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木結構建筑結構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3870231
- 條形碼:9787503870231 ; 978-7-5038-7023-1
- 裝幀:平裝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木結構建筑結構學 本書特色
《木結構建筑結構學》由劉雁、刁海林、楊庚主編,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木結構主要建筑材料、木結構的基本計算原則、木結構基本構件的計算、木結構構件的連接設計、普通木結構、膠合木結構、輕型木結構、地基與基礎和建筑抗震設計基礎知識。《木結構建筑結構學》在編寫時以材料、設計原則、基本構件、連接和結構體系為主線展開,力求做到較系統地介紹木結構。在結構體系部分除了介紹我國傳統的普通木結構外,對于現代輕型木結構的設計計算、構造措施及相關產品也作了重點介紹,同時還介紹了膠合木結構的具體構造及相關產品。
木結構建筑結構學 內容簡介
《木結構建筑教學叢書:木結構建筑結構學》共九章,主要內容包括:緒論、木結構主要建筑材料、木結構的基本計算原則、木結構基本構件的計算、木結構構件的連接設計、普通木結構、膠合木結構、輕型木結構、地基與基礎和建筑抗震設計基礎知識。《木結構建筑教學叢書:木結構建筑結構學》在編寫時以材料、設計原則、基本構件、連接和結構體系為主線展開,力求做到較系統地介紹木結構。在結構體系部分除了介紹我國傳統的普通木結構外,對于現代輕型木結構的設計計算、構造措施及相關產品也作了重點介紹,同時還介紹了膠合木結構的具體構造及相關產品。
木結構建筑結構學 目錄
緒論
1建筑結構的概念以及木結構的特點
2木結構的發展概況
3本課程的主要內容任務和學習方法
章 木結構主要建筑材料
1.1木材
1.1.1木材的特點與分類
1.1.2木材的基本組織構造
1.1.3木材的物理力學性質
1.1.4木材樹種及其選擇
1.1.5承重結構木材的強度測試*
1.1.6木材含水率要求及含水率超過限值時的使用要求
1.1.7新利用樹種的使用要求
1.2鋼材
1.2.1建筑結構用鋼材
1.2.2Q235鋼的力學性能
1.2.3硬鋼的力學性能*
1.3混凝土
1.3.1混凝土的強度
1.3.2混凝土的變形
第2章 木結構的基本計算原則
2.1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和極限狀態
2.1.1建筑結構的功能要求
2.1.2結構的極限狀態
2.1.3四種設計狀況
2.1.4設計使用年限
2.2結構上的作用與荷載效應
2.2.1結構上的作用與荷載
2.2.2結構上的荷載效應
2.2.3荷載代表值
2.3結構抗力
2.3.1結構抗力的概念
2.3.2木材強度及木材彈性模量設計值的確定
2.3.3木材強度設計指標
2.3.4機械分級規格材設計指標
2.3.5木材斜紋承壓計算
2.3.6撓度及長細比限值
2.4結構用膠及其膠粘能力的檢驗規定
2.4.1方法概要
2.4.2材料要求
2.4.3試件制備
2.4.4試驗裝置與設備
2.4.5試驗條件
2.4.6試驗要求
2.4.7試驗結果的整理與計算
2.4.8取樣方法及判定規則
2.5概率極限狀態設計法
2.5.1功能函數與極限狀態方程
2.5.2結構的可靠度與失效概率
2.5.3建筑結構的安全等級和目標可靠指標
2.5.4實用設計表達式
2.6木結構的耐久性*
2.6.1建筑物的潮濕來源
2.6.2普通木結構耐久性基本構造要求
2.6.3輕型木結構耐久性基本構造要求
第3章 木結構基本構件的計算
3.1軸心受拉構件和軸心受壓構件
3.1.1軸心受拉構件的承載能力計算
3.1.2軸心受壓構件的承載能力計算
3.2受彎構件
3.2.1單向受彎構件的強度驗算和撓度驗算
3.2.2雙向受彎構件的強度驗算和撓度驗算
3.2.3受彎構件側向穩定計算
3.3拉彎構件和壓彎構件
3.3.1拉彎及偏心受拉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3.3.2壓彎及偏心受壓構件的承載力計算
第4章 木結構構件的連接設計
4.1概述
4.2釘和螺栓連接
4.2.1釘和螺栓連接的構造
4.2.2釘和螺栓連接側向抗剪設計承載力
4.2.3釘和螺栓連接屈服破壞機制
4.2.4影響連接件承載力的因素
4.2.5螺栓連接計算中的幾種特殊情況
4.2.6螺栓和釘連接的例題
4.3齒板連接
4.3.1概述
4.3.2齒板連接強度計算
4.3.3齒板連接設計案例
4.4齒連接的設計與構造要求
4.4.1齒連接的構造規定
4.4.2齒連接的計算
第5章 普通木結構
5.1普通木結構的結構形式及組成
5.1.1普通木結構的承重結構形式
