統電視傳輸系統
16.4 高清晰度電視
16.5 數字視頻
16.6 視頻數據壓縮
16.7 壓縮標準
16.8 數字視頻廣播
16.9 分組視頻
16.10 其他多媒體業務
16.11 小結
16.12 習題
第四部分 網 絡
第17章 網絡應用、拓撲和體系結構
17.1 概述
17.2 網絡應用
17.3 網絡功能
17.4 網絡分類
17.5 交換網絡拓撲結構和表示方法
17.6 一般網絡交換方法
17.7 廣播網絡的拓撲結構
17.8 傳輸介質
17.9 網絡互連
17.10 用戶和供應商的網絡觀點
17.11 面向連接服務和無連接服務
17.12 分層網絡體系結構
17.13 小結
17.14 習題
第18章 網絡協議
18.1 概述
18.2 物理層
18.3 數據鏈路層
18.4 網絡層
18.5 傳輸層
18.6 會話層
18.7 表示層
18.8 應用層
18.9 非osi協議簇
18.10 小結
18.11 習題
第19章 基于排隊論的網絡性能分析
19.1 概述
19.2 m/m/1隊列
19.3 m/m/1/n隊列
19.4 m/m/n/k/k隊列:移動通信
19.4 系統中的排隊行為
19.5 小結
19.6 習題
第20章 交換網絡與廣域網
20.1 概述
20.2 wan的特點與分類
20.3 圖論在核心網絡中的應用
20.4 英國公共網絡
20.5 多路復用
20.6 電路交換
20.7 分組交換
20.8 isdn
20.9 信令
20.10 異步傳輸模式和寬帶isdn
20.11 接入技術
20.12 小結
20.13 習題
第21章 廣播網絡與局域網
21.1 概述
21.2 lan拓撲結構
21.3 lan協議簇
21.4 常見的有線lan標準
21.5 無線lan
21.6 城域網
21.7 無線個人區域網絡
21.8 家庭網絡技術
21.9 居民區網關
21.10 小結
21.11 習題
附錄a
附錄b
附錄c
附錄d
縮寫詞
符號
特殊函數
標準
www網址
參考資料
- >
二體千字文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