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MITA介導的細胞抗病毒反應信號轉導及其調節機制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7117136
- 條形碼:9787307117136 ; 978-7-307-11713-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MITA介導的細胞抗病毒反應信號轉導及其調節機制 本書特色
長期以來,病毒感染與宿主免疫的機制一直是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熱點。病毒入侵宿主細胞后,首先被宿主模式識別受體(pattern—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所識別,激活一系列的信號轉導,誘導i型干擾素和白細胞介素113(interleukin 1—β,il—1β)等細胞因子的表達。這些細胞因子分泌到細胞外,與細胞表面受體結合,激活相應的信號轉導,誘導大量抗病毒基因的表達,從而抑制病毒的復制,誘導被感染的細胞凋亡;同時,這些細胞因子誘導產生炎癥反應,激活天然免疫細胞以及適應性免疫系統,從而殺滅病毒并清除病毒感染的細胞。因此,i型干擾素等細胞因子的表達對宿主抵抗病毒入侵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研究表明,病毒在感染與復制的過程中產生病原相關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 molecular patterns,pamps),如5’三磷酸具有鍋柄狀結構的rna(5’ppp panhandle rna)以及雙鏈rna(double—stranded rna,dsrna)。宿主細胞內的prr如rig—i(retinoic acid—inducible gene i)與mda5(melanoma differentiation—associated gene5)識別相應的pamp后構象發生變化,招募定位于線粒體的接頭蛋白visa(virus—induced signaling adaptor)。visa通過與traf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或traf2相互作用,激活ikk(inhibitor of kb kinase)復合物,ikk復合物磷酸化ikb(inhibitor of kb),使ikb經泛素一蛋白酶體途徑降解,釋放出轉錄因子nf—kb。同時visa與traf3以及tbkl(traf family member—as—sociated nf—kb activator—binding kinase 1)相互作用,促進tbkl磷酸化激活irf3(interferon—regulatory factor 3)。激活的轉錄因子如irf3與nf—kb進入細胞核結合至i型干擾素等基因的啟動子上,激活i型干擾素的轉錄。 盡管*近十年的研究初步揭示了病毒感染誘導i型干擾素產生的過程,但是仍然有很多未知的問題有待進一步研究。例如,visa通過保守的traf相互作用位點與traf6和traf2相互作用激活nf—kb,而visa如何與tbkl相互作用并進一步激活irf3則并不清楚。此外,dna病毒的受體及其介導i型干擾素的機制是什么,細胞中是否存在其它未知的激活i型干擾素的蛋白等。為了尋找參與激活i型干擾素表達的蛋白,我們利用表達克隆的方法篩選了人脾臟cdna表達文庫,發現一個功能未知的蛋白能有效激活irf3,我們將其命名為mita(mediator of irf3 activator)。研究表明,mita能有效激活轉錄因子irf3而不激活nf—kb。rnai下調mita的表達則抑制病毒誘導的irf3和nf—kb的激活、ifn—β等抗病毒基因的表達以及細胞抗病毒反應。mita的n端含有四個跨膜結構域,其中第三個跨膜結構域(aalll—150)對其線粒體定位、與visa相互作用以及自身的多聚化非常重要,第二個跨膜結構與第三個跨膜結構之間的部分(aa81—110)對促進tbk1—irf3相互作用是必需的。內源性免疫沉淀實驗表明,mita持續性地與v[sa和irf3相互作用,病毒感染后,mita將tbk1招募至線粒體,介導visa—tbkl相互作用;同時,mita通過自身多聚化形成visa—mita—bk1—irf3復合物。在這一復合物中,mita第358位的絲氨酸被tbkl磷酸化,這一過程為irf3的磷酸化激活非常重要。
MITA介導的細胞抗病毒反應信號轉導及其調節機制 內容簡介
本書利用表達克隆的方法,發現了一個參與病毒感染誘導I型干擾素表達的蛋白,命名為MITA,以MITA為誘餌蛋白進行了酵母雙雜交實驗,篩選得到一個與MITA相互作用的泛素連接酶RNF5。本論文的研究成果不僅深化了研究者對細胞抗病毒反應機理的認識,也為未來治療病毒感染引發的相關疾病提供了分子靶標。
MITA介導的細胞抗病毒反應信號轉導及其調節機制 目錄
**節 抗病毒天然免疫概述
一、天然免疫簡介
二、抗病毒天然免疫反應信號轉導概述
三、i型干擾素轉錄激活機制
第二節 prrs及其介導的天然抗病毒免疫反應信號轉導
一、識別病毒的模式識別受體及其對病毒的識別
二、prrs協同作用介導細胞抗病毒反應
三、prrs介導的細胞抗病毒反應信號轉導
第三節 prrs介導的信號轉導的調節機制
一、阻斷介導信號轉導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
二、降解介導信號轉導的蛋白
三、調節信號分子的去泛素化
四、其他
第二章 實驗材料與實驗方法
**節 實驗材料
一、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相關材料
二、細胞、細胞因子與細胞培養
三、載體構建所需材料
四、酵母雙雜交所需材料
五、免疫共沉淀以及western blot實驗相關材料
第二節 實驗方法
一、質粒構建、dna純化、磷酸鈣沉淀轉梁293細胞、免疫共沉淀、westem blot與rna blot
二、熒光素酶報告基因實驗
三、表達克隆篩選
四、酵母雙雜交實驗
五、亞細胞器分離實驗
六、rt-pcr實驗
七、vsv空斑實驗
八、泛素化實驗
九、lc-ms/ms鑒定mita磷酸化位點
十、免疫熒光與激光共聚焦顯微鏡觀察
十一、非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
十二、原代細胞的培養與轉染
十三、32p in vivo標記細胞與放射自顯影實驗
十四、體外泛素化實驗
第三章 實驗結果與討論
**節 mita介導的信號轉導機制
一、研究背景與立項依據概述
二、mita的鑒定與表達分析
三、過表達mita能有效激活irf3
四、rnai下調mita的表達抑制sev誘導的ifn-b的表達
五、mita定位于線粒體
六、mita與visa、rig-i相互作用
七、mita作為支架蛋白促進tbk1-irf3的相互作用
八、tbk1介導mita的磷酸化促進mita對irf3的激活
九、小結與討論
第二節 rnf5對mita介導信號轉導的調節
一、研究背景和立項依據概述
二、rnf5是mita相互作用蛋白
三、過表達rnf5抑制病毒感染引起的ifn-β的激活
四、rnai下調rnf5的表達促進病毒感染引起的ifn-β的激活
五、rnf5在mita水平調節細胞抗病毒反應
六、rnf5催化mita泛素化降解
七、rnf5催化mita泛素化發生在mita k150
八、rnf5在線粒體泛素化mita
九、小結與討論
第三節 rnf5催化visa泛素化降解
一、研究背景與立項依據概述
二、病毒感染誘導rnf5與visa相互作用
三、rnf5誘導visa通過泛素蛋白酶體途徑降解
四、rnf5泛素化visa發生在k361和k462
五、rnf5對visa的泛素化獨立于itch
六、小結與討論
第四節 研究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縮略詞表
致謝
MITA介導的細胞抗病毒反應信號轉導及其調節機制 作者簡介
鐘波,男,2010年畢業于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細胞生物學專業,獲博士學位。論文獲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現在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工作。 博士學位論文指導老師:舒紅兵。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