5.1.2普通木結構的組成
5.1.3普通木結構的排架計算簡介
5.2普通木結構設計的一般要求
5.3木屋蓋的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5.4屋面木基層設計
5.4.1屋面的構造形式
5.4.2屋面設計要求
5.4.3屋面荷載及屋面構件計算的一般規定
5.4.4屋面承重構件的設計計算
5.4.5掛瓦條、屋面板、椽條截面的選用
5.5木梁和吊頂
5.5.1木梁
5.5.2吊頂
5.6屋蓋木桁架
5.6.1屋蓋木桁架形式及其選擇
5.6.2屋蓋木桁架結構設計要求
5.6.3屋蓋木桁架設計的基本原則
5.6.4木桁架設計
5.6.5木桁架的制作及吊裝
5.7天窗
5.8支撐
5.9錨固
第6章 膠合木結構
6.1概述
6.1.1膠合木
6.1.2膠合木結構的分類
6.1.3膠合木結構的特點與應用
6.2膠合木結構的技術要求
6.2.1鋸材技術要求
6.2.2鋸材的拼接
6.2.3組合
6.2.4層板膠合木構件制作工藝簡介
6.2.5膠合板結構要求
6.3膠合木結構構件的設計
6.3.1膠合木結構構件的設計值
6.3.2膠合木構件變形控制
6.3.3膠合木結構構件設計中切口與鉆孔要求
6.4膠合木結構構件的連接
6.4.1影響連接設計的因素
6.4.2膠合木結構幾種常用的連接件
第7章 輕型木結構
7.1概述
7.2木框架剪力墻的抗剪性能
7.2.1抗剪性能
7.2.2理論分析
7.3輕型木結構的設計原則
7.3.1一般規定
7.3.2設計要求和方法
7.4輕型木結構的構造要求
7.4.1墻體骨架
7.4.2樓蓋
7.4.3屋蓋骨架
7.4.4柱
7.4.5梁
7.5輕型木結構的構件設計
7.5.1剪力墻設計
7.5.2樓蓋設計
7.5.3屋蓋設計
7.5.4抗側向力的樓屋蓋
7.6輕型木結構的連接件
7.6.1釘連接
7.6.2其他連接構造
7.7輕型木結構算例
7.7.1荷載計算
7.7.2結構構件設計
第8章 地基與基礎
8.1概述
8.1.1地基與基礎的關系
8.1.2地基和基礎設計應滿足的基本條件
8.1.3設計地基和基礎應掌握的資料
8.2地基
8.2.1天然地基
8.2.2人工地基
8.2.3樁基礎
8.3基礎
8.3.1基礎埋深
8.3.2基礎的類型
8.3.3按地基承載力確定基礎底面積
8.3.4基礎高度
8.4木結構與基礎的連接
8.4.1普通木結構
8.4.2輕型木結構
第9章 房屋抗震設計基礎知識
9.1概述
9.1.1地震及其危害
9.1.2抗震設計的基本概念
9.1.3抗震設防目標和設計方法
9.1.4木結構房屋的地震震害
9.1.5結構抗震的概念設計
9.2地震作用的計算
9.2.1地震作用的計算簡圖
9.2.2設計反應譜
9.2.3底部剪力法計算地震作用
9.3結構抗震驗算
9.3.1截面抗震驗算
9.3.2結構抗震變形驗算
9.4木結構抗震設計與抗震構造
9.4.1普通木結構抗震設計的一般要求
9.4.2輕型木結構抗震設計的一般要求
附錄 木結構設計相關數據
附表1針葉樹種木材適用的強度等級
附表2闊葉樹種木材適用的強度等級
附表3輕型木結構用規格材材質標準
附表4木材的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
附表5不同使用條件下木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的調整系數
附表6不同設計使用年限時木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的調整系數
附表7目測分級進口規格材強度設計值和彈性模量
附表8尺寸調整系數
附表9GB50005―2003《木結構設計規范》擬推薦采用的機械分級強度設計值
附表10強度等級對應關系
附表11常用材料與構件自重
附表12民用建筑樓面均布活荷載標準值及其組合值、頻遇值和準永久值系數
附表13TC17、TC15及TB20級木材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ψ值表
附表14TC13、TC11、TB17、TB15、TB13及TB11級木材軸心受壓構件穩定系數ψ值表
附表15TC15B)方木軸心受壓構件容許壓力表
附表16(TC13A)方木軸心受壓構件容許壓力表
附表17(TC15B)原木軸心受壓構件容許壓力表
附表18(TC13A)原木軸心受壓構件容許壓力表
附表19掛瓦條容許恒荷載g
附表20鋪屋面板容許恒荷載g
附表21瓦桷容許恒荷載g
附表22椽條容許線荷載
附表23方木吊頂格柵容許線荷載
附表24方木吊頂主梁容許線荷載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莉莉和章魚
- >
自卑與超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